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组建太子嫡系,骆影之危,无间阁分《逢凶化吉,从九龙夺嫡开始》
登陆    用户注册    足迹
聚小说 > 书源N > 逢凶化吉,从九龙夺嫡开始 > 第214章 组建太子嫡系,骆影之危,无间阁分
字号:   字距:  
主题: 绿

第214章 组建太子嫡系,骆影之危,无间阁分

裂!
众目睽睽之下。
公羊祜被带走,众人又恢复了议论声。
“太祖不仅显灵,佑我大炎昌盛啊,而且殿下本身的龙运也不弱,刚刚那位十境大贤,居然无法伤其分毫。”
“自古以来,国运就代表着王朝盛衰,国运强大,则王朝盛世来临;若国运弱小,则王朝衰败在即。
不仅是太子殿下有国运护体,当今圣上也一样,哪怕是三教圣人,也不敢动大炎的真龙天子,害怕被国运反噬。”
陆鸣渊从「龙章凤姿」命格上挪开眼睛。
大体知道知道了这是一个跟战斗有关辅助命格,用处对比,还是有些不及「麒麟武主」,念在还是初级的份上,日后应该还会有提升。
这是一个不好的消息。
可自从陆王心学出世之后,所做的每一件事情,让他们不得不敬佩,不得不折服。
什么也做不了。
他只会砍人,还有阴人。
“如果大护法在就好了,以他的实力和计策,情况肯定会比现在要好。我们也绝不会被无间党的人追杀。”
道盟成立了十万年,可以追溯到中古时代,里面都是正道宗门,强弱大小宗门具有,还有强大的道统作为十大道盟势力,每隔百年,推举选出一位盟主。
为了处理这次和亲事情,还特意重组内阁。
论地位,自然比不上道门自己组建的道盟。
大岳父齐行砚,新跻身十二境圣贤,乃是天玄洲镇守使,现在坐镇在外,抵御魔国入侵,没有办法帮他。
这个时候,你会发现,身边每一个人,都是好人。
话又说回来。
他清楚,这些人之所以会阿谀奉承,大部分原因是因为自己是太子。
“儿臣接旨!”
太子监国。
也好,趁着这段时间,慢慢扩张人才,再做大做强。
“再大赦天下。”
背后的心思,又有多少人能看得到?
父皇的打算,在陆鸣渊的深思熟虑之下,大抵猜到了几分。
想要做什么,只要父皇在背后授意,必然困难重重。
二岳父冠军侯,军中威望颇高,领兵在外,守卫边疆,担任督军。
未来的岳父,镇北王,也在边疆看守大炎的西北之地。
骆影摇摇头:“太子府代表的是朝廷,是正道,我们这些人,终归是见不得光的,是朝廷要犯,六皇子.哦不,现在是大炎太子,他为了大义和朝廷脸面,怎么会跟我们扯上关系?”
在大炎百姓眼下,永安帝还是一位开创永安盛世,马背上的铁血帝王。
文人们激动无比,大家都是年轻人,他们曾经或许讨厌过陆鸣渊,加上,陆鸣渊以前的确是个纨绔。
一封圣旨落下。
随着圣旨的发布,周围又响起一阵歌颂之声。
自己在朝廷中,少了唯一的依靠,内阁中,举目无亲。
陆鸣渊告别众人,皇宫方向走去,留下一个潇洒的背影。
这起和亲事件,可谓是彻底画上了句号。
如果刚当上太子之位,就立马架空自己,有心人发现,必然会上奏写小作文。
这也是为何,崇文王一直无法打败晋王,没有办法达成父皇的期望,成为真正的太子候选人。
这句话完全是贬义,可没人看到背后的价值和真实。
崇文王陆云卿,是他的先生为理圣,所以才硬塞了许多人才过来,可是即使过了一年,他身边的幕僚依旧实力不足,无法与晋王府抗衡。
“太子殿下当真是我大炎读书人的楷模。”
黑袍修士叹气一声:“谁能想到,晋王薨亡,短短半个月的时间,无间阁就迅速分崩离析,而且还分裂成了三大派系,底下还有无数的小派系。”
她自然看见走进大门的黑袍修士,冷峭的脸蛋上面,立即露出一抹认真神色:“事情处理的如何了?”
内阁全责。
面对众多的马屁和讨好,陆鸣渊显得十分平静和沉静。
当下要组建自己的太子嫡系,自然不能指望这些歪瓜裂枣,得广招人才,尤其是那些自己在低谷之中,仍然站在自己这边的人。
朕不知情。
仿佛那里的人,才是他们的主心骨。
中土天下中,有足足十二大洲的疆土,可以看做是十二块版图,每个大洲之中,又有数之不尽的州郡和国家。
“太子殿下,为民请命,替我中原百姓着想,实乃天之所眷。”
现在的自己,哪怕监国,自己也是一个光杆司令。
他这个便宜父亲,真的会如此顺利的让他结果监国大权吗?
陆鸣渊看到开府二字后,心里有了答案。
黑袍修士感慨道:“那公羊祜之前是晋王嫡系,好不风光,现在不也一样,混的好不凄惨,这辈子估计也是没了。”
内部各有职责划分。
“接下来,太子殿下该入驻东宫了,若是殿下能带领我等讨伐魔国,实乃我等大幸。”
“我也是太子殿下的追随者。”
从他的袖子里凭空取出。
大炎三院,雷池道院,金刚司院,登闻鼓院。
道盟位于青冥洲,独占一洲气运,风头乃是练气士之最。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陆鸣渊确定自己没有见过这人,疑惑道。
让陆鸣渊顿感诧异,这是谁的声音,与其他歌颂夸赞的都不同,好似是世外高人一样,如此口气,仿佛是站在自己这边的?
人群分开,一位面带笑意,开领坦胸,眉宇英武不凡的褐色道袍男子,头戴太极冠,出现在陆鸣渊的面前。
古宅之中,有许多凶神恶煞的修士,只不过如今都眼巴巴的看着宅邸大堂方向。
永安帝完全撇开了自己的责任,将黑锅全部丢给了内阁,也就是首辅袁玄罡的头上。
“近日和亲之事,议论不休,狸猫换太子之举,朕尚不知情,而内阁瞒而不报,担首要职责,大炎以武立国,岂言和亲!遂一月之内,重组内阁,整顿劳休,方由太子监国,百官辅佐,不得有误。”
“各位的好意,本太子心领了,但是如今刚刚入主东宫,孤实在是诚惶诚恐,还有诸多要务需要处置,圣上召见在即,商议监国一事,孤就不奉陪了。”
所以陆鸣渊十分清醒,没有被这些赞颂之语冲昏了头脑。
就跟前世的联合国一样,雷池道院更像是一个分部,但又有自己的机构部署,是听从大炎朝廷命令的。

免费登录后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