第217章 ,为往圣继绝学和百家发展方向《秦末,我成为了位面之子》
登陆    用户注册    足迹
聚小说 > 书源N > 秦末,我成为了位面之子 > 第217章 ,为往圣继绝学和百家发展方向
字号:   字距:  
主题: 绿

第217章 ,为往圣继绝学和百家发展方向

而在百家抢人之时,有一群人却在看着这场景。
一个儒生有的感叹道:“这样的盛世场景当年在稷下学宫看过,只可惜学宫被秦人摧毁之后,现在已经是杂草丛生,只剩下一个遗址了。”
此人名伏生,他是孔门弟子轌子贱的后裔,伏生好学不辍,尤其精于《尚书》。秦始皇统一后,广泛招揽天下人才,专门征召了70名博士,伏生就是其中一员,担任秦始皇的政治顾问。按照这种剧本,他大概也就是任劳任怨,好好工作,平平安安退休。
然而,计划不如变化快。过了没几年,秦始皇发现很多读书人不满现在的治国方针,总是背后诋毁自己。大怒之下,下令“焚书坑儒”,将很多不合于秦朝政策的书都烧掉了,还杀了不少读书人。好在伏生有先见之明,早就辞职回老家了。
伏生虽然带着自己喜欢的《尚书》回到了家中,但是他迫于秦始皇的诏令,也不敢公开地读书了,只能偷偷地把《尚书》藏在自己家的墙中,靠种地过日子。
又过了没几年,徐凡起义,天下大乱,齐地田儋也起义,秦军和反秦义军在齐地混战三年。
残酷的战争让齐地烽烟四起。伏生被迫离开家乡,到处避难,偶然之间伏生听说自己的师兄孔鲋在汉国成为九卿之一,于是来到陈郡来投靠孔鲋。
当然铁轨因为价格太高,只能在钢铁厂内部使用,也就是铺了几里这样的铁轨,即便是这样墨家还是被周章指责好几次,认为墨家太奢靡了,倒是汉王知道了这件事情之后,强力支持了墨家,今天墨家得弄出铁轨,明天说不定就能弄出蒸汽机了。
但又遇到一个新的问题,钢铁厂内火光四射木轨经常容易被烧坏,而在厂房之外的木轨则因为陈郡雨水多,容易被雨水浸泡发烂,加上木轨每天接受几千斤的运输车压也很容易压坏,而每次翻车又会造成钢铁厂的伤亡。
当初集整个齐国之力,也就供养出一个稷下学宫和几千名学子,而齐国可能不是天下最强大的国家,却是公认天下最富裕的国家。
此时蒙恬的北疆军被联军歼灭,已经被天下人得知,天下的有识之士都明白,大秦的末日即将到来,汉王将会成为新的天下共主。
而后商农看向自己的师弟们道:“各位师弟,你们每人带10人教导他们耕作技能,一年之后对他们进行考核,考核成功者可以留下。”
“这就是我们小说家的强大之处,我们手中的笔能抵得上10万大军,来来来,你们先跟着师兄写几个小故事,故事写的好,你们不但能被汉王看中,还能养活家族,给大师兄写了《兄弟姐妹来种田》的戏曲,特别受欢迎,每个月收到的编剧费就超过一金,汉王重视我们小说家,你们算是来对地方。”
“看过。”众人齐声回答道,其实这些士子是想另辟蹊径,那么多人加入墨家农家,他们担心竞争太激烈了,加入小说家这样的小门派,压力就小了很多了。
“诺!”
吴越却笑道:“不要看这东西小,但浑身都是宝,这些蚯蚓可以用来养鸡鸭鹅等家禽,能让家禽长得快,产蛋多,现在我农家已经在开始研究以蚯蚓作为原材料的饲料了,以后说不定能普及天下,让天下的百姓都能吃到便宜的家禽。
而后陈磊带士子去看机械厂和兵工厂,高耸的水车,轰鸣的铁锤,流水线上数量众多的农具和武器,让这群士子见识到墨家的强大之处。
铁轨是墨家新点开的科技树,这点和徐凡倒是无关,主要是钢铁厂有这个需求,陈郡高炉越来越高,容量也越来越大,每次炼铁需要加几万斤的铁矿和十几万斤的焦炭,一般的运输车已经很难满足钢铁厂内部的需求,经常会出现压垮地面或者车辆的情况。
这些士子一阵激动,他们当初选择默默无闻的名家,就是因为师兄说了,只要加入名家就能成为汉吏,现在真成为了汉吏,他们内心还是有很激动的,他们还以为会有考核,却没想到会如此轻松。
孔鲋其实觉得根本没有必要争这些,儒家的根基早就在汉国扎下了,等时机成熟,儒家就可以盖过百家。
“为天下万物制定标!”钱宇面无表情道。
此时加入墨家的士子看到这些奇观建筑,纷纷感觉自己来对地方了,不愧是传说中精通造物的墨家,能力如此强大,难怪会受到汉王重视。
吴越笑呵呵的来到十人面前道:“现在已经耽搁了很多时间了,你们跟我走。”
吴越带领娄敬10人走向一片土地,丢给他们两部书籍道:“这两部书籍,一本是《致富经》,汉王书写,老师进行修订,里面记录了养殖六畜技术和一些农业增产技术,学好了这部经典,在小地方足够富贵传家。
从秦朝一统天下之后,百家的学问就受到了严厉的打击了,陈郡此时的情况不能说让百家完全复兴,但也算是种下了复兴的种,并且看到了更加兴盛的希望。
陈郡郊外,甘蔗庄园。
农家看上去不起眼,但在汉国却是有影响力的大派,了解到这些情报之后,这些书生对于加入农家就不感到委屈了。
于是秦泊就想到了用坚固的铁轨铺路,效果也是极其明显的,这一年多时间来再也没有出现脱轨的事故。
孔鲋马上宽慰道:“稷下学宫虽然被摧毁,我们还活着,稷下学宫的学问和精神依旧在流传,看看现在的陈郡,各类书院百家,十步之内便可看到一名士子,文脉之兴盛,远超当年的稷下学宫。”
田言带着一群落榜书生来到这里自豪道:“这可是大汉最重要的庄园,你们不但有榨白糖的甘蔗,还有亩产5-6石的稻谷,为什么我们农家能得到汉王的重视,就是因为我们这一个庄园的创造的财富抵得上好几个郡县的税收,我们能我们研究的稻种,能让粮食的产量提升一倍。”
墨家,钢铁厂
“在我们墨家学习,即便不能成为汉吏,但也可以学一门手艺,不说能发财,但却可以过的很好。”陈磊也带着一群士子在参观钢铁厂。
名家学府。
而后伏生看向自己的两个学生欧阳生和张生道:“你们两人跟着师伯做事情。”
而后又指着一盘的土堆道:“蚯蚓田消耗不了太多的猪粪,就要把这些粪便堆积起来,内部掺杂石灰,烂菜叶子,发酵十五日之后,当闻不到味道之后,就是最上等的农家肥了,根据我农家的统计,一斤农家肥下去,能增产5斤粮食,农家肥种类也是不一样的,现在我们《农经》当中总结了4种农家肥,每种农家肥原料的配比,发酵的时间都不同,对作物的功效也不相同,光熟练的掌握制造这些农家肥,就足够你们学习好几个月了,这些都是要你们深入学习的。”
始皇帝37年十月十七日。
吴越带着他们来到一个石头垒池子面前道:“蚯蚓田就是这里。”
而后吴越带领娄敬十人来到一块菜地道:“这里的白菜都是养猪的饲料,你们平日就是把这些白菜摘下来,剁碎喂猪。”
没想到还能看到汉王的著的经典,从这就可以看出汉王重视农家不是谣言,他们来对地方了。
其他人内心也是有点悔恨的,他们想象当中的农家是耕读传家,一手中拿着书籍,一手拿锄头,晨星理荒秽,带月荷锄归,而后在农家等待的汉王赏识而后一飞冲天。
重视农家大师兄商农,农家加入大汉不到两年时间,商农就从一介白丁成为了大汉都城的郡守,地位堪比九卿,商农以下师兄弟有十几位成为汉国县令,上百位成为各级曹吏。
孔鲋道:“两位师侄新到,名声不显,就先到第一小学当夫子,师弟你也是当世大儒,等汉王归来,师兄就向汉王引见你。”
钢铁厂内的直道也让他们震惊,他们第一次看到有人会把珍贵的铁做出轨道。

免费登录后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