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0293【道观真没钱了啊!】《大宋泼皮》
登陆    用户注册    足迹
聚小说 > 书源N > 大宋泼皮 > 第296章 0293【道观真没钱了啊!】
字号:   字距:  
主题: 绿

第296章 0293【道观真没钱了啊!】

“诸位说的都有道理,纸币需精美,最好一眼便能吸引人,制式要与交子区分开,尽可能的斩断与交子一切关联,以防商人抵触。同时,防伪也是重中之重,关于纸币的制作,便交给工科院。”
韩桢看向袁工匠,吩咐道:“袁院长,挑选一批匠人,严格保密。”
“微臣明白。”
袁工匠面色凝重道。
制造纸币之事可马虎不得,他不由打起十二分精神。
“至于如何商人引导,我有三条对策,其一舆论引导,进奏院配合宣传。其二,广陵等几处盐场,往后大宗交易一概只收纸币。”
韩桢话音刚落,就见刘宓担忧道:“县长,如此强硬做派,是否会引得一众盐商抵制?”
毕竟,盐乃是韩桢治下主要的创收来源,不能出岔子。
“刘尚书多虑了。”
不待韩桢回答,苏昭德便主动解释道:“那些盐商每月动辄购买数万斤精盐,大宗铜钱运输十分不方便,还需花高价雇佣镖局运送,防止强梁匪寇半途劫道,成本颇高。前阵子不少盐商来找过本官,希望商务院能发行盐票,方便他们采购。”
“所以,盐场推行纸币,那些盐商只会拍手称赞。”
闻言,刘宓轻笑道:“如此本官便放心了。”
韩桢继续说道:“第三,往后官员俸禄与分红,一律只发纸币。官员以身作则,士绅大户与百姓见了,自然也会纷纷效仿。”
“臣赞同!”
赵霆哪里会放过这个机会,第一个跳出来表忠心。
刘宓等人也不甘于后,纷纷开口附和。
韩桢目光又落在苏昭德身上,吩咐道:“苏院长,回头写一份折子呈上来,户部多多配合。”
“臣领命。”
刘宓二人齐齐应道。
赵霆趁势提议道:“县长,既然发行纸币,钱币是否也一齐发行?如今市面上铜钱繁多,大铁钱、小铁钱、各朝铜钱杂乱不堪,许多奸商以此坑蒙拐骗,糊弄百姓。”
毕竟纸币只是为了方便大额交易,而百姓家资少,日常交易还是以铜钱为主。
如今市面上的铜钱种类,不下十几种,甚至连汉朝的五铢钱都还有人在用。
“不妥!”
谢鼎出声反对。
苏昭德疑惑道:“为何?”
发行钱币,他也早有打算,准备过阵子上奏县长。
谢鼎正色道:“发行钱币本意是好的,惠及百姓,但眼下时机不对,原由与奢侈税大同小异。如今我等与赵宋商业互通,钱财自然也会在两地流通,纸币尚且无妨,因为有多少钱粮印多少纸币,不会伤及根本。但如果发行钱币,必然会导致劣币驱逐良币,届时只会为赵宋做嫁衣。”
纸币是无本买卖,只关乎信用。
如果赵宋商人也接受了纸币,那对韩桢来说,有益无害,如果他心黑一些,甚至能发动金融战,利用纸币收割赵宋。
纸么,想印多少印多少,规模化以后,成本只需几文,价值却高达成百上千贯。
但钱币不同,不管是铜还是铁,又或是其他贵金属,那都是实打实的钱。
而且,必然会引发劣币驱逐良币。
苏昭德恍然大悟,拱手道:“下官受教了。”
韩桢问道:“关于纸币的名称,你等可有建议?”
闻言,一众官员立刻七嘴八舌的议论起来。
刘宓说:“不若就叫商卷,朗朗上口,又简单明了。”
王委中摇头否决:“不妥不妥,商卷太过市侩。”
苏昭德提议:“不若以圣贤之名,如何?”
谢鼎沉思片刻,抚须道:“《尚书·禹贡》曾言:海岱惟青州。青州乃上古九州之首,又是县长龙兴之地,本官以为,可取青字为钱。青钱,又通青币,乃隋唐春祭之献礼,寓意祥福。”
青钱?
众人咀嚼一番后,纷纷表示赞同。
韩桢也觉得不错,寓意好,且又朗朗上口,于是拍板道:“好,就叫青钱!”
袁工匠问道:“县长,青钱的面额该如何定?”
韩桢沉吟道:“面额暂时定为六种,千、百、五十、二十、十、五。每一种面额印制几何,由商务部调研后,再行决定。”
至于五贯以下,也就没必要用纸币了。
“臣明白了。”
袁工匠应道。
大事议完了,大殿中的气氛也变得松快了不少。
礼部侍郎裴怀起身道:“此次锁厅试已结束,按照礼制,县长该设琼林宴款待登科补官才是。”
以前是草台班子,眼下正规了,该有的礼制不能缺。
韩桢点了点头,吩咐道:“琼林宴定在明日,一应礼制交由王侍郎承办。”
……
……
沂州。
沂蒙山脚下的万寿宫,响起一阵阵哭嚎。
一名身着紫色道袍的中年道士,此刻正苦苦哀求着面前的补官:“福生无量天尊,这位公差手下留情,观中数千亩田地已全部抵了税,贫道真的没钱了。”

免费登录后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