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4章 复郡东海《季汉大司马》
登陆    用户注册    足迹
聚小说 > 书源N > 季汉大司马 > 第524章 复郡东海
字号:   字距:  
主题: 绿

第524章 复郡东海

下邳右挟武水,左傍沂流,泗水横其前,峄、龙二山峙其后,山擁水绕,位淮泗之滨,占水运之利,又有灌溉渔猎之便,土壤肥沃,地理优越,是为交通要冲之所。
故其建城时间之早,可追溯至夏朝。奚仲受封为侯,建邳国,先居于薛地,而后迁至泗水下游。
春秋时,楚国入侵江淮,邳国为避兵戈,重迁至薛地,因二城分别位于泗水上下游,故分别命名为上邳、下邳二城。
时入西汉,刘邦平天下后,封韩信为楚王,都治下邳;及入东汉,改临淮郡为下邳国。
汉末以来,陶谦割据徐州,以笮融为下邳相,特将徐州治所从郯城迁至下邳。
历经各代执政者的翻新营造,至汉末时期。下邳城规模不逊彭城,外城周十二里半,南门称为白门;中城周四里,为吕布所筑。
历史上西晋石崇治下邳,吸取曹操水攻下邳城的经验教训,加筑周二里许的内城,且在西南高处营造下邳小城,至此下邳城的防御达到巅峰。
反观北朝,则可以凭借河北巨大的平原,调集河南豫、兖、青三州之力,趁着水势下降,发兵南征,去与南朝争夺淮北地区的控制权。
花费了近二十天的土木工作,终是挖出长达数百余米的地道,直通下邳城中,经历一夜的奋战,汉军终是攻克徐淮重镇下邳。
如按霍峻那般言语,东海郡太守将要担负治军、理民的职责,新归附的唐咨,不仅缺乏能力,亦缺乏相对的信任度。毕竟如果此将反叛,徐东区域军民将得归曹魏所有。
下邳城虽是大城市,但因战事之故,仅能作为要塞。但于军事要塞而言,下邳城周围十二里,如果不居住百姓,仅用于屯兵,实在是太大了。霍攸之所言修筑高台小城的建议,正是霍峻腹中所思。
霍峻北伐之前,下邳十七县废六县,残存十一县,每县人口不足千户,合并计算,户籍仅在万户边缘。
此次北伐之初,霍峻、蒋济则就有考虑过这点,下邳以东,朐县、利城二城所在区域,其北临五莲山,东达黄海,西接沭、沂、泗三水,南至淮水。
霍峻欣喜不已,任命说道:“即日起,你任下邳城督,从调都督府之军令。”
请刘忠入座,霍峻吩咐侍从上茶,感叹说道:“下邳城周围十二里,然城中人口仅存万余人,当是名不副实也!”
蒋济认同说道:“都督,淮西寿春未下,下邳位居淮北,其虽以泗水与淮东相通,但如敌寇大军断绝泗口,我军则难与下邳互通。下邳凡是孤立无援,则就有失守之险。”
出于提拔侄子之意,霍峻问道:“下邳城临近泗、沂二水,易遭水淹,此将何以御?”
蒋济捋着胡须,说道:“如按都督所言,当委猛将锐士守东海郡。如此观之,怕唐咨难担东海太守之任。”
闻言,霍峻多有犹豫。从官职上来说,兄长霍笃有资格出任,但霍峻担心霍笃能力有所不足,复设的东海郡因处于青、徐边境,肩负治军与安民的担子,其责任重大。
“哈哈!”
“小城加修高台,广积粮草,纵洪水滔滔,亦能免其所害。除非泗水倒灌下邳,淹及城楼。否则小城不失,下邳可全。”
“料武事而言,驻兵险要,广遣斥候,贼少袭边,则击之。如贼众至此,当退守朐山城,以待都督发兵来援。下邳城,则遣猛士将兵守之,如遭敌兵来攻,当从都督军令。”
“都督!”
东汉永和年间时,下邳国治有十七县,民约六十二万人。
秦岭、江汉、淮河之所以能作为南北分界线,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三者的走势是为东西而非南北。
“东海太守职务关键,不知谁可胜任?”霍峻问道。
下邳有上千年历史,因地理优越,土地肥沃,人口巅峰有二十余万。今下之人口太过凋敝,完全不符合州郡级别城池的水平。
及霍峻克下邳时,城中军民男女合有万余人,较鼎盛时,当就是二十存一。
“好!”
霍攸之不假思索,说道:“当建小城御之,下邳西南高而东南低,当筑小城于西南,与外城相套。如贼至城下,我先守外城退之;如贼破外城,则退守小城。”
霍峻略有惊讶,他本想让丁奉守下邳,竟没想到侄子霍攸之自告奋勇。
霍峻踱步少许,说道:“欲守下邳,不可着重泗口,当多蓄兵民于海滨,复建海西、朐二城,于郁洲上设水寨。时贼发兵而取下邳,淮阴、朐城皆可出兵救之,击贼军侧翼,以来牵制之用。”
当然最致命的一点,则就是曹操决泗、沂二水,淹没下邳城,这导致了大量百姓死即逃。纵有十几年的太平,但因臧霸不善治理,终究无法恢复生机。
“嗯?”
霍峻笑指丁奉,谓左右众人,说道:“画蛇添足之辈,当是指承渊。”
今下邳凭借泗水与淮东相连,如果泗口被魏军封锁,下邳则就容易与淮东失去联系。一旦失去联络,下邳则就容易沦陷。
南北走向的泗水几乎贯穿河南,北朝则可以集结重兵围困,玩围点打援那套。堵住泗水口,阻击北上的南朝军队,而南朝则就难以发挥出水师之利。

免费登录后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