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先主心情和名人大礼包《秦末,我成为了位面之子》
登陆    用户注册    足迹
聚小说 > 书源N > 秦末,我成为了位面之子 > 第149章 ,先主心情和名人大礼包
字号:   字距:  
主题: 绿

第149章 ,先主心情和名人大礼包

翌日,陈馀他们吃惊的发现秦军居然没有攻城,但很快他们发现秦军居然在挖掘隧道,因为他们可以看到蓟都不远处有秦军在不断挖掘,而且还有大量的士兵在运土,速度极快。
“大王,秦军这是在挖掘隧道。“李良有点慌张道。
这要是隧道挖过城墙进入蓟都,他们就危险了。
蒯彻想了想道:“我们在城内也挖,挖出一条壕沟,安排一队弓箭手驻守在壕沟附近。”
陈馀道:“快按参军的话去做。”
李良道:“诺!”
李良找来上千蓟都的百姓,让百姓沿着蓟县城内内挖掘出一条两丈宽,两丈深的壕沟,因为是露天挖掘他们挖掘的速度比秦军还要快。很快蓟都城墙下挖掘了一道横向的壕沟,而且在壕沟附近有5个倒扣着的水缸,五个士兵在水缸附近随时监视秦军的一举一动,只要秦军敢出现,士兵就会向上通报,燕军的弓箭就可以把这些秦军全部射杀。
但让陈馀他们失望了,秦军隧道挖掘到城墙下之后就停止向前,而是向着城墙的两边挖掘。陈馀他们都不懂秦军这样做是干什么,但所有人心中都隐隐不安,因为他们知道蒙恬不可能做无用功。
始皇帝36年11月23日。
冬日的太阳慢慢的升了起来,金色的阳光开始普照大地,阳光驱赶了北方的雾霭和寒气,带来了丝丝温暖。
5万秦军在蓟县北城门下整装待发,享受这阳光带来的片刻温热。
秦军军阵当中,孙成指着蓟县的北城墙道:“城墙下面已经被我们挖穿了,现在只是以木板支撑,只要将军烧光这些木板,蓟县的城墙必定垮塌。”
说完孙成把一个火把交给蒙恬。
蒙恬道:“烧!”
他把火把丢进隧道当中,而孙成早在隧道当中弄了一些油脂,硫磺等易燃易之物,蒙恬的火把丢进隧道,隧道的引线快速被点燃,火焰一直烧到蓟县的城墙下。
“大王不好,我们的城墙在冒烟,秦军这是想要火烧我们的城墙。”李良看着冒烟的城墙道。
蒯彻脸色大变道:“快逃!”
城墙是不可能烧的着的,想到这两天秦军的动作,他明白这是秦军在蓟县城墙下肯定做了他不知道的手脚,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他当即拉着陈馀往城墙下跑。
过了没多久“轰”的一声巨大声响爆发,蓟县的北城墙因为失去了支柱轰然倒塌。
蒙恬拔出手中的长剑指着缺口处叫道:“全军出击,彻底消灭叛军,杀!”
“杀!”5万秦军从北面缺口杀入。
蓟县本就没有多少士兵了,只是靠着城中百姓坚持抵抗,但现在城墙塌陷了,燕军士气顿时崩溃,他们再也没有力量阻挡秦军的杀戮了。
而猛攻蓟县两个月的秦军士兵也享受杀戮的时刻,这是他们收获军功的时刻,蓟县顿时陷入了血雨腥风当中。
云山,赵军军营。
“丞相我们不能继续待在燕地了,再待下去,我们也难以逃脱秦军的追杀。”校尉韩广向张耳进言道。
张耳当初决定救援陈馀,除了他们的兄弟情之外,也的确是因为唇亡齿寒的关系。当时张耳想的很好,陈馀在蓟县坚持抵抗拖住秦军的主力,他则隐藏在燕山山脉当中,派遣小股军队不断在上谷郡和代郡两地打击蒙恬的粮道。只要秦军缺乏粮草就不得不撤退。
但张耳的想法很好,蒙恬却没有如张耳的愿,他在张耳不断袭击自己粮道之后,果断转变了补给方式,向齐地的冯劫求援,让冯劫从齐地走水路运输粮食,广阳郡东面是平原,而且只有短短200里的粮道,蒙恬派遣5000骑兵护卫自己的粮道,张耳对此也是无可奈何。
现在陈馀他们已经坚持不下去了,而赵国将领也认为自己尽到盟友的义务,再不逃,他们就逃不掉了。
张耳挣扎一段时间,最后说道:“明日拔营回赵。”
在场赵国将领喜道:“诺。”
但就在这个时候一个士兵跑进来道:“丞相,秦军攻破了蓟县,秦军增兵5万在山下。”
张耳听到这话一阵晕眩,差点站不起来,现在轮到他面临秦国的围攻了。
——
始皇帝36年11月23日,陈郡招贤馆。
“这位是老夫的弟子孙叔通,他原本是咸阳城给暴君嬴政当博士,这可惜受到老夫的牵连,只能逃离咸阳城,但他熟读百家经典,精通百家礼仪,在咸阳城这几年也见识到天下的豪杰和名士,他是老夫身边最优秀的弟子,老夫把他举荐给汉王,希望汉王重用。”孔鲋是真看重孙叔通这个弟子,极尽向徐凡推荐他。
“儒生孙叔通,拜见汉王。”孙叔通对着徐凡行礼道。
徐凡让他无需多礼道:“孔鲋老先生成为奉常之后,即将会把主要的精力都花在汉国境内开展义务教育,这招贤馆馆主只怕没有时间精力来做了,孙叔先生要是不嫌弃的话,就先做招贤馆馆主,为我大汉招募人才?”
这还是个历史名人,徐凡记的好像就是刘邦当皇帝之后,手下不懂礼仪,议事的时候动不动拔剑,或者是上手较量几回合,比徐凡后世那些议员丢鞋子,丢垃圾可武德充沛多了。刘邦深感担忧,还是孙叔通制定大汉的礼仪。
算是一个比较重要,但又算不上太重要的人物。只有天下一统之后才用的上,现在打仗却只能做一个好看的花瓶。
但人家好歹是从咸阳城跑到汉国来的,即便是为了政治宣传也要当一匹千里马来重视,而且孙叔通这几年在咸阳城见多识广,认识的百家人才也多,招贤馆正好可以调动他这层关系,也算是量才而用了。
“臣孙叔通领命。”这算是答应徐凡的招聘了。
想了想徐凡又说道:“因为暴君的焚书令,如今天下百家凋零,我有意建立一座图书馆,收集天下书籍于此,让百家士子都可以在此撰写百家的经典,传成百家之绝学,孙叔先生在咸阳城想来是记录了许多经典的,你把这些经典撰写出来,也算是为整个天下保留一丝文脉了。”
孙叔通听到此言激动道:“臣必定不辱使命。”
孔鲋跟着激动说道:“臣家中也有藏书,这就捐献给汉王,只求天下士子可以感受到百家宗师之言。”
不怪两人如此激动了,经历了大魔王始皇帝的摧残,百家宗师掀起的文化盛世早就凋零了,而现在天下终于又迎来一位重视文化的帝王了,就是有始皇帝的对比才显得徐凡的可贵了。
这个时代的士人还有为往圣继绝学的雄心,甚至还有圣人的雄心,真到两汉之后,一个个把圣贤的学问弄成自己家学,一个个巴不得只有自己家的子弟懂(这也是极其恶心的一件的事情),徐凡的图书馆想要建立就非常难了,连灵帝想要打破世家对学问的垄断都做不到,建设鸿都门,弄五经注解,全被世家妖魔化。
见完孙叔通之后,徐凡才看向另外几个投靠自己的义军豪杰,这是徐帆之所以来招贤馆,不是来看孙叔通的。主要是这招贤馆真爆出SSR级卡了,徐凡甚至带着一丝激动的心情来到这里。
“末将陈婴,拜见汉王!”陈婴领着自己的小弟曹升韩信对徐凡行礼道。
徐凡道:“我也是草莽出身,不需要如此多礼。”
而后徐凡继续说道:“我知道你的情况,你本是东阳秦吏,因为在东阳郡声望高,深得人望,被本地的豪杰推举为王,难得的是伱有自知之明,在手下推举你成王的时候能果断拒绝。”
这点真是很难得,多少起义势力,一朝得志就忘乎所以称王称霸,能有陈婴这样定力的,在几千年起义势力当中已经是上等的了。
徐凡继续说道:“当发现自己手下想要更高的台阶,追随更好的名主,你也能全身而退,出保全自身,能知进退。在这个世道已经很不错,你比天下大多数的豪杰都要强。”
陈婴却摇头道:“还是我的本事不济,要不然我那些兄弟也不会弃我而去!”
从东阳县出逃的经历,对他来说真不是什么好的记忆。
徐凡道:“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长处,你能约束好他们,维持一县的稳定,就已经算是功德一件,不是每个人都合适一方首领。”
徐凡这话让陈婴,曹升和韩信都松口气,他们可以听出徐凡对陈婴的欣赏,这点对他们来说太重要了,总算他们的选择没有错误,有汉王的欣赏,他们在汉国的仕途必定会减少
而后徐凡看着陈婴道:“你也是今年的老吏了,我给你两个选择,如果你继续想当参军的话,那就先要经过我大汉的军官速成班的培训,合格之后,我就可以任命你为我汉军的监军司马,要是你不想参军的话,你可以去丞相府,在周章兄手下熟悉一下我汉国的政务,然后去汉国当一个县令主政一方。”
对于陈婴这种有好名声,又可以约束手下的义军首领,徐凡还是有好感的,所以给他的选择也不错。

免费登录后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