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阿姆斯特丹的风《1990:从鲍家街开始》
登陆    用户注册    足迹
聚小说 > 书源N > 1990:从鲍家街开始 > 第165章 阿姆斯特丹的风
字号:   字距:  
主题: 绿

第165章 阿姆斯特丹的风

吉尔伯特耸了耸肩膀,“至少能听一听音乐。”
……
傍晚,吉尔伯特夫妇来到了电影院,他们买到了七点半的那一场。
这部电影的场次并不多,很多人看到是中国导演拍的,就没兴趣了,他们倒不是对中国有意见,只不过除了特定的几个国家,其他国家的电影,观众们都没什么兴趣。
不过大厅里面倒是有一些东亚面孔,可能是为了这部电影来的。
吉尔伯特是个自来熟,把票交给玛利亚之后,就凑到一个东亚面孔的年轻小伙子跟前。
“你好。”吉尔伯特用中文打招呼。
年轻人愣了一下。
见年轻人发愣,吉尔伯特以为他不是中国人,又用霓虹语打招呼,“口里七哇。”
年轻人这才用荷兰语说,“你好,我是中国人。”
“你好,你好。”吉尔伯特有用普通话说了两声你好,但是他的普通话水平也就到这了,所以后面还是用荷兰语说,“你是来看《想飞的钢琴少年》的么?”
“是啊。”男生点点头,“你也是?”
“是啊,我特别喜欢周彦,知道他的电影上映,就过来看了。”
“你特别喜欢周彦?”男生十分意外。
周彦的电影才上映,音乐专辑也出来没两天,这老外怎么就特别喜欢了?
“我之前去过中国,在中国的时候,我听到了他的专辑《神秘·国度》。”
听到吉尔伯特去过中国,听过《神秘·国度》,男生既感到高兴,又非常羡慕,“我都还没有听过《神秘·国度》。”
他是今年春天来的阿姆斯特丹,那时候《神秘·国度》还没有发行。
这张专辑的消息,还是前段时间朋友打电话过来的时候告诉他的,只可惜在这边买不到专辑,邮寄的话代价太大了。
看着男生羡慕的表情,吉尔伯特笑道,“我可以给你听啊,我还把专辑带来了呢。”
从家里出发的时候,吉尔伯特本来只带来《钢琴少年》,但是想了想又觉得那张《神秘·国度》是从中国带过来的,很有纪念意义,今天他们又是来看周彦的电影,所以也带了过来。
看到吉尔伯特从包里面拿出专辑,男生感觉自己就想做梦一样,他心心念念的神专《神秘·国度》竟然从一个荷兰人的包里面拿出来了?
“竟然还是签名款!”
看到专辑上面的签名,男生更加惊讶了。
吉尔伯特笑道,“不是的,这是我一个中国朋友签的自己名字。”
“不对啊。”
男生拿过专辑,仔细打量,“虽然这字写的比较潦草,但就是周彦没错啊,不过我没见过周彦的签名,只能确定这是周彦两个字,但不知道是不是周彦本人签的。”
吉尔伯特皱起眉毛,“可是,周说这就是他自己名字。”
“你那个中古朋友也姓周?”
“嗯,他也姓周,还是个音乐老师。”
男生咽了口口水,“你这朋友不会就是周彦吧……他是不是高高瘦瘦,皮肤挺白的,长得很好看。”
“高也不是很高。”
“在荷兰这边肯定不算高,是不是比我高?”
“应该是比你高一些。”
“在燕京碰到的?”
“在长城上碰到的。”
男生越问越激动,随即又抓耳挠腮起来,不知道该怎么确定这件事情,思索了好一会儿,他忽然拍了拍大腿,“对了,《想飞的钢琴少年》最后有周彦的画面,你看到就知道了。”
看到男生这么激动,吉尔伯特还是有些懵。
什么意思?
他在长城上碰到的那个人就是周彦本人?
现在回想起来,确实有这种可能,当时周跟王一直都戴着墨镜跟帽子,只在人少的地方拍照。
他也跟着有点激动,如果真的就是周彦,那这段经历也太奇妙了。
“我可以听一听这张专辑么?”男生指着《神秘·国度》说道。
“当然。”吉尔伯特直接把CD机跟专辑都给了男生,“我去跟我妻子说几句话。”
回到妻子身边,吉尔伯特忍着激动说道,“玛利亚,你还记得我们在长城碰到的周么?”
“记得啊,那张音乐专辑不就是他送给你的么?”
“你今天有可能会见到他。”
“什么意思?”
勾起了玛利亚的好奇,吉尔伯特却笑而不语,卖起了关子。
玛利亚翻了个白眼,“你每次都是这样。”
“哈哈,你很快就会知道了。”
距离电影开场还有一个小时,原本吉尔伯特并不觉得这一个小时会有多难熬,他可是带了两张音乐专辑的,这一个小时都不够他把两张专辑听一遍的。
但现在知道他认识的周有可能是周彦,他就有一种度秒如年的感觉,恨不得现在就冲进影厅里面。
那边那个男生却恰恰相反,他终于听到了《神秘·国度》这张专辑,之前他只在电话里面听了一小段《万里的长城》。
如果把专辑比作一个蒙着面纱的女子,那他之前连女子面纱的一角都没有掀开。
怪不得这张专辑在霓虹会大卖,这类音乐风格确实很容易征服霓虹的听众,很多时候,霓虹人比中国人自己还要崇拜中国传统文化。
等到男生把《神秘·国度》听完一遍,《想飞的钢琴少年》也开始检票了。
吉尔伯特笑着走过来,“要检票了。”
男生将专辑跟CD机都还给吉尔伯特,“非常感谢你,让我在异国他乡听到了周彦的新专辑。”
“我也要感谢你,是你让我知道,我遇到的可能是周彦,你也让这张专辑更加有意义。”
男生看了眼检票口,“希望你碰到的真是周彦。”
“我也希望。”
……
进影厅的时候,玛利亚一直还在想着丈夫之前跟她说的事情,但是看着电影,很快就沉浸了进去。
她虽然去过中国,但是还是第一次在电影院里面看中国电影。
虽然是七点多钟的场次,但是上座率并不是很高,而且来看电影的很多也是中国人。

免费登录后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