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八章 等了好久的技术大神《那年花开1981》
登陆    用户注册    足迹
聚小说 > 书源N > 那年花开1981 > 第四百五十八章 等了好久的技术大神
字号:   字距:  
主题: 绿

第四百五十八章 等了好久的技术大神

“通讯设备?李先生你是说电话机吗?我之前做过市场调查,它跟收音机和电视机比起来,好像没有什么优势.”
裴文聪听了李野的建议之后,明显有些意外,因为从一年多前李野让他准备上电子厂开始,他就一直研究从哪种产品入手,但想来想去也没往通讯设备方面想。
反而是收音机和电视机,不但有着非常好的市场前景,也有着非常高的可行性。
在八一年的时候,鹏城就引进了第一家合资电子厂,然后陆续又有了多家电子厂,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从生产收音机开始的。
可别小看这半块砖头大的收音机,其实在此时内地的很多地方,还属于家庭重要电器之一。
八十年代初的内地经济状况,可还没阔绰到家家都有电视机呢!尤其是在内陆某些省份,手电筒都算家用电器。
随身听起码要到十年之后才成为学生们的标配学习工具,这会儿那些刚刚上了高中、大学的孩子,家里人才可能给他买一台收音机。
总之收音机在内地的市场很大,并不愁卖。
但裴文聪现在财大气粗了,看不上收音机这种小玩意儿,在港岛搞了一家电子厂,验证了技术可行性之后,就琢磨着进军内地的彩电市场。
相对于收音机,那电视机就绝对是八十年代的热门产品了。
别看几十年后,电视机的开机率已经跌破30%,逼的有人都在大会堂喊冤,但在八十年代,电视机那都不叫卖方市场,因为都不需要你自己卖,只要你有货,有的是人拿着钱排队过来提货。
而此时内地的电视机生产线,都是引进的外国生产线,或者直接引进外国散件自己组装。
比如徽省无线电二厂率先引进了夏普的黑白电视机散装件,经过组装后打造出了“黄山牌”,成了无数人的回忆。
至于牡丹、金星、日立等等,都是引进海外生产线,在内地市场上风光一时。
所以裴文聪就觉得别人能行,自己没理由不行?
世界一流的引进不来,二流的还不行吗?
港岛的电子厂已经准备了很久了,鹏城的地皮都买好了,提前也跟李野商量过几次,可以说现在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但是今天,李野怎么又要搞通讯设备呢?
现在内地一百户人家里没有一家装电话,那玩意儿的需求量比电视机小了好几个量级,
而且销售电话机需要跟内地的电讯部门打交道,你不可能指望人家拿着钱上门来求你吧?
不过李野却笑着道:“我没说不生产电视机啊!不过电视机以后的竞争会很激烈,全国几十家厂能活下来几家就不错了,
所以我们还是应该尽早占据一些高利润行业的先机,老裴你相信我,通讯设备在内地大有可为,在海外同样大有可为。”

免费登录后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