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思想冲突和财政危机《秦末,我成为了位面之子》
登陆    用户注册    足迹
聚小说 > 书源N > 秦末,我成为了位面之子 > 第129章 ,思想冲突和财政危机
字号:   字距:  
主题: 绿

第129章 ,思想冲突和财政危机

景涛回府邸之后,景逸马上派人点燃爆竹并且向四周宣扬道:“今日我儿归家,我景家大摆三天流水席,大家都过来,不要客气。
四周的百姓听到这话,都笑呵呵说着恭贺的话:“祝景老爷公侯万代!”
听到这话景逸开怀大笑,他家本就是楚国宗室的后代,只是楚国覆灭,他家一下掉落凡尘了,现在他儿子上进,在义军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家族复兴看到希望他如何不高兴。
景家流水席一直连摆了三天,不过真正来吃的人并不算多,因为此时阳县衣锦还乡的不止景涛一个。
阳县算是龙兴之地,当初那批跟着徐凡起义的士兵成为军官的非常多,他们有假期,自然要回到自己家乡,所以这段时间整个阳县有点像后世的春节,爆竹声就没断过,流水席也没有断,像景家这样的情况太常见了。
景家热闹了三天,景逸才有时间和自己的长子好好相处。
景涛有点埋怨道:“父亲,区区一个曲长,只掌管500骑兵,何至于此。”
楚国有三大贵族,分别是屈姓,景姓,昭姓得姓,而景家的姓始祖为子西(公子申),是楚平王长庶子,丹淅故地之商密、析邑为景氏故里,景家算是楚国的宗亲了。当然景逸这一支只是旁支,真正的主脉早就被始皇帝迁徒到咸阳了。
但景家好歹是王亲国戚,景涛觉得自己的父亲现在有点小题大做了,让他都觉得有点不好意思了。
景逸却笑道:“掌管500骑兵算不得什么大官,为父会想办法运作一下,让你担任县令,以义军发展的极快,想来要不了多久整个楚国都可以复国,我儿有机会成为2000石的郡守,到时候我景家算是复兴了。”
即便是当年的楚国能成为一郡太守都是很了不得的事情,毕竟宗亲太多了,像他们这样的旁支想要爬到现在的位置也是极其艰难的。但现在以他和周章十几年的关系,提拔一下自己的儿子不算过分吧。
景涛却拒绝道:“现在是乱世,建功立业只在马上,成为文官又如何复兴家族?而且父亲还不知道,义军骑兵会再次扩大,孩儿说不定有机会成为军司马指挥上千骑兵,上柱国将军对骑兵及其重视,要是再次立下功劳成为骑兵都尉,孩儿就踏上义军的高层了。”
景逸却担忧道:“越是上层位置越少,想要成为都尉谈何容易,英布先登拔城,陷阵斩将,这才以外来着身份成为义军核心,军中的高位都是要拿命拼的,反倒是义军当中理政人才匮乏,更容易出头。”
景逸是不想让自己儿子冒险,为他准备了一条安全的赛道。
景涛却拒绝道:“义军没有多少骑兵将领,骑兵军官升的也更快。而且陈晓已经是义军前五的将军了,当年项家还不如我景家,现在孩儿却陈晓差距甚大,不想落后孩儿只能拼了。”
景涛这话让景逸歉意无比,当初当年义军起义第一个找的就是他,只是他不看好徐凡,拒绝了周章的邀请,却没有想到义军真兴旺起来了。而他却一步错步步错,以至于他的长子都不如项家子。想到这里他觉得自己不能耽搁孩子的前途,就没有再干涉景涛的决定了。
——
陈郡,陈府。
和景逸不同,项彪则是直接住进自己儿子家中。他也能更快了解义军动向。
义军在颍川郡做的事情让项彪有点担心自己家的土地了。所以当陈晓回家之后,项彪找到陈晓问道:“你们义军强制均田不会在陈郡也铺开吧?”
义军胜利项彪不在意,但义军在颍川郡实行的政策却真吓到他了,豪强的土地被均给百姓,这不是要他们这些人的命,他现在生怕义军也会在陈郡推广这样的政策。
“强制均田?”刚回来的陈晓满脸问号,但很快明白嘲讽道:“这是将军在处罚不知好歹的韩人,他们没有尺寸之功,居然也想独霸颍川郡,而且将军也不是强制均田,只是迁移过来的士兵家眷太多了,官田不够分了,而韩人的田又种不过来,于是将军把韩人的土地买下来,交给义军士兵的家眷,我们义军可是付钱了的。”
对陈晓来说,义军的家属和韩人豪强,哪个是自己人?自然是前者了,所以他不但不会害怕徐凡的这个政策,还举双手赞成,毕竟均田之后义军的士兵才会增加,他们手中的力量才会变强。
“付了不到土地价格十分之一的钱,也不管他们愿不愿意接受!”项彪道。
但陈晓却说道:“不是连着付10年,这不就足够了。这还不够公平,秦人掠夺他们的土地时可曾付过钱!父亲,你这样一对比看,是不是我义军就很公平公正!”
项彪暗道‘这哪里公平了,就差明抢了。’
陈晓却嘲讽道:“将军一句话说的好,我们义军不能苦自己人,那么只能苦一苦颍川郡的豪强了。”
说完陈晓都笑了,想起将军一脸严肃的说这句话的时候,他就觉得那氛围是如此的好笑。陈晓一个楚人也不会和韩人共情,他反而会像后世的天朝人嘲笑三哥一样,认为徐凡教训的好。
这可能就是战国的好处,上层也被分成了七八块,除了在共同对付秦国之外,他们之间也是相互掠夺厮杀,这就让这些上层很难共情,像项彪这样有远见的,反而算是异类了。
项彪发现自己的长子彻底被义军同化了,根本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只能暗自生气了。
但他很快说道:“伱大伯来信了,他们在会稽郡斩了郡守殷通,正式起兵反秦了,现在他们手中有8000士兵,想要让我们项氏子弟去支持他们。”
“当然要支持。”陈晓听到这话眼前一亮,他马上找来一张地图,而后道:“我军打算攻略九江郡,衡山郡,南郡,南阳郡等地,要是伯父北上攻略东海郡,泗水郡,而后我们两军合并一处,整个楚国就算是复兴了,到时候大伯也可以得一个将军之位。”
虽然楚国地盘上还有黔中郡,长沙郡。但这些地方人口稀少,未经开发,大部分都是野人,在楚国的政治版图上占据不了多少位置,属于可以传缴而定的地方。
项彪却说道:“你伯父心高气傲,又是名门之后,他只怕未必愿意在将军之下。”
项彪这话一下让陈晓清醒过来,让他明白,项家是项家,义军是义军。
陈晓笑道:“伯父那点实力不可能是我义军的对手。”
陈晓笑着笑着脸色变得严肃起来道:“项家是我的,楚国是我义军的,谁也夺不走。”
项彪一脸骇然的看着自己这个陌生的长子。
——
翌日。
义军所有高层汇聚一堂,为他们南下战略讨论,孔鲋因为在招揽人才上立下大功,成为义军新的高层,第一次参加义军会议。
徐凡第一个开口道:“义军功必赏,过必罚,此前在颍川郡,本将已经赏赐了底层的士兵和中层的军官,长史也赏赐了陈郡士兵军官,今日则要提升军司马以上的高级军官。”
义军扩张的速度太快了,徐凡打王离的时候还只有2.3万人,但等打完李由,光常备军就扩张到了8万人,现在义军中低级的军官还可以用秦军俘虏的士兵代替,但军司马以上的高级军官,却是要用义军心腹掌握的,这次要安排晋升的就是义军的高级将领。
监军邓宗出列道:“属下记录有大功都尉,军司马,司马监军十七人,曲长,曲监军五十五人,请将军查看。”
记录军功汇总有功将士,是邓宗这个监军的主要任务。
而这次有功之臣如此多也,的确是义军战果太辉煌了,2.3万人歼灭了秦军8万精锐,只要活着的军司马几乎都是大功臣,属于那种可以优先提拔的,而且是可以越两级提拔,从掌管千人的军司马升到掌管万人的校尉,成为义军的高层之一。
而义军之前的都尉分别是季布,英布,陈林,葛婴,吴盛后面大军扩张到5万人的时候,他们五人直接升为校尉,同时又增加了吕臣这个义军元老,陈晓季心这两个参军也提升到校尉等级,但现在义军常备军要扩张到10万人,就还想要提升5个校尉统领大军。
徐凡看着名单道:“都尉邓忠,田臧,宋留,张贺,伍徐升任义军校尉,统领一军。”
而后徐凡看向邓宗道:“余下的名单就按照他们功劳的大小进行晋升。”
“诺!”邓宗躬身一拜。
徐凡道:“拿五个案台过来。”
五个士兵端着五个案台安置在武将区后方,吴盛因为骑兵的特殊性,在当屯长的时候就已经是义军的高层了。
而后他对着邓忠等人说道:“你们就坐在那里议事。”
邓忠五人激动对徐凡行礼道:“多谢将军提拔。”

免费登录后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