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真实目的《天龙:我怎么就成了节奏大师呢》
登陆    用户注册    足迹
聚小说 > 书源N > 天龙:我怎么就成了节奏大师呢 > 第28章 真实目的
字号:   字距:  
主题: 绿

第28章 真实目的

蒙苏辙教导之前,全冠清和大多数人一样,对于“道”的认知是偏颇而错误的。
其实这也源于儒家对“道”的解释,才产生了这种效果。
尤其是《水浒传》里提到的“替天行道”的说法,更是给世人造成了极大的错觉。认为只要是道,那必然就是好的、善的、正义的、正确的。
殊不知,就连儒家的代表人物荀子在《天论》中都说的很清楚了。
【天行有常,不以尧存,不以桀亡。】
天道就是天道,只按照自己的规律运行,根本没有好坏、善恶、是非、对错之分。
即便是在《水浒传》里,喊着“替天行道”的梁山好汉们,就都是好的吗?
其实不然。
这些人真可谓是良莠不齐、善恶同堂。
孙二娘夫妻俩还卖人肉包子呢,不也和其他人称兄道弟?
一开始,儒和道并立,道家的思想还是很纯正的。
道就是道,不掺杂任何东西。
彼时的道家认为,道就是天性。
怎么高兴怎么来,怎么舒服怎么来,随心所欲,顺其自然。
可这样的理论毫无疑问,对于社会的秩序破坏性非常大。
譬如汉朝时,道家方兴,立刻大行天下,然后就给了汉朝一个天大的惊喜(黄巾起义),直接将大汉王朝给送走了。
后来的封建统治者见识了道家的威力,立刻进行全方位的打压。
加上汉代兴起的独尊儒术,儒家又刻意逢迎统治者,此消彼长之下,道家渐渐失去了话语权,只能韬光隐晦,表面上人畜无害。
到宋代时,对于“道”的研究,就已经深受儒学影响,更多地强调“仁”与“义”的正确性,刻意在引导世人思维和道德观念。
不过在顶尖的学术层面,其实还是能够透过表象看到实质的。
幸好全冠清遇到的是苏辙,否则随便什么腐儒,非得将他教的岔道了不可。
一旦那样,等他开始习练逍遥派武学时,必然后果不堪设想。
也是通过苏辙,让全冠清对于逍遥派的作风有了深刻的认识。
在许多读者眼中,都认为逍遥三老空有世外高人之名,却无世外高人之范。一辈子纠缠在恩爱情仇当中,至死都无法挣脱,境界实在是差得远。
还据此贬低逍遥派武学的实力,甚至连逍遥三老不如慕容复的话都说了出来。
可现在全冠清明白了。
逍遥派就是正统的道家继承人,讲究的是随性自然。

免费登录后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