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 陛下,别插旗啊《神话法相,从二郎神开始》
登陆    用户注册    足迹
聚小说 > 书源N > 神话法相,从二郎神开始 > 第332章 陛下,别插旗啊
字号:   字距:  
主题: 绿

第332章 陛下,别插旗啊

“陛下,交州虽贫困,但临近扬州,倘若江南生变,交州也难以幸免。派吴王去交州,主管交州军政,是否不妥?”
吴王失魂落魄地走后,荀方从后走出道。
他对齐帝的处置有些疑惑。
如果要冷落的话,直接幽禁府中就是,何必派出去。
尤其是还派到交州。
“就是交州会被波及,才让这逆子前去。倘若这逆子还有些悔改之心,在交州好好履行职责,就能成为堵死司马家的最后一颗钉子,如此,还有回来的机会,这也是他回来的唯一机会。”齐帝道。
“臣尽力。”纪仁回道,心想倒也如此,若是吴王在,江南那些支持吴王的势力多半有恃无恐,到时候又是各种斗法,现在吴王不在了,江南一部分的势力解决起来,倒是容易些。
荀方无言,也对,是忍不住的。
所以当时,纪仁就没有去看假的董操行刑,而是和乔轻音她们一起郊游。
“你非曹丕,断然无碍。实在不行,你就当没有他嘛。他被贬,江南的一些士族你查起来不也方便。”齐帝道。
“是让你有一尊天王可以差遣。若是景谋还在宫中,他在江南的这些势力会成为阻挠你进一步查探的障碍,但景谋不在宫中了,江南这些人多半会抛弃他,到时候你以为景谋又会不会帮你?仇人固然是可恨的,但叛徒才是最想杀的。”齐帝反问道。
“丞相告假,这些日子辛苦荀卿了,年后荀卿可擢升右相。”齐帝慰劳道。
让明王去,真的感觉不靠谱啊。
“陛下,那万一有变数呢?”纪仁道。
“不敢,臣不过尽人臣本分罢了。”荀方谦逊道。
而张诚本人的能力也是不必说的,不然也不可能坐到吏部侍郎的位子上。
“陛下慈爱,但眼下吴王失魂落魄地离开,恐怕不会感知陛下的好意,反倒有可能就此生出别的心思。为何不直接告知吴王?”荀方委婉道。
纪仁闻言,却忍不住看向齐帝道:“陛下这旗子不能乱立啊。”
但无论如何,这个桌子得掀了。
荀方闻言,直接沉默,陛下说得好有道理。
“没有万一,朕了解这个儿子,就像他的法相孙权一样,景谋有勾践之奇,为了大局,他会忍耐的。”齐帝道。
当然,在齐帝看来,如今不说,问题也不大。
所以那一战后,孙权成功地守住了荆州,只是丢了面子而已,真正实质性的东西一点没给曹魏,然后曹丕意识到自己被耍了,整个暴怒,在位那几年,一个劲地打东吴。
“明年不就十六了?有志不在年高。而且不派田直,你想让谁去?别忘了这是纪仁和张景寿,派个经验老道,处处都要管,又刚正不阿的,你信不信还没到江南,他就要因为水土不服,上吐下泻了?”齐帝道。
毕竟,他是贤妃的亲弟弟,张景寿的亲舅舅。
不然的话,江南的事情是查不清了。
“你来?”齐帝闻言皱了皱眉头道,“多少酷吏都无法让他开口,你一少年如何可以?且你出身将门,拜师诸葛家,也不可学这些个手段。”
最理想的状态,张景寿和纪仁出事,他能迅速救援。
所以,晋升前文官第二,晋升后,还是文官第二,这晋不晋升的,有差别吗?
所以你说张景谋有勾践之奇,你是想让谁被坑啊?
但皇子不同,没人能动他们的家族,而官爵也利诱不了他们。
守护吴王的天武卫,和辅佐吴王的谋士,他们都会在适当的时候,告诉吴王。
而若是在谋士的提醒下,依旧没有悔改,那就老死在交州吧。
有着这一层舅甥关系在,多多少少能约束下张景寿。
照常理来说,为确保公正,需要都察院御史和吏部官员一同前往。
“而且,现在是现在,可等你到江南的时候,伱就是景谋他们能回来的唯一希望,到时,在景谋心里,你会比朕这个父皇更让他尊敬。”齐帝道。
倘若扬州有事的话,那么主持一州军政的吴王是能最快反应过来的。
东吴上下君臣都觉得受到奇耻大辱,但孙权能忍。
这是齐帝给吴王最后的机会,照目前来说,如今他心中继承人的顺序中,魏王汉王一個梯队,太子一个梯队,吴王再一个梯队。
当然,这个太过理想,齐帝做梦的时候都不太敢想。
而最后,孙权也的确赢了,成功地拖住了曹魏,得以专心应付刘备,承诺上交的质子,也是压根儿没送过去。
晋升右相,名义上和诸葛清岚平起平坐了,地位尊崇,但本质上,他还是文官第二啊。
纪仁微微点头,有道理啊。
现在人手严重短缺,田皓至今没有想好派谁。
他吏部派出左侍郎,吏部二号人物,都察院那边就出了一个十五岁的御史,这不知道的还以为他吏部的侍郎只配十五岁的御史呢。
就吴王那性子,悔改?怕是不太可能了。
而东吴在攻下荆州之后,刘备举国来伐,当时孙权整个震惊,万万没想到刘备竟然要掀桌子,当时曹魏又在北方虎视眈眈,要是两线作战,东吴耗不起,所以他果断地给曹魏上书,做了大魏吴王。

免费登录后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