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4章 提贤任才《季汉大司马》
登陆    用户注册    足迹
聚小说 > 书源N > 季汉大司马 > 第484章 提贤任才
字号:   字距:  
主题: 绿

第484章 提贤任才

在诸葛亮、霍峻等尚书台高官,讨论州督损益时。
武汉行宫内,刘备盘腿抱膝,与张飞隔案对坐,几上陈列着十几本奏疏。
指着这些奏疏,刘备神情冷峻,责贬说道:“以上奏疏是为弟西任江州都督时,巴蜀官吏所上弹劾奏疏。有言治军过重,有言纵容部下,或是将兵不法。是役伐下禄,饮酒过多,鞭挞军士,致使部下叛乱,当如何解释?”
张飞望着厚厚的奏疏,挠着颌下胡须,尴尬说道:“兄长确有其事,俺不敢争辩!”
见张飞这般神情,刘备忍不住将赵昂的奏疏扔到他身上,大声说道:“徐州因饮酒过多而失,今欲重蹈覆辙乎?”
张飞顺手接过奏疏,忍不住摊开,见是赵昂、陆逊弹劾自己,脸色不太好看,但却又感叹说道:“伟章、伯言二人忠于君事,兄长当可多加重用。”
“用不着你说!”
“汉襄、襄阳二督,请陛下委任!”诸葛亮说道。
“云长那边可有探望过?”刘备问道。
刘备站到主位上,凭空虚扶众人。继而邀请四人与他落座,纵刘备称帝,他亦是维持他的礼士态度。
霍峻一本正经,说道:“禀陛下,我大汉是役北伐,得襄樊,可为一喜;今扩设一州,深治吴楚为二喜。重庆者,双重喜庆,可合今下之喜事尔!”
对诸葛亮、霍峻、法正等朝中高官,刘备非以卿称,而是以君尊称。尤其对霍、葛二人,在大多数情况下,称以表字与君,以示二人地位尊崇。
刘备在能力上,或与刘邦、刘秀比较,有种种不足之处。但论待士之道,刘备绝不逊二刘。
“诸君免礼!”
“好!”
刘备在吸纳二人旧部上,处理的手段堪比教科书,待遇、人情给到位,配合相对应的政治手段,将二人旧部大部分收入帐下。
“也并非不可!”霍峻笑道。
“不了!”
半响后,刘备拍着张飞的肩膀,说道:“今归京有空,多见见那些老兄弟,别到时候他们突然就走了!”
“嗯!”
刘备揉着太阳穴,没想明白霍峻所说的喜事,与江州有什么关系。
刘备见张飞没恼反而赞美二人,脸色好了许多,一手夺过奏疏,说道:“既知行为不妥,为何不自纠乎?”
见状,刘备纵心中有气也难生,更不用说他本身就想教训下张飞。
诸葛亮对待官吏上严苛,尤其对待州刺史的态度。在他眼中州刺史是代中枢治世,如果州刺史执法不严,常和稀泥,必然会让治下官吏出现摸鱼的现象,这是他所不允许的。
刘备思量少许,问道:“若称江州,何以称梁之江州?”
上朝时,刘备与诸卿坐而论道;军议时,刘备与诸将坐交椅(马扎)论兵。
张飞为刘备倒茶,笑道:“与大哥、二哥团聚叙旧,抱抱孙子,便是心满意足。若大哥北伐,弟率兵从之。”
“不如改梁之江州为重庆!”霍峻说道。
“已有其奏疏!”
“那江州刺史,治所京师武汉,却不知可以何人为刺史?”刘备问道。
纵有少部分不顺分子,不危害他位置的人,他一律不杀,任由他们自行毁灭。凡是有阻拦他治理的人,则就杀一儆百,尽量保持了他作为君主的风范。
当然刘备并非没有问题,如对地方郡县官吏太过苛刻,轻者罢官免职,重则鞭挞砍杀。
然在刘备的拉拢人心下,加上诸葛亮搭建起的行政体系制度,南汉的草台班子才勉强运转起来。
张飞神情略有低沉,说道:“箭伤难以愈合,二哥都削瘦了很多。”
“臣峻拜见陛下!”
说着,张飞叹了口气,说道:“前些年,宪和、公佑病故;出征前,兴霸病逝。俺每时想起与他们的过往,心底便是难受。”
“臣以为诸葛瑾可任!”
“善!”
张飞连点着头,憨笑道:“江州都督干得心烦,俺早就不想干了。今兄长卸了江州都督,俺欢喜还来不及呢!”
“诺!”
“善!”
郢,楚国之旧都名,其之由来非地名,而是楚人将王所居的城邑称‘郢’。后因楚旧都郢在江陵一带,故而多以郢地称江陵,亦或是楚地。
“且不见步子山、顾元叹、吕定公,皆委任一方乎?”
且不说张飞自行前去与关羽叙旧,今刘备领着左右侍从,乘上马车前去尚书台。
话音刚落,诸葛恪迈着步子入堂,小声说道:“陛下,丞相遣人来说,汉襄军务及新设州郡之事,已与诸公商讨完毕。”
孙邵举荐说道:“诸葛瑾有思度,思虑周全。其久治郡邑,多有功勋。且追随陛下甚久,劳苦功高,可以拔用。”
说着,刘备看向诸葛亮,用商量的语气,说道:“今迁元直为江州刺史,承明转任益州刺史,梁州刺史由子瑜出任。若子瑜难担大任,则改委他职如何?”

免费登录后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