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0020【有眼不识泰山】《大宋泼皮》
登陆    用户注册    足迹
聚小说 > 书源N > 大宋泼皮 > 第21章 0020【有眼不识泰山】
字号:   字距:  
主题: 绿

第21章 0020【有眼不识泰山】

如果您使用第三方小说APP或各种浏览器插件打开此网站可能导致内容显示乱序,请稍后尝试使用主流浏览器访问此网站,感谢您的支持
第21章0020【有眼不识泰山】
一夜无话。
韩桢醒来时,窗外已经天光大亮。
下床伸了个懒腰,刚打开房门,便见方三三像个门神一样杵在门边,看样子已经站了好一会儿。
见到韩桢,方三三那张圆脸上立刻荡起两个酒窝:“阿郎醒啦!”
韩桢挑了挑眉:“大清早站这干甚么?”
“俺来服侍阿郎洗漱!”方三三眨巴着眼睛,理所当然道。
闻言,韩桢摆摆手:“不用你服侍,往后早上别来了。”
“哦!”
方三三点点头,却没走,而是跟在韩桢身后。
韩桢洗漱,她就在一旁叽叽喳喳的说着话。
“阿郎,沈大娘今早做了馒头,韭菜鸡子馅的呢。”
呸!
吐掉一口血沫,韩桢心头有些无奈。
刚才力道稍微大了些,又把牙龈搓破了。
捧起一把井水漱了漱口,韩桢问道:“马三狗他们起了么?”
方三三答道:“几位小郎君赶早儿就走了,急匆匆的,馒头都没来得及吃。”
韩桢点点头,知道他们是去接猴子和小虫的家人了。
“现在什么时辰了?”
“辰时三刻了。”
韩桢在脑中换算了一下,八点多快九点了。
来到前院大厅,方三三立刻跑去厨房,殷勤的端来馒头和米粥。
北宋是饮食大爆发的时期,以前馒头只有羊肉馅。
到了如今,各种馅料的馒头都有。
并且这会儿也有了包子的概念,不过与后世的包子不同,是用荷叶包裹馅料,俗称菜包。
而后世的馒头,最初在北宋叫蒸饼,后来为了避讳宋仁宗赵祯,蒸饼改成了炊饼。
嗯,就是《水浒传》中武大郎卖的炊饼。
拿起馒头咬了一口,韩桢不由点点头,沈厨娘的手艺挺不错。
吃到一半,他忽然问道:“我嫂嫂呢?”
“大夫人和四娘去侍弄菜地了。”方三三说着,一双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韩桢手里的馒头。
她其实已经吃过了,并且吃的很饱,但此刻见韩桢吃的香甜,又忍不住想吃了。
说白了,这是一种心理疾病。
以前每日吃不饱,饿着肚子,于是对食物有种病态的执着,现在突然能放开肚皮吃了,一时间有些控制不住。
就在这时,外院偏门响起一阵敲门声。
不等韩桢开口,方三三便立刻迈着小短腿去查看。
很快,小丫头就回来了,“阿郎,佃户们来了,说是要签啥子契书。”
韩桢吩咐道:“哦,让他们进来吧。”
没一会儿,方三三就领着二十多号进来了。
这些佃户还是第一次进二院,以往王员外最多让他们在门房那站着,此刻一个个显得很拘谨,手都不知道该往哪放。
几个小孩好奇的东张西望,却被自家大人一把拉住。
为首的中年汉子不敢进大厅,只是站在门外,略显紧张的说道:“小郎君,俺们来签契书。”
“不急。”
韩桢说着,转头吩咐方三三:“领他们去厨房吃饭。”
昨日的时候,韩桢说了每月工钱三百文,另外还会管两顿饭,但这些佃户心里却没底。
以前王员外也说会让他们吃饱,结果呢?
每月就给三斗杂粮,这么点粮食哪够一家人吃,因此每次做饭时只能掺入大量野菜,可即便如此,每每到了月底几天就会陷入无粮可吃的窘境。
只能找些野果、草根充饥,努力熬到下个月放粮。

免费登录后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