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6章 正是在下《魔临》
登陆    用户注册    足迹
聚小说 > 书源N > 魔临 > 第696章 正是在下
字号:   字距:  
主题: 绿

第696章 正是在下

大朝会,
大殿内,
此时,
鸦雀无声。
能站在这金瓦下的,是大燕最聪明的一批人,他们中绝大部分,都已经算出了答案。
毕竟,
在这个节骨眼儿上,
外头的乌鸦飞过时掉过一根羽毛,你都会下意识地去思考是否事涉夺嫡。
答案的范围已经给你圈好了在这里,殿内的皇子就这两个,就算是拿几个答案去逆推,都能很快算出哪个是真正的。
四个字,
在很多大臣的心里浮现:
太子失德。
放在其他地方,这其实不是很重的一个罪责。
皇后薨逝,举国同哀,这不假。
但大部分的哀,也就局限于官宦之家,他们,需要着重注意,至于民间,顶多意思意思不要太过分,也没人会拿你去计较什么。
且皇后薨逝后,燕皇曾下过旨意,因晋楚那边似乎又起了战事波澜,所以将守孝之期给尽可能地缩短了,尽量不影响朝廷的运作。
而就算是官宦之家,脑子不清醒,在那短短几个月的孝期里请了戏班子,或者纳了小妾,亦或者做了其他喜庆热闹的事儿,多半也就是罚俸斥责贬官了事。
对礼法这方面,燕人本就看得比较松,不似乾楚那边严格。
但问题在于,
皇后是太子的生母,
而太子,又是一国储君!
旁人失德,至多贬斥一顿即可,除非是上头真的要除掉你而你又有大敌当朝的才会以这个借口下狠手,多半,也就伤筋动骨一下。
但太子不一样,
燕国的大臣们是没有乾国大臣的那种道德洁癖的,否则也不会允许靖南王的存在。
而靖南王又和太子不一样,大家伙都默认了,靖南王很难有善终,而且看其行事作风,似乎也不打算有善终的样子。
最重要的是,这位军神百战百胜,于国有大用,但就连田无镜自己当初都说过,他要造反的话,朝堂之上,愿意追随自己的,又有多少?
无非,就是领着一群丘八,将这大燕的秩序,给完全砸了个稀烂罢了。
因为,
燕人,
要脸!
大孝期间,临幸女子,还怀孕,这种失德之人,以后要是真让他坐上皇位,自己在跪拜之时,心里,岂不膈应?
如果陛下就一个皇子,那就罢了,为大燕江山社稷计,捏着鼻子大家也就认了。
可陛下不止一个儿子,
和太子一样优秀,甚至比太子还优秀的,眼前就有一个。
夺嫡之争,大家伙都心知肚明,这个黑料爆出来的人,必然是站在左侧席列中的那位六殿下。
大家伙不得不在心底感叹,
六殿下的这一手,
当真是狠辣,
可称一击致命!
至于说有没有会觉得这种手段太过追求于权谋,其实大部分人,并不觉得有什么大不了的了。
只要太子失德被证实,
这种道德上的重大污垢,足以让大部分朝臣都不想与其站在一边。
六殿下身段阴狠,就阴狠吧,反正大家伙已经习惯了在燕皇的统治之下做事,无非是再多一代燕皇出来。
毕竟,习惯了不是?
倒是太子党的中坚人员,眼下无比心焦。
他们这些日子其实已经日思夜想了许久,到处补漏洞,测算六爷党那里到底会从哪里发起攻势,尽可能地让自己这边的防御给做到无懈可击。
可谁知,
竟然最后是太子殿下自己管不住裤腰带子!
太子党的成员们还更恨一件事,那是一种恨铁不成钢的情绪,
您就算管不住裤腰带子,就算真的让那女人怀了,
怎么能放任那个女人离开?
为什么不做得干净一点,将隐患给彻底根除掉?
大业就在眼前,
龙椅就在眼前,
你怎么就能这般糊涂?
因太子仁慈,所以才有那么多的官员选择明火执仗地支持太子,倒不全是为了自己的个人利益,而是在他们看来,大燕经过燕皇这位千古一帝的折腾,接下来,真的是应当休生养息了。
可现在,
他们却比任何时候都希望太子爷当初能够狠辣绝情一点!
一个女人而已,
一个孩子而已,
和这座金殿比起来,
又算得了什么?
太子殿下这般妇人之仁,又将我们这些铁了心的追随者置于何地?
大家伙,压在您身上的,可不仅仅是前程,甚至可能是身家性命啊!
而六爷党的那些人,
一开始震惊,
随后又是震惊,
最后,也就是眼下,
则是狂喜!
六爷党的骨干们,都清楚即将有大动作了,这是明摆的事儿,且风向都已经吹过了。
但具体是怎么打,打哪一点,其实没人知道。
但他们只当是主攻点不是自己这里,且这种攻势发起前,就跟行军布阵一样,需要做到绝对的保密。
也因此,他们不知道,但却不慌,只等着攻势发起之后,他们再顺势加入就是了。
但他们真的万万没想到,
自家六爷竟然用出了这一记杀招!
这一记杀招,直接绕开了东宫的所有防御,让东宫像以前那般弃车保帅都不可能。
宛若一名神箭手,
一箭直中东宫根本!
所有六爷党大臣,
以及那些之前没跟现在开始自动站六爷党这边的大臣,
心里都不由得为六殿下的这一手神来之笔叫好!
单纯从谋略角度而言,可谓是釜底抽薪!
但也正因为太高端,太直接,太有效了,
让原本做好准备今日配合一战的六爷党大臣们一时无法找到可以发力的点。
看吧,
太子那边的神色已经变了,太子已经慌了,这必然是心神受到打击的表现,连最基本的沉稳都做不到。
看吧,
自家六殿下如智珠在握站在那里,目光平静,明显胜券在手了。
可问题是,
这事涉天家血脉,
在这个当口,
大家虽然都已经有些心知肚明了,可偏偏没办法站出来去攻击。
因为,
要看陛下的意思。
党争党争,自古以来,哪个王朝没党争?
但你争归争,大家必须还得默认一个路子,一个界限。
天家的脸面,你要不要了?
这是大丑闻,固然太子会因此被废黜,但绝不能以这件事为罪名,否则青史之上,该如何着笔?后人该如何看待大燕的姬家皇族?
陛下刚回宫,就以这种丑闻惊现于大朝会,杀伤力实在是太大,这会儿站出来打冲锋,会将自己也连带着搅碎的。
自己碎了,不可怕,但很可能会将六殿下也牵扯进来。
为了大位,丝毫不顾忌天家颜面,这样子的皇子,岂能真的坐上这个位置?
也因此,
太子党那边是无话可说,
六爷党这边是一肚子话却不敢说,
大殿上一时陷入了诡异的沉寂。
不过,所有人都清楚,这种沉寂,并不会持续太久,因为事情,会继续发展下去。
大家现在等待的,就是它的发展。
一看燕皇的意思,
他是否会大手一挥,遮盖住这一则丑闻;
再看大宗正姬长望的意思,
他是否会坚定地将话继续说下去,在这根箭矢上淬毒,将太子彻底定性!
虽说为官者最喜欢说一句:岂能堵得住天下悠悠之口?
但实则,
口的主人,是怕死的。
燕皇一旦给予压力,
大宗正挡不住这压力,接下来改口一说:
“哦,经查明,这是大殿下、四殿下或者五殿下留在外头的血脉。”
然后燕皇就打一下这几个皇子的板子,也就那样了。
毕竟,虽说皇后是所有皇子的嫡母,但毕竟不是生母,荒唐一下,也能接受,史书也能接受,大家伙,也都能接受。
反正,到底是谁的,谁做的事,已经明白,对太子的杀伤,已经显现了。
大宗正也毕竟姓姬,是姬家的族长,他也不大可能彻底要在这金殿要在这大庭广众之下将姬家的面子剥落个干净。
何必呢?
“哦,大宗正可直言,是哪位皇子竟敢犯下这等混账畜生之事?”
燕皇开口了。
混账,畜生。
意味着陛下已经生气了,
家里老人生气时,你都得顺着他的意思哄哄他,让他消消气,哪怕骗骗他,也是孝道的一种表现。
这君父生气了,那就更自然地得给君父台阶下了。

免费登录后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