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八章 “后妈”导演组《择日走红》
登陆    用户注册    足迹
聚小说 > 书源N > 择日走红 > 第二百四十八章 “后妈”导演组
字号:   字距:  
主题: 绿

第二百四十八章 “后妈”导演组

陆严河这一刻都不知道该怎么形容自己的心情。
他震惊地回头看向李真真。
李真真下了车,面带笑容地看着她。
“怎么了?”
陆严河说:“真真姐,你们这是——”
李真真说:“我们在讨论给你们设置什么样的任务的时候,有人就提到了《跳起来》这本书,它本身也是很受关注的一本书,所以,我们就跟江印出版社联系了一下,一起合作来做这一期的节目。”
陆严河惊讶不已。
秦智白还在问:“《跳起来》是什么?”
宋林欣忙给他解释了一下。
秦智白一脸惊讶,问:“陆严河还去做了一本书?”
“是的,没有想到吧?”
“没有。”
“我们都没有想到。”宋林欣说,“不过,他还跟我约了一篇文章,到时候这本书里也有我的文章哦,你记得买一本。”
秦智白点头,“好。”
经过一番短暂的交流,陆严河弄明白了这件事。其实就是《年轻的日子》需要一个做任务的地点和环境,李真真又知道陆严河在跟江印出版社合作,想着投桃报李,就定下来将其中一个任务跟《跳起来》结合。
如果陆严河抽到了C组,就是陆严河所在的组来做这个任务。如果陆严河没有抽到C组,就是其他组来做。反正,《跳起来》都会上《年轻的日子》,通过这个节目做一波宣传。
陆严河对此当然很感谢李真真。
而他们今天的任务也宣布了。
作为三个实习生,配合市场部的人去跟各个电商渠道谈判,尽量拿到最优质的条件,许小茵会作为评委全程跟着他们,给他们打分。
陆严河哭笑不得。
宋林欣也笑了起来,说:“这本书是陆严河主编的,里面有我写的一篇文章,惟一没有关系的就是秦智白,我跟陆严河肯定会非常努力,但秦智白就不一定了。”
秦智白:“我不是那种人。”
“但是。”秦智白忽然转头看向陆严河,“你为什么没有跟我约稿?”
“啊?”陆严河猛地一惊,没有料到秦智白会突然问他这个问题。
陆严河也不能说自己跟秦智白不熟,所以不好跟他约稿吧。
好歹之前也一起录过一期《小歌聚众烩》。
陆严河找了个理由,说:“准备后面再跟你约稿呢,总不能在第一期就把所有认识的朋友都用完了。”
这个理由挺蹩脚的,但是秦智白却点点头接受了。
“那后面等你的约稿。”
陆严河在这边录节目的时候,陈思琦那边也终于结束了军训。
尽管每天都给自己涂上了厚厚一层防晒霜,可还是晒黑了好几个度。
陈思琦有些郁闷。
因为答应叶脉网要录制的视频,必须要录了,不能再拖。
作为《跳起来》的联合主编,她也跟陆严河一样,需要配合宣传渠道录制几个视频,到时候作为宣传素材。
比较幸运的是,虽然陈思琦跟陆严河一起在夏天上过一次热搜,但关于她的讨论并不算多,她的同学们似乎也并不知道这件事。
这让陈思琦非常满意现在的生活。
离开了刘薇安的掌控,陈思琦感觉自己的人生就像是翻开了一页新篇章一般,一切都是崭新的。
陈思琦现在非常庆幸自己在暑假的时候,跟陆严河一起做了《跳起来》这样一本书。这让她在进入大学之后,没有陷入迷茫,而是有着非常确定的事情要做。
之所以有这样的感受,是因为她寝室里就有一个女生,大概是因为过去一直逼着自己读书,终于考上了大学,军训一结束,她就开始打游戏,一开始还只是晚上玩一玩,现在几乎是除了睡觉和上课时间,都在游戏上待着。她玩的那款游戏不是竞技类的,而是那种古早的、有着各种各样的副本的剧情类游戏,确实也很容易让人沉迷。
陈思琦跟她只是室友,也不熟,当然不可能对别人的生活方式议论什么,只是觉得这样不好。玩游戏当然OK,可如果玩到整个生活的重点都压在这个上面,那不就成瘾了吗?
在学校,很多人朝气蓬勃,也有很多人因为一下从二十四小时被不同的人看管变成自己一个人掌控自己的生活,而沉溺于这种突如其来的自由之中,放纵自己。
陈思琦倒是不觉得自己会放纵自己,可有一件事要做,生活中有一个明确的目标,这当然是更好的。
陈思琦已经想得很清楚了,自己大学这四年,要好好做《跳起来》,不管这本书能不能继续做下去,但是自媒体肯定是可以的。就算没有别人,自己也可以做下去。她想要给自己的人生增加一些由她自己掌控的筹码,自己手上的筹码越多,才更有底气去摆脱她父亲和刘薇安的掣肘。
陈思琦无意于去毁掉他们,她只是不想再像从前一样,憋屈地被束缚在他们的眼皮底下。
现在一本书的渠道商的类型很丰富,很多。
实体书店,大型电商,自媒体运营平台,网红直播间,等等。
陆严河他们作为实习生,要做的事情其实很有限。
江印出版社也不可能真的把重要的、关键的工作交给他们来做。
目前很多渠道的订货单已经过来了。陆严河也是第一次知道,目前《跳起来》实体书的订货量已经突破了三万册。
这是一个超乎了之前预期的数字。
毕竟现在都还没有正式上市,各大渠道的订购量超出预期,说明市场反应比他们预期的要更好。
这让《跳起来》还没有正式上市,就开始了加印。
江印出版社给《跳起来》的首印量定在四万五千册,现在又加印一万五千册,总共达到了六万册。
陆严河还很诧异,问许小茵:“其实现在这本书也还没有开始正式销售,虽然市场反应很好,为什么不等到正式上市,第一批印的书卖得差不多了再加印呢?这个时候加印,万一最后没有卖出去,不是压在手里,赔本了吗?”
许小茵笑着解释:“出版社就是干这个活,要提前判断市场,要是等市场告诉你要加印了,你再加印,从下印厂印刷,到发到各个地方的经销商,再发到各个书店,早就错过了这一波行情了,你这个星期想要买一本书,结果书店告诉你没有货了,十天后书店到货了,你未必还记得想要买这本书,卖得好的时候不提供充足的货量,这将成为出版社的严重失误。”
陆严河点点头,明白了。
他们三个人今天的任务,就是去印厂,成为一名流水线工人。
第一个任务,装书签,要将三千份书签装到三千本书中,然后装箱。
第二个任务,负责联系今天来取货的经销商、渠道商,将装有不同的周边的书籍分批转递到对应的经销商、渠道商手上。
现在出版一本书,会搭配很多的周边礼物,书签只是其中一种。
听到这两个任务的时候,宋林欣还松了口气,说:“听上去很简单啊。”
但真正开始做起来,却发现并没有那么简单。
三千本书,一本一本地翻开,然后装书。
三个人各自装到第一百本的时候,手腕就已经酸了。
“好累。”宋林欣连连摇头,“我们休息一下吧。”

免费登录后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