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9章 F14还是拿到手了《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登陆    用户注册    足迹
聚小说 > 书源N >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 第579章 F14还是拿到手了
字号:   字距:  
主题: 绿

第579章 F14还是拿到手了

研讨会结束之后,常浩南便让钟世宏带自己去到黎明集团为了涡扇10项目而新设立的精密铸造中心看看。
作为华夏航空发动机的最主要生产商,过去的410厂自然也是有铸造工段的。
不过,无论是技术水平还是管理模式,都已经不太能适应新时代的生产要求了。
不说对制造精度要求高了不止一个档次的第三代涡扇发动机,哪怕是生产涡喷14的铸造件,效率都已经逐渐跟不上其它工艺流程,成为了限制航发产量的短板。
要知道,涡喷14及其衍生物,可是黎明集团如今的摇钱树。
在这种情况下,新上任不久的总经理林左明干脆拍板,趁着搞涡扇10的机会,把整个铸造工段重组,转改成了一个带有产学研一体性质的精密铸造中心,还从东北大学和辽省大学聘请了一些背景可靠的研究人员。
如今这年代正是大学教授搞副业最红火的时候,但很明显,并不是所有人都有经商的才能。
照理来说应该把业务还给镐京那边了。
那么1493的出口型确实就是仅存的唯一选项了。
“你们现在是正在试制涡扇10的涡轮叶片么,还是在生产老型号的?”
毕竟人家几乎就指着这一个型号过日子呢。
因为同在盛京,业务上联系又非常紧密,所以钟世宏对于盛飞的情况也了解不少:
不至于让镐发那边爆单才对。
他之前是辽省大学材料成型与性能控制研究院的副院长,不过跟只是过来兼职的同事们不一样,他是被钟世宏用比过去高了十好几倍的科研经费给挖过来的。
从现场众人的反馈来看,他们在理论功底和对于现代化技术的理解方面,确实比长期在厂里生产一线工作的同行要强上不少。
哪怕全年无休三班倒,也就是二十来架的水平。
“另外我听说,这次升级交易除了总金额相当惊人之外,还包括波斯人把4架机况较好的原装F14留在咱们国家,作为假想敌训练用……”
商战的模式,也往往更倾向于战而不是商。
“涡扇9A有这么大的需求量?”
“这个型号的设备能满足三代发动机单晶涡轮叶片生产的技术指标么?”
马立平说着从旁边的一个网兜中拿出一本技术手册交给常浩南:
看飞行表演买飞机,属于是波斯老传统了。
铸造中心主任马立平伸出手臂,指向不远处几台足有五六米高的巨大设备,对常浩南介绍道。
“既然设备没问题,那接下来一段时间,就需要把单晶定向凝固过程的模型建立出来,再确定工艺参数。”
90年代末这会,华夏的商界,当然是指民间的商界,还是比较狂放不羁的。
当年买那些F14的时候,巴列维就是这么操作的。
常浩南把手册放回旁边的袋子,抬起头看着眼前的设备。
字面意义上的商场如战场。
“铭牌上面的信息比较有限,常总您可以看看这个,更详细一些。”
常浩南用一个简单的语气词表达了自己此时的心情。
“我艹……”
只不过,常浩南觉得盛飞这次玩的好像有点大:
涡喷8每年根本造不了几台。
在他的印象里,涡扇9A这个型号只用在了歼轰7A上面。
1493是后续国产化改进型歼11计划安装的雷达,技术上跟歼10用的1473没什么区别,但口径增加了200毫米,相应地功率和各方面性能也有所提升。
设备的事情,还是要交给专门搞硬件的人来负责。
但米格31上面那个功率和尺寸都惊天地泣鬼神的相控阵雷达绝无可能怼在F14身上。
“常总,这些都是我们最近几個月才从盛京科学仪器公司采购的定向凝固炉,取代过去的粗放式设备,用来进行涡轮叶片的生产。”
如果生产设备都不满足要求,他就算把参数算的再准确也没用。

免费登录后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