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7章 0453【宋金脸都不要了?】《大宋泼皮》
登陆    用户注册    足迹
聚小说 > 书源N > 大宋泼皮 > 第457章 0453【宋金脸都不要了?】
字号:   字距:  
主题: 绿

第457章 0453【宋金脸都不要了?】

黄帝历,3823年。
正月初二。
一场大雪,笼罩了开封府。
雪很大,不到半个时辰,地面便蒙上了一层积雪。
站在垂拱殿中,看着殿外愈来愈大的雪,韩桢喃喃自语道:“今岁的第三场雪了啊。”
一旁的刘昌轻声道:“瑞雪兆丰年,今岁定然又是一个丰收年。”
再加上从美洲搞来红薯、土豆、玉米,他就不信喂不饱国内这么多张嘴。
就在这时,殿外一名小太监踩着积雪,一路小跑而来。
韩桢招呼道:“坐。”
闻言,刘宓面色担忧道:“难不成是宋金两国动手了?”
刘昌接过密报,转身走进殿中。
按照前世的记忆,正是从这一年开始,气温会断崖式下跌,最终跌至谷底,并持续整整一百年。
地球气温的周期性变化,没法改变,但韩桢却觉得人定胜天。
从流传的古画与壁画中,就能窥得端倪。
刘昌早已等在殿门前,见到二人,立刻迎上前:“陛下在书房中,两位相公这边请。”
“痴心妄想!”
“选在此时动手,也未必没有可能。”
不得不说,这个时机选的非常好。
人家那是天时地利人和全占了,独此一份儿!
南宋初年,江南杭州西湖都结上了一层厚厚的冰,可想而知温度比之唐时低了多少。
两人躬身见礼。
见状,刘昌立刻迎上去,压低声道:“小声些,莫要惊扰了陛下。”
唐朝,尤其是唐初和中期的仕女图,都是身着轻纱,衣着暴露。
推开书房门,一股热浪顿时扑面而来。
李隆基的开元盛世中记录了一次令人惊掉下巴的事情,甘肃庆阳的小麦大丰收,结果农民却卖不了粮食。
尽管之前已经知晓了伪宋联金伐齐的计划,却没想到会来的这么快,选在三月十五,连夏收都等不及。
史文辉冷笑道:“这是存了速战速决的想法,待迅速覆灭我大齐,再联合三国史官,将我大齐定为钟相、方腊之流,平叛自然也就师出有名了。”
就这么说,全球气温高三度,黄河流域的河南、陕西、山东便成为亚热带,类似于后世的广东和云南。
后世人只知明末处于小冰河时期,殊不知北宋末年,同样处于小冰河时期,并且比之明末更冷。
这,才是李二凤与李治,打了那么多次仗,灭了那么多个国,国内经济非但没崩,反而越打越强的最主要原因!
“谢相可知因何入宫?”
在刘昌的带领下,两人越过大殿,来到书房。
谢鼎摇摇头:“不知,不过如此紧急,应当是大事。”
除开粮食产量高之外,冬天压根冻不死人。
汉武帝刘彻灭匈奴,耗空了祖上几代人辛辛苦苦积攒的家底,差点没把大汉搞得四分五裂。
三月初乃是立春,在接下来的百日之内,阴雨绵绵,气候潮湿,火器无法发挥最大威力。
“见过陛下。”
谢鼎与刘宓露出了然之色,心头有数了。
谢鼎皱眉道:“不宣而战,师出无名,宋金两国连脸面都不要了?”
从这一点,就能看出名正言顺的重要性。
但是到了现在,气候剧变,已经不行了。
谢鼎脱下沾满风雪的大氅,来到书桌前坐下。
李隆基在长安皇宫种了几颗橘树,每年结果百颗,味美甘甜,与江南上贡的柑橘别无二致。
接过之后,韩桢迅速扫视了一眼,而后下令道:“宣军部、内阁以及户部主官入宫!”
话音落下,众人面色一变。
牧场随处可见,水草丰沛,牛羊数量惊人。
说话间,两人穿过大庆殿,一路来到垂拱殿。
……
“陛下,两位相公已至。”
陇右是府兵屯田之所,河西走廊是水草丰沛之地。
唐朝最鼎盛时期,仅战马就有70万匹。
只需稍稍想象一下,就能明白全球变暖,对东方的好处了。
就算是金国南下攻宋,也是以张觉为借口,指责赵宋不守盟约,同时派遣使节递交了宣战书。
连西湖都上冻了,北方得冷成啥样?
韩桢为什么不考虑定都长安或洛阳,就是因为这两地在唐朝时,因气候和水系可以轻松承载一国之都。
“咱家也不晓得。”
为何?
但到了唐末,一切又变了,温度再次降低,直到宋末达到了最低点,并一直持续了近千年。
这显然是不合常理的。
更别提河东、河北了,那是大唐之粮仓!
后世人以为唐朝百姓过得惨,是直接把明清百姓的惨状给套了进去,其实压根就没有可比性。
国内经济非但没崩,反而比之贞观年间更上一层楼,为后来的开元盛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免费登录后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