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6章 自古未有《季汉大司马》
登陆    用户注册    足迹
聚小说 > 书源N > 季汉大司马 > 第546章 自古未有
字号:   字距:  
主题: 绿

第546章 自古未有

章武四年,秋七月。
朝议上,曹丕身着冕服,坐在榻上,询问众人道:“诸卿,冀州蝗灾,为之奈何?”
小冰河时期下,华夏大地都不太好过。所幸大汉立基吴楚,所忧之灾,无非洪水与海侵形成的水灾,以及蝗灾。魏位于北方,既有黄河为害,又有旱灾,雪灾与蝗灾也不时临幸。
今大汉轻徭薄赋,检索人口,处于大力发展期间。而北魏的河北重地竟被蝗灾所困,如今已严重到需要曹丕出面问政。
“陛下,冀州是为国之基石,今冀州大蝗,民大饥,不可不救,请陛下遣使者北赴,开仓廪赈灾济民!”
辛毗持笏板出列,答道:“且陛下欲迁河北士家南下之策,今因民无所食,万不可行,宜当止之。”
曹魏名下的户籍大多集中在冀州、兖州、豫州、司隶地区。其中冀州地区在曹操长达十余年经营下,从各处迁徙百姓,户籍达到四十余万户之多。
怒气稍退的曹丕,不依不饶,当面责问辛毗道:“佐治何苦如此逼朕?”
闻言,曹丕眉头大皱,沉声说道:“今当既赈灾民,兼徙士户南下,以实河南。”
曹丕沉吟少许,说道:“征南将军伐上洛多有建功,今可令其移镇琅琊开阳,督治青徐二州军事。兖州刺史王凌、豫州刺史贾逵,各操军事,协力御贼。”
曹丕见辛毗拽着自己袖子,不让自己走,又羞又恼,继而用力拽回袖子,径直走入后宫。
今若不南征,而是一味防守,就怕霍峻要打到他老家谯郡去了。岂有天朝上国,光挨打而不迎战之理?
曹丕冷着脸,反问道:“今不除贼,莫非留贼于子乎?”
“冀州被蝗灾所害,今与迁士民南下有何干系?”
发大军仅克下邳城,其意义说不上高,说不准还会被重新夺去。如果能渡过淮河,攻破钟离、淮阴等城,届时下邳不战自降,纵不能全据江淮。但将贼兵压制在江北诸城,并非没有可能。
见曹丕还准备强行南迁百姓,孙权忍不住劝道:“陛下,今冀州大饥,百姓无所食,南迁河南,必失民心。十万户者,民不下四、五十万之众,徙乡者,民丧半数。为国事而计,权以为陛下不可为之。”
司马懿沉声说道:“今国事有难,臣岂敢不领命从征!”
“辛佐治安敢如此?”
“陛下,下邳孤离淮水,举兵围攻且御之,尚有可图。如陛下欲大兴兵马南征淮南,恕臣不能苟同。”
“诺!”
下邳被霍峻一折腾,挺让曹魏恶心。如刘晔所说,曹魏如果征发几十万大军围攻下邳,霍峻则会舍弃下邳,退守淮南。待曹魏兵马退后,霍峻或许会再发兵马夺回。
对于手下不能理解自己的苦心,曹丕非常生气。天天喊着中原上国,鄙夷南方人为水贼。但实际却说中原凋敝,今州之人口尚不及昔一郡之户,进而让自己闭国修养,阻止自己南征。
“诺!”
辛毗持笏板而弓腰,诚恳说道:“非臣逼陛下急,而是陛下逼民甚急。先帝自汉中之役后,深感天下凋敝,水贼难以促除,故下诏休养生息,轻徭薄赋,天下一时为之安乐。”
听着辛毗长篇大论,曹丕心中虽是愤懑,但也是叹息不语。
曹丕见众臣反对,脸色沉了下来,说道:“今河南空荡,兵力不众,恐难御水贼。今时不迁,更待何时,莫非朕今时之举有误乎?”
辛毗再次反对说道:“吴、楚之民,险而难治。今之兵患,与中国而言,自古未有。今陛下兼有海内,不顺者,安能久存?”
“哎~”
“以臣之见,寻今日之计。上策,依先帝之遗诏,以范蠡养民之法,效管仲之良政,如赵充国屯田之旧策,更历十年,强壮长者未老,孩童幼儿已成,奋发诸军,兵临吴楚,必能横扫夷寇。”
今为了遏制霍峻在东边的发展,已经有必要在齐地再开战区,与坐镇寿春的曹休互相配合。
“今贼得下邳而难以北进,非是无力北上,而是实畏寿春之坚城。陛下遣良将御之,足以遏贼北伐之势,何需迁民南下河南乎?”
气氛缓和了许多,曹丕问道:“诸卿可有要事奏乎?”
“诚以为有误!”
“且再等等,陛下未让诸卿退下,说不准当会回朝。”司马懿说道。
见曹丕不听自言,辛毗长吐了浊气,朝着孙权摇了摇头。孙权则是苦笑以对,他对曹丕的一意孤行,也不知道该如何评价。
曹丕捋须不语,他已渐渐有了南征的计划。
想着南汉的势力已深入到中原,曹丕环顾众人,问道:“昔霍峻趁我军西顾之时,大败我军,以诡计取下邳。今为夺回旧土,朕欲发大军南征,何如?”
青徐州是为齐地,可以说是与关中并重。坐镇青徐军区之人,非宗室不能任。纵观今之宗室,能让曹丕信任者唯征南将军夏侯尚。
“今大战初休,冀州大蝗而民饥。陛下南迁十万士家,而令百姓无所食,是为害民之举,臣恐陛下为此而失民心。”
“昔先帝几乎无敌天下,屡起锐师,然却临江而旋。今六军不比敌众,而复行旧事,恐难言胜。兵曰,夫庙算而后出军,犹临事而惧,况今庙算而有所不足,岂能征伐淮南。”

免费登录后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