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众皇帝:想看仙师怎么穿越赵构《昏君休走,祖宗驾到!》
登陆    用户注册    足迹
聚小说 > 书源N > 昏君休走,祖宗驾到! > 第229章 众皇帝:想看仙师怎么穿越赵构
字号:   字距:  
主题: 绿

第229章 众皇帝:想看仙师怎么穿越赵构

群臣面面相觑,尽皆惊疑不定。
惊的是官家为何突然之间又高又硬,疑惑的则是官家到底是个什么态度,是支持战,还是和。
百官之首的秦桧倒是老神自在,他心中只是有些诧异,为何官家忽然之间就要玩儿硬的,但是却没想过他是不是要改弦更张。
老朱忽然之间,就感觉到倦了。
乏了,累了。
他受够了这些蝇营狗苟,只想赶紧将这些烂摊子收拾个干净。
散朝之时,群臣各怀心思,都在考虑各自的立场。主战派的只有小猫两三只,但和秦桧这个权相争斗多年,早就将生死置之度外;而主和派团聚在秦桧的府邸上,在秦桧的安慰下放下心来。
“或许你们心中也在想,赵家人有什么了不起,就算没有赵家的朝廷,也照样有完颜家的朝廷,只要你能做官就可以,不管他到底是契丹人,还是女真人的朝廷,对不对?”
老朱张弓搭箭,将目标转向秦桧。
不为别的,今天天气不错,爷们儿心情挺好,捎带着揍他狗娘养的。
“你是谁的臣?”老朱冷冷地问道。
演讲的效果很好,这种极具煽动性的话语,瞬间便点燃了临安城内上到太学学子,下到贩夫走卒的怒火。临安城内的人适龄的人踊跃参军,参不了军的人能捐钱的捐钱,能捐物的捐物。
在意犹未尽之中,老朱的模拟结束了。
“都说说吧,金使也在,说说你们的意见,到底是战,还是和?”
在大金国,早就被调教成金兀术的形状了,他现在一心是想为金国添砖加瓦。
“韩枢密此言,臣不敢苟同。大金愿意与宋约为伯侄,世代友好,本是好事。且战端一开,江南数省定遭兵灾,韩枢密此言,难道不是欲置大宋于战火之中吗?”
代号都想好了,就用先人的名号,称为“唐太宗行动”。
“我们需要的,不是一块炊饼!而是一个生存空间!一个民族的生存空间!这生存空间,不是靠乞求和抗议来实现的,而是靠铁和血来实现的!”
“万俟卨,你来说说,这宋金到底应该战还是和?”老朱将目光转向一旁站着的万俟卨。
“是极是极,仙师快试试。”刘邦在一边看热闹不嫌事大:“总不能比大个儿更坏,反正不可能被人围的像铁桶似的……”
在李清的铁腕整合之下,大宋这个国家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俨然成了一道精密的战争机器。
最主要的原因也是因为老朱这一世活的时间太长了,岳飞病逝的时候,老朱才五十多岁,他甚至还有点惋惜,惋惜于岳飞死得太早了。
从十月开始,宫门口就立着三个大皮袋子,一个是秦桧,另一个是秦桧的媳妇王氏,最后一个则是万俟卨。崭新的稻草人,全新的处理方式,每天都有不远万里来到临安城的百姓,就为了冲着秦桧的皮吐一口唾沫。
一边吐还有人在那骂,说这稻草可真是无辜,好端端的塞秦桧的皮里了。
而燕云十六州等北方故土收复以后,老朱再次致力于弥合南北的关系。将南方提出“南人归南,北人归北”的官员尽数拎出去剥皮实草,朝堂为之一空。并且他在绍兴四十年时,将都城迁到了幽州,并将幽州城正式改名为应天府。一来是为了平抑南北不均衡的问题,二来是因为大宋极度畸形的军制。强干弱枝,如果将干的位置放到枝上,那不就两难自解了吗?
南方……哦,别闹了,除了他老朱,自古以来就没听说过谁北伐成功的。
一种很新的形式,听得人热血上头。
这个年代其实已经有了民族主义的雏形,至少华夷之辩是有的,但是没有后世民族国家的民族主义那么深刻。但百姓们也知道胡虏是什么东西,夷狄是什么东西。
一时之间,群众对于徭役爆发出极大的热情。就算非贱籍,去服徭役也会有工钱发放,并且概不拖欠,每日结算。
“臣……”
……
“秦相,朕也舍不得这江南花花世界,但朕的膝盖也很硬,跪不下去,伱说该怎么办?”
“朕知道,你们其中有的人并不想北伐。”
“我也不知道我要干什么!”朱樉拎着手中的皮带,顺手抽在了赵构的屁股上。
人家赵官家祸害的是你们士大夫,和我们老百姓啥关系?再说了,不愿意北伐的是你们这些当官的,老子们可是有血性的!
至于什么岳飞韩世忠,老朱根本就没空猜忌他们。这大宋也不是他的,自己也没儿子,只能从宗族里面过继个不知道隔了多少代,甚至通婚都不会出现近亲结婚问题的大侄子出来当太子。所以大宋的武将并不像明朝一样死的那么……那个什么。
百姓们的朴素热情是炽热的,尤其是在这个年代堪称降维打击的民族主义鼓动之下。
实在是太奇怪了,令人想象不到到底是怎么样的一种精神状态。
老朱俯视着群臣,面色冰冷。
绍兴六十一年,老朱版的赵构终于驾崩,甚至熬死了自己的皇太子大侄子。
秦桧刚说了一个臣字,便被一箭射在了膝盖之上。
这官家看起来完全不像是在说笑,但想到金兀术给他的那个主人的任务,他又不敢放弃。
这么整齐划一,绝对不是因为老朱手中的长弓正在张弓搭箭,主要是因为……杨沂中已经带着一群人把宫殿里三层外三层地给包了起来。
“臣……”
老朱当夜便收到大小群臣在秦桧家中开会的消息,他只是冷笑一声,并没有多说什么,只是吩咐杨沂中第二天多带点人。
韩世忠率先出班,扑通一声跪在地上。
韩世忠说的很有道理,这种事儿也不是没发生过。当年大宋给辽国的岁币也不少,也没耽误辽国吃饭睡觉打大宋。现在到了金国,难道就能幻想金国大发慈悲,不打宋朝了吗?
见墙头草派都开始点头,秦桧立刻站出来驳斥韩世忠。
“你们呢?”老朱说着,一箭又点在秦桧的肩膀上。
宣讲的效果自然是极好的,大宋在短时间之内,便筹备出了足够支撑北伐的军需。并且岳飞、韩世忠、张俊、刘锜的军队迅速膨胀,短短三个月,便有数百万人前来投军,有的甚至拖家带口,甚至还有耄耋老人背着锅,来给军队做饭。
韩世忠率领主战派大臣跪在地上,高呼官家圣明吾皇万岁。
朱樉一边给他爹祝贺,一边伸手胖揍赵构。
而且这种讲话并不是平常的那种闲聊,而是以一种慷慨激昂的方式,调动着人内心的热血。
“老朱,六。”赵匡胤率先竖起大拇指。
老朱意犹未尽地咂咂嘴,转过头对李清说道:“贤弟,咱其实一直都想看看你穿越成赵构会是如何……”
与此同时,李清也没忘了更重要的北伐。在无罪释放岳飞之后,李清当即便给岳飞官复原职,并且成立了参谋部,每天就拉着岳飞、韩世忠、刘锜、张俊等人在参谋部中商讨研究北伐计划。
朝会正式开始时,老朱拎起那柄龙头硬弓,放在了腿上。
说着,李清开始了模拟。
金使那小人得志的面孔,老朱看在眼里,却并没有任何表示。
“我?”李清指指自己,不禁笑了:“我又没当过皇帝……”
李清仔细地解释了一遍后,李世民说道:“右吧,前两个不太合适。”
“试试就试试,你们想要什么版本的?左中右,选一个。”李清抻抻袖子。
暮投石壕村,村里没有人。老翁投军去,老妇备军炊。

免费登录后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