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讲屁话没有用,让别人也节哀《昏君休走,祖宗驾到!》
登陆    用户注册    足迹
聚小说 > 书源N > 昏君休走,祖宗驾到! > 第249章 讲屁话没有用,让别人也节哀
字号:   字距:  
主题: 绿

第249章 讲屁话没有用,让别人也节哀

李湛的话很有道理,李纯左思右想,竟然发现无言以对。
上梁不正下梁歪了属于是。
从唐顺宗李诵开始,大唐皇帝开始向大明皇帝靠拢,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狠活。
当然这不是贬义,整活和治国关系不大。就比如李世民虽然有点玩鸟的小爱好,但也不妨碍他在治国和军事上有点小建树。
而李湛的爱好,明显就有点玩物丧志了。为了玩,他可以不上朝,不理政。
实际上李纯也错怪郭贵妃了,如果郭贵妃真想学则天大圣皇后的话,李湛会高高兴兴地让她临朝称制,自己天天打夜狐,玩马球不香吗?
但没办法,老唐人气管炎怕了。
李湛显然没有说“阿耶,你没死啊”的机会,现在的唐穆宗李恒,正在五国寺中cosplay马球。
太和四年六月,李昂便开始谋诛宦官,但由于宦官身居皇宫之中,又掌控着禁军,李昂感到“九重深处,难与将相明言。”李昂见翰林学士宋申锡耿直忠厚,不结党营私,便招其一起商议除掉宦官。
李湛实在是太喜欢玩了,他也实在是太会玩了。唐朝在这样的皇帝手上不亡国已是万幸,历史上评价敬宗为“不君”,实际上就是说他不打马球是个称职的帝王,这已是很替他留面子了。
即位后的李昂勤政爱民、厉行节俭,对宦官专权“心愤仇耻,志除凶慝。”,致力于复兴王朝。他生性仁孝,恭俭儒雅,勤于政理。虽承父兄两朝奢弊之政,然时刻想着恢复初唐时中央朝廷的权威,以重振大唐帝国的雄风。李昂在位期间厉行节俭,革除奢靡之风,下令停废许多劳民伤财之事,注重考核官吏。曾命京兆府造水车,配给郑白渠附近百姓,以灌溉水田。
自从宋申锡被贬后,李昂在铲除宦官这件事上便变得愈加谨慎,一直在暗中物色合适的人选。在他的眼中,李训和郑注最合适不过,不仅才能出众,而且长期与王守澄等人交往,知晓宦官的虚实,更为重要的是两人都是王守澄推荐的,与两人密谋并不会引起宦官们的警觉。
李湛扑通一声跪在地上,语气诚恳:“列位祖宗,不孝孙知错了!”
在李纯的强制下,元和朝的佛门开始了轰轰烈烈的“三自爱国”运动,三自分别为自养、自立和自强。
有这种想法很正常,毕竟任何一个想要有所作为的皇帝,都不会放任大权旁落。正所谓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不允许,绝对不允许,在他的宫中,不许有这么牛逼的宦官存在。
“孩儿啊,你什么时候能长大呢?”李恪的声音多少沾点痛心疾首。
李世民目光灼灼地盯着李湛,半晌后叹了口气。
和尚不事生产,不交税赋,不服兵役,俨然就是蟠踞在大唐社会的毒瘤之一。
诏书一下,僧人纷纷还俗。
“讲屁话没有用,”李治冷笑着按住了想要反抗的李湛,“让别人也节哀。”
宋申锡案之后,王守澄等大宦官变得愈加骄横。李昂虽在表面上不露声色,但内心深处却对宦官充满了憎恨。为了取悦皇帝,李训和郑注不惜对昔日的主子王守澄痛下杀手。
远在原僖宗朝的李恪打了个喷嚏,他抬起头看看外面的太阳,又看看身边刚满十四岁的儿子。
吃长生药吃出狂躁症,从古到今有记载的帝王也屈指可数。
这次谋翦宦官失败后,宦官更加专横,李昂更加感到愤恨耻辱,而且宪宗李纯被害后,凶手没有抓到,李昂虽然表面上宽容宦官,内心却实在不能容忍,准备将宦官斩尽杀绝,然而在位的大臣只顾保持禄位贪圃安逸,没有人愿意为此赴汤蹈火。因此,李昂暗中极力物色人物,以继续诛灭宦官。
毕竟李湛的行为构成的危害不是很大,这惩罚,基本上也就是在他知法犯法上。
经过一番物色,两人在官官之中找到了右领军将军仇士良。仇士良生于宦官世家,曾祖父仇上客、祖父仇奉诠均为宦官,父亲仇文晟生前并无官职,是否也是宦官不得而知,但其死后却被追赠为特进、左监门卫将军、赐紫金鱼袋。
太和五年,王守澄命令神策都虞候豆卢著持状向李昂诬告,声称宋申锡欲与人望甚高的漳王李凑谋反,李昂在被蒙骗下贬李凑为巢县公,宋申锡为开州司马。不久李凑与宋申锡先后忧愤而死。
看得出来,李纯是真生气了,也真破防了。
不过好在他是正经悔过,这事儿他熟悉的很。其实他本身就是这样的人,他完全能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所在,但就是管不住自己。
按照原本的历史,他会在后天被宦官迎入宫中,在十二月十三日那一天被拥立为帝,是为唐文宗。
大唐传统的父死子笑,他也有。
现在的李昂刚满十七岁,用来做皇帝已经很适合了,现在就是缺乏手把手的教导。
“孙臣管不住自己……”李湛讷讷地说道。
只可惜……甘露之变没玩明白,除宦失败,遭到软禁。开成五年,李昂抑郁而终,年仅三十二岁。
“你这该死的畜生!你懂得什么!”李纯怒气冲冲地,上去就是一个大号的比斗。
按照历史的评价,以及唐文宗的所作所为,他是一个很不错的皇帝。
按唐朝惯例,宦官得宠后多授左、右监门卫将军,如玄宗朝大宦官高力士曾任右监门卫将军、大将军,所以仇士良的父亲仇文晟生前八成也是个宦官,但具体是什么职位,那就不知道了。
李清倒也不是为了统一世界,主要他是想看看成仙到底是怎么个事儿。
外人只知李训和郑注依靠宦官权势作威作福,却不知道二人正与皇帝密谋诛除官官。不过王守澄毕竟在宫中经营多年,曾在宪宗、穆宗、文宗三朝担任要职,可谓是根基深厚,一时难以撼动,于是两人巧妙地利用宦官内部的矛盾对其进行分化瓦解。
“嘿,那我知道了。”李小三抻抻皮带:“没自制力的人是这样的,你这行为放在赵构身上,那叫杰出。但放在你身上,那叫不够格!”

免费登录后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