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恭迎圣驾《明朝败家子》
登陆    用户注册    足迹
聚小说 > 书源N > 明朝败家子 > 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恭迎圣驾
字号:   字距:  
主题: 绿

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恭迎圣驾

任何帝王,没有一个,不希望走出宫去,看一看自己的如画江山的。
这就如一个地主,总是希望能巡视自家的田地,看看自己的庄稼一般。
此去昌平,显然就是最正当的理由。
弘治皇帝展现出了自己的宽容和大度。
令他欣慰的是,连自己的女婿方继藩,都展现出了难以置信的格局。
格局,很重要。
方继藩就有。
弘治皇帝道:“既如此,传旨,今岁沐休之前,朕巡昌平,百官同往。”
…………
京师震动。
当旨意传出来,士林就如过年一般。
无数的读书人,为之欢呼雀跃。
都察院和翰林院像沸开的锅。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仿佛又到了动物们……不,是翰林和御史们的春天到了。
人们对于这一次的昌平之行,充斥了期待。
这无疑是大明重新走到了一个新的十字路口,清流们本着自己崇高的使命感,连拉带拽的,希望将陛下拉到自己想要走的正确道路上。
七日之后,浩浩荡荡的军马拥簇着百官和弘治皇帝出发。
弘治皇帝坐在车中,出了新城,随后……他看到的,便是无尽的田野和一路行来,数之不尽的村落。
似乎……除了京师,一切都没有改变。
弘治皇帝皱眉。
他本以为,天下各处,都会发生可喜的变化。
毕竟,新政已经开始,保定府和通州的新政甚是可喜,京师就不必说了,无论是新城还是旧城,又或者是西山,都有了新气象。
可昌平在北。
出了新城地界,这里哪怕只是和京师一步之遥,可改变,也是有限的很。
弘治皇帝不露声色。
车外,寒风骤起,飘起了雪絮。
陛下坐车,许多人,只好步行。
这漫天的雪絮,还有那凛冽的寒风,让不少随驾的文武大臣们皱眉。
造孽啊这是……
他们有人咳嗽,有人将脑袋缩进脖子里,有人腿脚实在是酸麻了,有人搀扶。
这才走出了新城一个多时辰,他们就开始怀念起京师了,想着那热乎乎的暖气,那种从脚底冒出来的温热滋味,一下子让所有人开始怀念起来。
偶尔,队伍歇下,弘治皇帝不愿扰民,早已下旨,地方官吏,不得来参拜,一切给养,循军中之例就可。
然后……弘治皇帝舒服惬意的在马车里,喝着萧敬带来的热汤,吃着方继藩带来的熟食。
方继藩用小刀子,撬开自己的罐头,招呼自己的徒子徒孙们来,刘文善、江臣、沈傲等人,躲在一起,升起篝火,将铁皮盒子里冻肉架在篝火上,烧热了,沈傲用铁钩子勾下食盒,将这香气四溢的肉先匀出最大份的来,送到方继藩的面前。
而后,再均分了肉,送给师叔和师兄弟们。
一群人围着篝火,大快朵颐,方继藩吃饱喝足,早有人给方继藩煮了茶水,送到方继藩的手边,方继藩不禁感慨:“真的很讨厌啊,肉吃多了,会腻的,不健康。”
“师公,我去给您挖一点野菜。”一个陌生的青年翰林凑上来,主动请缨。
方继藩含笑不语,良久:“你是谁的弟子,师公说话,不要随意插口,一点规矩都没有,来,再开几个罐头,我要吃金汤肥牛,加辣的。”
………………
另一边,百官们围在一起,啃着干粮。
军中的干粮,几乎是可以想象的。
难以下咽啊。
众人一个个缩在地上,身子蜷缩着,冻得瑟瑟发抖。
陛下说,不得劳民伤财,顿时获得了百官数不清的赞誉。
不错,虽是出巡,可若是因此而叨唠了地方百姓,这还了得。
现在好了,圣旨一出,令行禁止,果然……沿途没有地方招待了,就在这大雪纷飞的荒野上,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惨啊,太惨啦。
然后,他们闻到了一股肉香。
忍不住,看到齐国公带着徒子徒孙们,吃着肉,一面听到方继藩科普着吃肉的坏处。
真香。
都察院右都御史陈丰站起来,呼唤远处的禁卫:“何以他们有肉吃,我们没有肉吃,军中难道没有肉吗?”
这都察院右都御史,从二品,非同小可。
军官听罢,哪里敢怠慢,忙是上前,笑嘻嘻的道:“陈公,军中带来的,只有干粮,他们吃的肉罐头,一般只有下海的水手,或是飞球营才有供应,咱们虽是禁军,可用的,还是兵部制定的军中口粮。”
陈丰:“……”
他忍不住骂:“兵部真是……真是……”
马文升冻得厉害。
躲在角落里,幸好有个年轻的兵部官员给他加了一件外衫,他觉得自己的眉毛已结了冰,喷嚏连连,一听陈丰要骂兵部,不禁道:“这怪不得兵部,当初,兵部要银子,都察院,可没少说浪费公帑,还说将士们已能吃饱喝足,哪里有这么多讲究。”

免费登录后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