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2章 0458【朕欲往泰山封禅】《大宋泼皮》
登陆    用户注册    足迹
聚小说 > 书源N > 大宋泼皮 > 第462章 0458【朕欲往泰山封禅】
字号:   字距:  
主题: 绿

第462章 0458【朕欲往泰山封禅】

事情谈妥后,耶律大石只觉浑身上下充满干劲,问道:“此去中原路途遥远,一来一去怕是得大半年,消息如何传递?”
马扩自信道:“辽王宽心,本官自有手段将情报传回去,接下来这段时日,便待在可敦城,也好与辽王及时商议。”
密谍司麾下大部门探子,都安插在金国之内。
外加斥候营的斥候,人数不下千人。
上京、中京、西京、东京皆有分布。
此来可敦城,韩桢早就考虑到路途艰险,来回不容易,担心延误战机,于是将金国境内密谍司的人员信息,都交给了他。
两国去岁才在扬州签订盟约,结为兄弟友邦,结果转头就联合金国,攻打友邦,且还是不宣而战。
若赵佶没有继位,只是端王的话,后世还不知道会怎么吹他。
将折子放在堂案上,麻允迪面色焦急的说道。
这是他的习惯。
立刻从中品出一丝不寻常的味道。
……
宋真宗虽也离谱,可好歹那会儿赵宋的疆域比之齐国大了一倍不止。
韩桢眼中闪过一丝笑意,说道:“这是泰山封禅的折子,你帮忙送去内阁罢。”
所以,马扩只要成功抵达可敦城,双方结盟是必成的。
不多时,麻允迪迈步走进垂拱殿,躬身见礼道:“臣见过陛下。”
随着韩桢一道令下,火药工坊以及工科院下辖的军工作坊,全力运转。
……
“嗯?”
那可是传国玉玺啊。
韩桢皱眉道:“赵恒去得,朕就去不得?”
虽然真实的战场上波诡云谲,变幻莫测,但有准备和没准备是两回事。
泰山封禅可不是小事,并非皇帝一拍脑门,就能决定的。
宗泽沉声道:“我观韩桢从起事之初到如今,乃步步为营,胆大心细,然封禅之举明显反常。况且,常玉坤如今官至内阁次宰,以他的为人,不会不劝诫。”
“但愿罢。”
金陵。
民间百姓与文人对此亦是议论纷纷。
只是偶尔会有百姓抱怨,粮食比之前几个月,稍稍涨了几十文。
时间匆匆而过,一晃来到正月十五。
他之所以叹气,是不满联金伐齐之事。
一想到传国玉玺即将落入自己手中,他的心头就不由一阵激动。
李彦神色怪异道:“伪齐皇帝要去泰山封禅!”
“微臣这就去。”
他深受君恩,绝不能让陛下沦为天下人的笑柄。
就连性情刚烈的陈东,都没有任何反应。
李彦眼珠子一转,提议道:“太上皇不如上表一份贺词,拱一拱火。”
宗颖疑惑道:“甚么不对劲?”
而细作传回的消息,也确实如此,开封与山东正在召集民夫修路。
宗泽叹了口气。
偏偏他是个皇帝,以上这些统统都成了负分项。
整个朝堂,都笼罩在一片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气氛之中。
“谢相,陛下想去泰山封禅,您快且劝一劝罢。”
“啊?”
而且,眼下去泰山封禅,多多少少有些厚颜无耻了。
但张叔夜、何栗、赵鼎等一众朝中大臣,却诡异的保持沉默。
襄阳。
韩桢轻笑道:“耶律大石但凡不是傻子,都会答应,这是他此生唯一的机会。”
赵佶虽禁止小报在民间流传,但他自己却每日都要看青州日报。
赵佶挑了挑眉,赶忙接过报纸。
如今,他已经养成了习惯,每日都要看。
有委婉劝韩桢放弃封禅的,有大骂韩桢好大喜功的,也有弹劾内阁的……
前几日,农学院上官舟刊登的一篇关于嫁接之法的文章,让他大受启发,茅塞顿开。
这会儿的内阁,也就是中书门下,还不是明清时的应声虫,权利极大,面对皇帝无理的要求,会直接驳回。
新下水的五支神舟战舰群,正在紧锣密鼓的试航,争取在二月之前,投入作战。
接着,耶律大石开始紧锣密鼓的准备伐金之事,同时派人联系李乾顺。
宋朝文人软骨头多,但硬骨头也不少。
韩桢开口道:“朕欲往泰山封禅,麻卿让进奏院配合宣传。”
“马扩好样的!”
赵佶觉得有道理,点头道:“朕再添一把柴,让那韩桢小儿不去也得去。”
此刻,赵佶正在书房中翻阅书籍,亲自规划新皇宫的建造图纸。
麻允迪面色一滞,硬着头皮道:“微臣敢问陛下,可有内阁批文?”
韩桢要往泰山封禅之事,顺着青州日报传遍大江南北。
这个消息实在太过震撼,让他脑子一时反应不过来。
闻言,宗颖明显没放在心上,笑道:“父亲多虑了,人是会变的。纵观古今,多少豪杰一旦坐上那个位置,立马就变了一个人。况且父亲派出去的细作也传来消息,开封与山东确实在筹备封禅之事。”

免费登录后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