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八章 《取经人》《我师兄实在太稳健了》
登陆    用户注册    足迹
聚小说 > 书源N > 我师兄实在太稳健了 > 第七百三十八章 《取经人》
字号:   字距:  
主题: 绿

第七百三十八章 《取经人》

乾元山金光洞,太乙洞府。
此刻仙光层层环绕,从护山大阵到护洞大阵,再到密室暗藏的遮天法阵,已是尽数开启。
太乙真人还时不时探出头,看一两眼天空的异状。
那模样,仿佛一个不留神,道祖就会直接出现在他们身后。
“这不合理。”
玉鼎真人低声道了句,低头看着面前昏睡过去的哪吒,一根手指点在哪吒额头。
玉鼎自是看到了,哪吒心底浮现出的那些残破画面,那都是在陈塘关时,小哪吒与高级家丁‘王长安’相处的情形。
王长安自然就是李长寿当年用的马甲。
哪吒为何能想起这些?
道祖当年以天地本源之力修改的众生记忆,只有修为到达一定层次、凭借自身大道包裹的练气士,才可自行抵御。
或者像玉鼎真人帮太乙,多宝帮火灵那般,协力抵挡。
考虑到哪吒和杨戬在天庭做神,玉鼎真人当时并未护持这两个弟子,任由他们被道祖修改了关于李长寿的记忆。
哪吒忘了长安叔的存在,所缺被李靖填补;
杨戬也忘了太白金星真正的跟脚,记忆中有许多太白金星的影子,但认知却变成了——那不过是玉帝信使,是玉帝在安排这一切。
但几百年过去了,道祖封印的记忆,竟被哪吒打破……
玉鼎真人细细探查,又道:“这确实不太合理。”
“不,这很合理。”
太乙真人负手站在一旁,悠悠地道了句。
“为何?”
“随便说的,”太乙真人讪笑了声,“没事,就杠一下。”
玉鼎:……
“我在想,这会不会是什么算计。”
玉鼎叹了声,走回一旁的蒲团,盘腿入座、闭目凝思。
太乙真人凑到自己宝贝徒弟身旁,有样学样,手指点在哪吒额头,细细探查了一遍。
这位真人仔细想了想,又道:
“其实也说得过去。
哪吒这一世,最亲近的便是他长安叔,也可以说,他长安叔对他影响最深。
不过由此来看,那蓝色波纹并非是消减生灵记忆,而是封了这段印象。
或许,能寻到办法,恢复他有关‘长安叔’的完整记忆。”
玉鼎真人道:
“就怕又是算计,道祖想让阐教与天庭对立,打破老师永恒不败之运势,从而对老师出手。
如今天地间,准提身死,三师叔被囚禁于不知何处,大师伯被封印于紫霄宫中,圣母娘娘早已被天道钳制,接引圣人前些时日失势,已是退居洪荒舞台。
也只有咱们老师,如今安然无恙。”
杨戬道:“师父,弟子觉得,应当不会有这般算计。”
太乙真人笑叹:“怎么,你觉得天之上的那位存在,还怕为此丢脸?
咳……让哪吒恢复关于长安叔的记忆又能如何。
这天地终究已是这般模样,圣人大教退场、天庭崛起;其实,你们长安叔只是跟师祖的意见相左,这般局面是他们的共识。
既然已是这般,何必再生变化。”
玉鼎真人看了眼太乙,太乙对玉鼎挤了下眼。
稳一手,给天道演演戏,万一道祖正注视此地,也好多点生存的几率。
洪荒生存之道。
“那如何处置?”
玉鼎问:“是任由哪吒想起来,还是稳妥起见,将这部分记忆再次封住?”
“封住吧,”太乙真人目中带着几分不忍,很快就下定决心,“也只能封住了。”
玉鼎起身走到哪吒身侧,在哪吒额头轻轻点了几下,将哪吒灵台浮现的虚影温柔地驱离。
太乙真人有些欲言又止,目光略有些复杂。
一旁杨戬略有些失落。
“师父、师伯,弟子觉得,这段记忆对我们而言无比重要。
这无关对错,无关天地格局,也无关大教之争,最起码应让我们知晓发生过何事、有过哪般争执。
是与非,对与错,总该有个说法。”
“知道这些有什么用?又说法又有什么用?”
太乙摇摇头,正色道:“并不能改变什么,也只是徒增困扰。”
杨戬目光清澈、表情平静,又道:
“可若是连这天地真面目为何都不知晓,又有何面目去说替天行道,有何面目去做什么天庭仙神。”
玉鼎真人注视着自己爱徒,温声道:“也好,为师与你说一些。”
太乙笑道:“我去再加几层阵法。”
“贫道来吧。”
玉鼎淡然道了句,额头荡出一圈圈七彩斑斓的光波,将整个洞府都包裹在毫光中。
熟睡的哪吒砸了咂嘴,注定是听不到这些话语。
玉鼎真人道:
“杨戬,你比哪吒稳重许多,对你说这些事,你应当不会失控。
你想知道什么?
你的身世与哪吒的‘长安叔’有很深的关联,你父母都算是他的记名弟子。
你玄功之所以如此强横,也是因‘长安叔’给了你诸多好处。
你现如今的记忆中,应该有很大一部分是没有被修改的,给你玄血、引你入天庭、灵山奉命护你的,都是太白金星,但并非玉帝的旨意。
他在天庭时,玉帝大多听他的。
在‘长安叔’执掌天庭神权的那些年,你、哪吒,甚至道门三教,都被他安排的喘不过气。
为师最钦佩的便是你长安叔。
是他,让你身上的变数消退,又给了你超过你原本上限的机缘。”
玉鼎整理了下思绪,继续道:
“其实弑圣者并不是赵公明夫妇,弑圣者,是赵公明与你们长安叔。
而那次弑圣,从根本上改变了洪荒的命途,以至于,后来的道祖不得不撕下之前伪装的虚伪面孔,直接降下天罚灭了截教,一力推动封神。
那场面颇为讽刺。
道祖在上古时口口声声说着,紫霄宫不现世间,到头来却依然忍不住露出狰狞面容。
这其实说明,‘长安叔’已快做成了要做之事,让道祖顾不得体面,直接出手打破他行事的节奏。”
太乙真人有些心虚地小声嘀咕:
“师弟,这般直接称呼道祖……没事吗?”
玉鼎真人道:“贫道修的是心,是天道无法触及之地,天道能推演三千大道,却无法推演芸芸众生之心。
便是凡人异想天开,也可构出一个个光怪陆离之天地。
天道有多少推算之力,也无法推算众生心底所想,他只能去强行给予念头、抹除念头,仅此罢了。”
太乙与杨戬同时点头。
这一刻,他们之间仿佛没了辈分代沟。
他们坐在乾元山的金光洞中,听玉鼎真人讲,那‘长安叔’的故事。
……
“嗯——”
灵山,万佛殿。
佛门之主静静端坐在宝座上,那数十丈高的金身散发着温和的光亮,在周遭木鱼声与诵经声的衬托中,显得格外庄严肃穆。
而在这金身最中央,类似于芥子乾坤处,有个小小的屋舍。
多宝道人此刻就坐在宝物堆中,计算着自己铸造这大金身花费了多少灵宝,想着今后该如何带领佛门走向兴胜。
既来之,则安之。
虽然已经当教主有些年头,把灵山安排的井井有条,且佛祖的名声也在天地间越发响亮。
但总归,多少还是有些不太适应。
多宝也不知,是大师伯的法力,还是天道的力量在时刻影响着他的道心,让他有时近乎于灭情绝性,只存道性。

免费登录后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