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武英理政《靖难攻略》
登陆    用户注册    足迹
聚小说 > 书源N > 靖难攻略 > 第68章 武英理政
字号:   字距:  
主题: 绿

第68章 武英理政

“稍许殿下要做的,便是将陛下交给您的奏疏一一批阅便是,不过需要牢记的是,粮秣超过一千石,灾民超过百人,调兵超过百人的奏疏都需要陛下阅览。”
辰时四刻,在大本堂的宗室子弟都在为朱高煦能进入武英殿而惊讶时,朱高煦本人却坐在象辂车内,从上次见过面的太监口中了解武英殿协同理政需要做的事情。
相比较上次,由于这一日的天气较好,朱高煦也能将注意放到这名太监身上。
他坐在车上,听着旁边步行太监诉说的同时,也仔细打量着他。
这年轻太监长得盘脸长目,身高五尺四寸左右虽然自称奴婢,但并没有那么卑微,言行举止皆有条理。
“我瞧你长相不像汉人,是北边的归顺人,还是东北,亦或者从高丽、西南来?”
朱高煦侧头询问年轻太监,对此他也看着朱高煦,边走边作揖回答:“奴婢是海西女真人。”
“女真人?”朱高煦脸上露出几分尴尬,但一想到对方是海西部的女真人,他倒是松了一口气,继而兴致勃勃的询问:
“我在北平时,听闻女真有海西、东海两大部,不知道你们两大部各自人丁几何?可有居住的城邑?可懂得耕种?”
朱高煦记忆里不差,他记得眼下还没有建州女真,因此女真仅分为两部。
不过,他虽然记忆不差,但对于没有学习过的东西是不可能猜测出来的,所以他并不知道明初女真人的情况。
眼下既然有年轻太监可以为其解释,那他当然要好好听取,为日后经略东北做准备。
“海西部族有大小城寨百余座,平日里也会种些豆子、蜀黍(高粱),豆子配合草料喂牲畜,蜀黍则是本族人自己食用。”
年轻太监见朱高煦对东北感兴趣,不免对其解释道:“只是当地贫苦,一亩田地仅能出蜀黍八斗,经过处理后实得黍米五斗。”
“五斗?”听到这话,朱高煦眉头一皱。
明代一石约一百五十斤,而一石为十斗,五斗则是七十五斤。
尽管知道明代的一亩地只等于后世的八分五,但哪怕填补这部分,恐怕辽东以北的粮食亩产也很难超过九十斤。
“一亩地就这么点粮食,那你们如何渡过寒冬?”
朱高煦反问对方,而对方也摇头:“自然是很难过去,因此才会利用闲暇时间去林中狩猎,将猎物的肉用来吃,皮毛剥下后炮制卖给辽东的商人,亦或者拿来上贡,得到了钱钞后便买粮食来熬过寒冬。”
说到此处,年轻太监又对朱高煦继续讲解东北女真人的境况。
“奴婢所在的海西诸部,大约有百来个大小部落,每个部落人丁从数千人到几十人不等,总的丁口数量不过四五万,算上妇孺也不过十余万。”
“东边的东海女真诸部由于居住在深山老林之中,便是奴婢的父亲也很难知道其中藏着多少人,但粗略算来,恐怕不下三十万。”
“他们虽然也种植蜀黍、豆子,但由于没有铁质的农具,因此一个百来人的部落往往忙一年下来,也不过只能开垦二十余亩。”
“如果忙于开垦,疏于打猎,那他们便会去劫掠北虏和奴婢所处的海西诸部,但往往战力极差,百来人出,丢下二三十条性命才能夺去几头耕牛和十余石粮食。”

免费登录后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