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章 0391【赵楷:死要见尸!】《大宋泼皮》
登陆    用户注册    足迹
聚小说 > 书源N > 大宋泼皮 > 第395章 0391【赵楷:死要见尸!】
字号:   字距:  
主题: 绿

第395章 0391【赵楷:死要见尸!】

宋徽宗南下的第一站,是镇江。
在得知东京城被攻破,赵桓出逃,不知所踪后,宋徽宗在蔡京与童贯以及一众南方官员的拥护下,成功复辟。
再度成为大宋皇帝的赵佶,任童贯为枢密使,统管枢密院。
蔡京为宰相,总领门下、中书、尚书三省之事。
话说蔡京这会儿都八十岁了,走路颤颤巍巍,说话大喘气,随时都会嗝屁,但赵佶还是选择任用蔡京。
没别的,就因为蔡京有着丰富的捞钱经验,且是个绝佳的背黑锅之人。
君臣两合作了这么些年,默契十足,用起来也舒心。
他此次南下虽搬空了内帑,可这点钱哪里够他挥霍?
到了南方,皇宫要不要修?
艮岳要不要建?
美人要不要选?
这些可都要用到钱!
原先被罢官的朱勔,也重新被启用,一众南方官员也纷纷升官,皆大欢喜。
赵楷终于得偿所愿,被册封为太子。
结果,还没等一众君臣开心几天,驻扎在淮阳军的吴玠便开始挥军南下,一路势如破竹,宋徽宗觉得镇江不安全,又跑到了江宁府(南京市)。
眼见吴玠打到了扬州,赵佶又觉得江宁也不太安全。
正准备继续跑路时,吴玠突然休兵了,退守高邮。
同时,襄阳那边宗泽也传来消息,说青州军退兵了。
赵佶敏锐的察觉到了韩桢的意图,但又不太确定,因此召集群臣议事。
江宁府曾经阔过,隋朝之前,六朝在此建都,辉煌至极,号称南方的明珠。
结果到了隋朝,杨坚一统南北后,一把大火将建康城池宫殿烧了个干净,偌大的宫城,变成了荒地。
一直到唐时,才逐渐恢复些生气。
到了五代十国,南唐李家定都江宁,经过百余年的发展,总算恢复了往日的繁华兴盛。
而原本南唐的皇宫,此刻经过重新修缮后,成了赵佶的住所。
清晖殿内。
蔡京坐在软榻之上,身旁有两名宫女伺候着。
他眼睛彻底不行了,白日都看不太清东西,耳朵也不行了,需得有人在耳边大声转告才行。
蔡京苍老的声音在大殿中响起:“陛下,韩桢而今暂时退兵,恐怕是军中粮草、火器短缺,只是缓兵之计,待重振旗鼓后,定会继续挥兵南下,陛下还是早做打算的好。”
闻言,吴枢立刻上奏道:“不如迁都杭州。”
他本是嘉兴知县,得知太上皇南逃后,立刻搜罗了一大批奇珍异宝,赶往镇江接驾。
宋徽宗大喜,任命其为太常少卿,一步登天。
“不妥!”
吴枢话音刚落,便被黄潜善打断,驳斥道:“杭州靠海,山东水师可从海上长驱直入。微臣觉得,应当迁都福建。”
“福建乃蛮夷之地,只泉州繁荣一些,不如荆湖,位居南方腹地……”
“一派胡言,福建多名士,怎就是蛮夷之地了?蔡相公便是仙游人,难不成蔡相公也是蛮夷?”
看着殿下一众朝臣为了迁都之事吵得不可开交,赵佶心头冷笑。
这些臣子的心思,他岂能不知。
不过各自有小心思才是对的,唯有如此,朝堂之上才不会是铁板一块,他可操控的空间也就越大。
所谓帝王之术,本质上就是对人心的操控。
如果大臣上下一心,那皇帝就成了傀儡。
蔡京为何能数度为相?
为了帮他敛财之外,还有充当搅屎棍的效果,负责把朝堂的水搅浑。
片刻后,赵佶才不慌不忙的开口:“迁都之事另议。”
闻言,殿下一众吵得面红耳赤的朝臣们,顿时偃旗息鼓。
赵佶将目光投向童贯:“韩桢休兵之事,童爱卿如何看?”
如今,已没人再称呼韩桢为韩贼了。
因为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拳打金人,脚踢赵宋,占了河北两路与京畿后,大势已成。
距离天下五分,只差韩桢登基称帝了。
童贯沉吟道:“数日前扬州一战,韩桢弱点暴露无遗,南方气候湿润,且水网众多,不利于火器火炮发挥威力,韩桢麾下俱都是北人,不通水战,又无内陆水师可用。靠着长江天险,想打到南方并不容易。”
“老臣觉得,划江分治的可能性很大。”
赵佶点了点头,他心里也是这般想法。
蔡京提议道:“陛下不如派遣使节,去一趟汴京,试探一番。”
“可。”
赵佶又问:“诸位爱卿可有使节人选?”
一时间,大殿内鸦雀无声。
谁都不愿去汴京,那地方对他们来说,如今就是龙潭虎穴。
童贯沉吟道:“老臣倒是有一人选。”
“谁?”
赵佶问道。
童贯答道:“秦桧!”
“秦桧?”
赵佶面露疑惑,脑中思索了好一会儿,也没有任何印象。
童贯解释道:“陛下,此人是政和五年进士,宣和五年又中词学兼茂科,任太学学正,文采了得。”
他推荐秦桧,是出于私心。

免费登录后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