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一触即溃和再立下大功《秦末,我成为了位面之子》
登陆    用户注册    足迹
聚小说 > 书源N > 秦末,我成为了位面之子 > 第133章 一触即溃和再立下大功
字号:   字距:  
主题: 绿

第133章 一触即溃和再立下大功

始皇帝36年8月4日。
从南阳郡各地带来的秦军家眷出现在宛城城墙下大喊道:“儿啊,赶快投降义军吧,义军给家里分了50田地,以后我们再也不用佃别人的田地了,有这50亩田地,我们就安安心心的过日子,你快回来吧。”
“良人,不要为秦军买命,义军免了徭役赋税,我们以后会有好日子过的,你一定要活着回来。”
“石头,想办法逃,我在家里等着你!”
宛城城墙上,一个秦军惊喜叫道:“这是我娘在喊我。”
他身边的一个年长的士兵捂住他的嘴道:“不要命了,秦吏有多恶毒伱还不知道,要是让他们知道你的家人在叛军那边,当心自己的小命不保,自己知道就可以了,不要和义军打,想办法逃。”
其他三面城墙也有大量的士兵骚动,因为他们都发现了自己的亲人在下面。
面对这种情况殷吕先是以里通叛军的名义砍了几十个秦军士兵的脑袋,震慑住士兵的骚动。
同时再次使用战鼓干扰,但这次却没有多大作用了,士兵都认识自己的亲人,即便不知道亲人在说什么,但光在城墙上看到自己的亲人就足够让他们落泪了。
秦军的士气经过这两波攻心战彻底被瓦解,明面上大家不敢轻举妄动,但当晚就有几十个秦兵通过绳索吊下城墙投奔了义军。
8月5日。
义军射了几万支长箭进入宛城,不过这些长箭没有箭头,而是带着一张张书信,上面写着义军士兵亲人的话。
有什么不要为秦人付出自己的性命,你家人等着你回家,想想家里的孩子,义军攻城就躲在墙角等各自瓦解秦军士气的话。虽然秦军士兵大部分都不认识字,但总有一些认识字的士兵为其他士兵认。
殷吕知道这事情之后收缴了全部的纸条,并且警告士兵私藏会被砍头,想要让士兵把这些纸条全部上缴。但还是有一部分士兵私藏了纸条,殷吕当即以士兵通叛军的名义杀了。
但他却不知道,他杀这些士兵之后,宛城的士兵看向他的时候目光充满仇恨。
“不能再杀了,再杀下去,这仗不用打,军心就要崩溃。”都尉李军劝说道。殷吕看不到,但李军看到了,他明白再杀下去不用敌人打,宛城的军队就会崩溃。
殷吕苦笑道:“不杀,军心瓦解得更快,现在我们只能用严刑峻法来震慑士兵,让他们不敢胡思乱想有其他动作,要不然这仗打不下去。”
李军用一种三观碎裂,有种难以理解世界口吻道:“事情怎么就变成了这样?我们有三万大军,不应该害怕叛军的?”
徐凡歼灭秦军8万大军之后,咸阳朝廷就下达了命令,让他们招募三万士兵抵挡叛军的扩张。
当时殷吕,李军等南阳郡高层信誓旦旦的向始皇帝保证,只要有他们在,南阳郡就不可能沦陷。
他们当时也有这个自信,让他们领着3万大军去攻杀徐凡,他们是没把握胜利的。但用3万大军防守,凭借着宛城城高池深,完备的防御工事,充足的粮草,即便是坚守一年也是可以办得到的。
而有这么长的时间,足够大秦的军队围攻这些叛逆了,他们信心十足的认为,只要叛军敢过来,秦国的军队就可以把这些叛军围歼在宛城之下。
但让殷吕他们万万没想到的事,叛军居然不按套路出牌,居然用戏曲和士兵的亲人来瓦解城中的军心,春秋战国几百年来第一次出现如此套路的攻城战,他们根本不知道如何应对,只能见招拆招。
始皇帝36年8月6日。
宛城军心接近崩溃,义军正式开始攻打宛城。
义军的四万大军被分成三部,英布带领1万人进攻宛城东城门,宋留带领1万大军进攻宛城西城门,而徐凡指挥2万大军进攻宛城的北城门。
第1波进攻宛城的先锋部队是都尉陈小刀的营。
都尉陈小刀和都尉监军邓说召集了自己麾下的5个军司马,重,豹,张元,楚雄,秦无忌。司马监军张强,汉夫,磊,昭云,惊商议攻城事宜。
陈小刀道:“将军给了我们先登的任务,大家有没有信心攻破宛城。”
5名军司马和五名司马监军看着宛城三丈多高的城墙,四五丈宽的护城河不由的陷入苦笑了。
参军十几年的重说道:“想要攻克这样的坚城,先要填埋护城河,而后要一点点的城墙上的箭楼等城防设施,有时候打上一年半载都未必能攻克,当年秦军打大梁,打了一年多也没打下来,最后还是水淹大梁城,才攻克了的这座坚城。”
“即便现在秦军军心涣散,但想要一次就攻破如此坚城也是很难的。想要攻破这样的坚城,需要让大军不断的试探进攻,消磨秦军的物资和精力,等到里面的守军疲惫了,我们才能抓住可乘之机攻破城池。”
都尉监军邓也知道陈小刀是在强人所难,于是道:“尽力就好,秦军已经没有多少士气了,即便我们不能攻上宛城,后续的兄弟部队攻破了宛城,这也有我们的一份功劳。”
陈小刀却道:“将军以前教导我们把目标定的高的,这样即不算是达不到最高的目标,但能达到一个中等的目标也是好的,各位也要有这样的想法,能攻破最好,攻不破的话,那就想办法消耗秦军的物资。”
而后他看向重道:“您是我军当中参军经验最丰富的人,就由你来打头阵,其他几位军司马,在一旁牵制秦军。”
“诺!”
重和张强当即召集小黑小懒等十几位老部下道:“我们是第1波进攻宛城的军队,不要给将军丢脸。”
小黑笑道:“重大叔放心,我们即便是给死,也不会给将军丢脸。”
当初他们当初都是三川郡的百姓,被王离征召带上战场,而后被徐凡击败,再上战场,却成为了义军的士兵。
但众他们万万没想到,这次改换门庭就让他们的命运发生了极大的改变。当了十几年小兵的重在义军这里受到了重视,从一个小兵一跃成为了屯长,在进攻李由部的时候立下大功,成为了义军的一等功臣。人生第一次夸马游街,成为了所有人目光当中的英雄,成为了军司马曲长这样的军官,有道是士为知己者死,这些人都有想报答徐凡的意愿。
“战场上不要说死这样不吉利的话,我们都要活着为将军效力。”司马监军张强道:“将军就说了???”
他赶快从自己的胸口拿出一本书籍,上面写着《监军鼓舞士气的100句话》
然后一页页翻着,看到自己要说的话才松口气道:“人活着才有一切。”
“就像我们的楚国,虽然被秦国灭了,但只要我们这些楚人还有活着,我们就能在将军的带领下重新复活楚国,所以你们的命对义军很重要,不要轻易说死这样的话。”
小懒哭笑不得道:“监军,虽然我也很想感动,知道您是在担心我们的安全,但是您这样只能让我想笑。”
听到小懒这话,其他屯长轰然大笑。不要看他们大笑,但其实小懒这些军官很尊重张强,张强的资格很老,据说当过将军的小弟,平时也经常和他们说一些将军的故事,日常生活也很照顾他们,所以张强在他们心中威望很高,只是张强总是喜欢冒充读书人了,这让他们又觉得好笑。
张强笑道:“你们也不知道体谅一下我,我大字不识几个,还是参军以后才被将军逼着学字,自己还不懂多少,平时要教你们读书识字,学习军规军纪,现在能读懂这本书,已经是很努力了。
而后张强又严肃道:“总之你们要记住,既要打的猛,又要注意自己的安全,要活着回来。”
而重则在逐一查看部下的装备,每人盾牌,长剑,短戟等武器,保证这些武器合格。
“武器要带够,尤其是盾牌,战场上想要活命就靠这玩意。”
小黑笑道:“重兄,虽然不吉利,但我还是要说,要是我战死沙场了,请兄长帮忙照看我儿子。”
重没好气道:“自己的儿子自己照顾,我们的好日子才刚开始,说这些干什么。”
小黑笑道:“当年我在三川郡不过是一个普通的百姓,受尽了秦吏的欺凌,只有义军和将军尊重我,重用我,让我衣锦还乡,现在全乡人都知道我黑夫是大英雄,我这辈子值了,以后我就要用这条命报答将军。”
小懒笑道:“我也是一样,这次回家所有人都把我看成大英雄,还娶了一个名门贵女,我这辈子就没有这么风光过,只有在义军这里,我才尝到了做人的滋味。”
颍川郡豪强感受到自己明显受到义军打压,打肯定是打不过的,上头没有人,闹又不敢闹。
但这些人毕竟底蕴深厚,他们迅速转变了思路,寻找义军当中有前途的军官和他们联姻,用这样的方法渗透进义军当中,为自己的利益寻找代言人。
而刚满18岁的小懒就进入颍川豪强的视线当中,曲长的官职虽然不高,但小懒只有18岁,却已经是义军的一等功臣,受到义军高层重视明显前途无量,于是许县一位豪强找到小懒联姻。

免费登录后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