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5章 关于舰载机的规划《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登陆    用户注册    足迹
聚小说 > 书源N >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 第745章 关于舰载机的规划
字号:   字距:  
主题: 绿

第745章 关于舰载机的规划

常浩南最终决定把寻找跟土耳其谈判筹码的事情先放到一边。
毕竟,如今光是火炬集团一边,摊子就已经铺到了欧亚两大洲至少十几个国家,直接相关的专利授权也好、合作项目也好,加起来足有大几十项,如果再考虑存在间接联系的,那就更是没数了,靠他一个人在这里干想,效率肯定很低。
不如回去之后让宋景明去去档案室系统性地清查一下。
如果真能找到,那谈判的时候可以直接用。
而如果没有的话,就需要考虑一下,看能不能玩一手虚空造牌。
毕竟,现在的华夏相比上一世,本身的国力更强不说,跟欧盟之间的关系也更加密切。
在90年代末这会,土耳其面对欧盟总体上还是一个舔狗的心态。
“所以,目前上面的意思是做两手准备,如果国产型号能赶上航空母舰本身的改造进度,那就上国产型号,如果不能,那也可以考虑先进口一批,让部队把相关科目练起来再说。”
丁高恒自然不知道常浩南已经在考虑几个月之后的事情,只是把外套脱掉挂到衣架上,然后坐回办公椅上继续道:
“航空母舰,不光是一条大船,要想发挥战斗力,核心还是舰载机。”
“对于舰载机来说是这样。”
“至于战斗力,苏33不过是個80年代末技术水平的标准三代机,机载设备跟我们之前进口的苏27SK区别不大,俄国人自己的库兹涅佐夫号一年到头出不了几天港,根本没动力按照苏27SM的标准去做升级,所以怎么也不可能跟大改过之后的歼11B相比。”
实际上,这确实是个非常实际的担忧。
“……”
说到这里,他稍微停顿了一下,直起上半身看向沙发上的常浩南:
对于舰载固定翼飞机这样一个全新的课题来说,最大的麻烦不在于航空工业系统要如何解决问题,而是海军在手里没有航母也没有舰载机的情况下,对于整个舰上航空作业完全没有概念,根本不知道会有什么问题。
这也是为什么在原来的时间线上,除了机载武器系统的升级以外,最初版本的歼15技术状态更接近T10K-3原型机,进入量产之后,才分批次逐渐开始向后来的国产型号靠拢。
不过,这都是之前的事情了。
如今,常浩南自然早已经有了打算:
“如果拖回来的是一艘马上就能投入使用的完整航母,那确实不可能在几个月时间里就拿出一种完善程度很高的舰载机,但是我年前听老吴聊起来过瓦良格号的情况,那艘船目前的完工度只有60%,而且里面的锅炉和蒸汽轮机还还被拆掉了,哪怕把尼古拉耶夫船厂的技术人员和技术资料全弄过来,没个三五年也很难完工。”
“至于海军那边没有操作经验的问题,一方面,我之前让老吴密切关注尼特卡航母训练基地的情况,他已经跟二毛那边的管理人员打好了关系,虽然固定设施搬不走,但是设计图纸和资料可以买回来,而且二毛海军只有几艘小船,根本没有海军航空兵的发挥空间,基地里面的那些教官也可以通过友谊计划引进到国内,帮助咱们进行训练。”
“你是说……中型机会更好?”
“刘老将军要是看见这份规划,应该会相当高兴,他老人家从领导岗位上退下去之前,最后签署的一个文件就是有关海军航空兵发展的……”
“小常,你觉得,以我们现在的情况,单独搞舰载机,条件是否成熟?”
听到常浩南给出肯定的回答,丁高恒露出了满意的神情:
“但是舰载机相比陆基飞机,总还是存在一些区别,而且更主要的是,由于我军过去从来没接触过舰载机,所以用户方面对于具体有什么区别并不是很清楚,这样在进度方面……”
在这方面,哪怕是美国这样从二战前就开始操作航空母舰的国家,在进入喷气时代之后,也是迭代了从中途岛到尼米兹五个级别航母,以及从F9F到F18四代舰载机之后,才形成了相对稳定和成熟的设计和使用规范。
常浩南的规划显然不止停留在眼前的几年里面。
说话间,他从旁边的抽屉里掏出一个笔记本,打开之后做出一副准备记录的样子。

免费登录后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