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8章 论日议兵《季汉大司马》
登陆    用户注册    足迹
聚小说 > 书源N > 季汉大司马 > 第448章 论日议兵
字号:   字距:  
主题: 绿

第448章 论日议兵

五月,武汉。
夏时湖上荷叶田田,亭湖间鱼儿嬉戏。
刘备与霍峻、法正等君臣对饮于湖中亭上,言语中多是谈及军国之事。
“闻交岭酷热,烈日高照。今见仲邈,看来传闻不假。”刘备笑道。
霍峻无奈而笑,他此番去番禺,因交岭太阳炎热之故,皮肤都被晒黑了!
法正捋着胡须,说道:“正闻交人言,交岭炎热,冬不见雪,秋不落叶。武汉秋时,番禺正值盛夏;武汉深冬之节,番禺是为秋季。天下辽阔,幅员万里,气候千变,此盖是天时地理之玄妙。”
刘备颇有感悟,说道:“朕生于幽燕,辗转中原,后至吴楚。今如及观交岭气候,实如传闻。盖有一思,为何愈往南行愈热?”
霍峻笑了笑,问道:“敢问陛下,冬季生火取暖,离炉近热,或是离炉远热?”
话题被刘备打断,霍峻则也不以为意。一时的争论输赢毫无作用,还不如日后利用他的身份,多宣传下日地二者的关系。
随着士家集体被迁往武汉,南汉在交州未建立起稳固的统治。交岭各地郡县都有骚乱,或是海贼袭民,或是蛮夷动乱。
“襄樊既是有利于我军,则不宜多生变端。陛下何不如从法令君之言,举兵出弋阳,或为牵制,或是支援,亦或进谋汝南,皆是为稳妥之方略。”
如潘浚、徐庶二人皆无领兵之权,仅有监军之权。凡益州出现叛乱,郡太守可领兵平叛;若涉及到数郡的叛乱,由江州都督张飞率军平叛,或是由指派相关将领平叛。
新委任的扬、荆二州刺史,他们如潘浚、徐庶二人相同,仅有总理全州的政事之权,而无领兵作战之权。他们的权威与武汉中枢的强弱有紧密关系,难以形成割据势力。
说着,法正停顿几许,说道:“以正之见,陛下不如出偏锋,出兵江夏,破三关,出大别山,兵临淮河,亲攻汝南,以为牵制曹操大军之用。及襄樊变动,大王转而向西,则可确保襄樊可下。”
且不论土司诞生的经历,但究论两汉之时,大汉连可册封为土司的对象都少的可怜。
故而今下治交岭、南中,其真正的核心在于,维护汉家的权威,保护地方汉民,尽量将熟蛮编户齐民,转化为汉地人口。且将先进的技术传播至落后地区,继而用汉家文化、习俗洗地。
在称帝后没几日,刘备便召集众人商议北伐之事,派人出使襄樊询问战况,为北伐而作准备。
毕竟曹操非是凡将,其为君或有不逮,但论为将帅之战术才能,纵连李世民亦都认可。非寻常将领可比,尤其是在重压之下的反击能力。
“当时离火愈近愈能取暖,此三岁小儿尽知。”刘备笑道:“仲邈莫非欲言,南近日,北远日。故愈往南行,气候愈发酷热。”
刘备年少时,虽好犬马,锦衣玉服,但却非贪图享乐之辈。自上次北伐寿春,过了有小两年,自感年岁渐大的刘备早已按捺不住向北用兵的想法,尤其是襄樊战场进展顺利,让他看见北伐中原的希冀。
霍峻这番言语,虽逻辑能自洽,但其中的内容已是超出了法正、刘备二人的理解。若非霍峻常以博学出名,恐二人早已把霍峻当成疯子对待。
“盛夏之时,日照射上盏,故大汉天气炎热;隆冬之节,日转视下盏,故大汉气候严寒。四季之分,故以此而来。”
刘备捋须而吟,说道:“来人,诏封吕岱为昭信将军,准其发交州兵马,自讨交岭郡内各地贼夷。”
这条道路位于寿春、襄樊两者之中,属于是可以左右呼应之地。刘备从江夏出兵北伐,可以带动中原战场,从而牵制住曹操所部兵马,从而减轻关羽的压力。
“诺!”
刘备收起谈笑的神情,问道:“今时襄樊战事如何?”
法正不敢相信的摇头,说道:“仲邈言语虽是有理,但正不敢苟同。若如仲邈之言,我等岂不居于缥缈之上。”
“既是愈往南愈热,不知天为何有昼夜之分,年有四季之分?”
之前有言以南伐北的道路,除了出兵襄樊、寿春外,实际上武汉正北的方向,尚有条出兵北伐的线路,即从弋阳三关向北,攻打弋阳、汝南二郡。
“至于昼夜之分,不如以为茶盏自旋,目视正面为昼,则反面为夜。故南北有四季之分,东西有昼夜之别。日东升而西落,是为此理尔!”
见二人言语有加深摩擦的迹象,刘备出言打断,说道:“四季、昼夜之语,古来各家多有言语论之。仲邈所说言语缜密,可为一家之言也!”
今下南汉在襄樊保持优势,何不如让关羽继续保持优势下去,另开战场,从而牵制曹操大军,让他无法支援襄樊。
“然也!”
“若按仲邈这般言语,交州当不与内地各州同。当加封定公将军位,准其举兵讨贼。”
霍峻耐住性子,科普说道:“涿县位武汉之北,故涿郡寒于武汉。龙编位番禺之南,故交趾热于南海。故以大汉而言,南近日,北远日,此是为天下莫能变之理。”
霍峻初回武汉,不深知襄樊战场细情,不敢妄加言语,遂沉默不语。
“故峻窃以为陛下当专委吕刺史讨贼,降服交岭贼夷余孽,编户齐民,令郡县承平。及交岭蛮夷君长知陛下之天威,时治交岭易也!”

免费登录后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