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8章 安得广厦千万间《靖难攻略》
登陆    用户注册    足迹
聚小说 > 书源N > 靖难攻略 > 第388章 安得广厦千万间
字号:   字距:  
主题: 绿

第388章 安得广厦千万间

“铛…铛…铛……”
浓雾山中,随着钟声作响,山间的风吹散了浓雾,露出了一片狭长平原。
随着云雾被吹散,便可见到这片平原上有一个刚刚建好的小镇子。
小镇子由石头和木材搭建,外部是垒砌的石墙,内里是一排排干净的小院,整座镇子的石墙简单而自然,融入了周围的自然环境,让人感到安心。
混凝土的街道四通八达,连接着东西两个被围墙圈起来的市场,正中心的位置上除了衙门,便是一个面积数亩的广场。
广场上,一座三丈高的钟楼显得异常突兀,但它却能把钟声传递四周,为这片山林带来了一份生机和美好。
正因如此,大明四周没有一个敢于和大明龇牙咧嘴的国家。
走在广场上,徐硕扫视着广场上那群身穿少民服装,来来往往的百姓们,不由得赞许起来。
对于中学,朱高煦可不敢搞强制就读,那样每年就读学子起码几十万人,以大明的中学基础情况来看,根本就吃不消。
瞧着这串数字,朱高煦先是震惊,而后便是询问:“今年毕业的学子数量有多少?”
徐硕闻言点头,轻笑道:“整个遵义府,就属你的桐梓县一穷二白,如今连你们都被扶持起来了,我估计再过三年,你们就可以缴纳税粮了。”
朱高煦想到了苏松二府未来几百年人口都没有显著增长的事情,以及江南文人笔下的各种弃婴故事。
这样的效果,正是朱高煦想要的,因为洪武年间那套二十几年才更换几万官员的效率已经无法满足现在日益庞大的新政官员体系,正如眼下……
正德年间想把京察改为三年一考察,结果遭到了百官们的强烈反对,最后无法执行下去,而今朱高煦每年一查,可以说让那些本就手脚不干净的官员是胆战心惊,辗转难眠。
距离桐梓县千里之外的南京城春和殿内,饶是朱高煦,也不由得被手中奏疏所汇报的数字感到震惊。
朱高煦可太清楚一个学籍代表什么了,别说这个时代,就是放到后世那也是绝佳的杀手锏。
六部经过朱高煦改革,对于各县考功的标准也各不相同,但结果的评分等级是一样的,那便是按照甲乙丙丁四等进行划分。
将一切说完,朱高煦又补充道:“对了,中学不强制就读,全看个人意向。”
“只要李至刚和解缙乱起来,我们在江南推行新政就会容易许多。”
“殿下,若是有毕业多年的学子要返回就读中学,那该怎么办?”
朱高煦轻哼一声,随后瞥了一眼亦失哈:“李至刚和解缙有矛盾对吧?”
这还是洪武、永乐合计四十一年复耕后的局面。
“嗯,你这里没问题,那我就放心了。”
“朝鲜那边近来多有渔船在近海观察大军动向,您看……”
因为徐皇后的事情,朱棣已经无心朝政几个月。
至于洪武年间逐渐改为十年一考的“京察”制度,也被朱高煦常态化制定为“一年一检查,三年一考功”的方式。
由于人口不足和当地的碎片化,因此过往的当地布政司没办法组织大规模的开荒运动。
他倒也不是没想过让朱高炽来帮自己,可是那样的情况只持续了一天,他就把朱高炽赶走了,原因就是这家伙嘴太碎,并且政见几乎和自己反着来。
随着贵州的人口迁徙,人力得到利用,四川和湖广的复耕速度会比原先快上许多,恢复两宋巅峰时期的耕地情况也指日可待。
“大约三十三万。”亦失哈凑上前来回答,并继续道:“由于年初只选了十万胥吏的事情开始发酵,许多学子都对日后走胥吏路线感到了怀疑,故而开始转向科举。”
“松江府耕地五百四十五万七千余亩,口数二百零八万四千七十五人。”
“奴婢明白了,就是不知道不知道中学归县教谕管理,还是……”
除去广西,四川与湖广的复耕工作也不用多说。
亦失哈忽的询问朱高煦,朱高煦也没想到这个问题,经过亦失哈提醒后他摸了摸自己的八字胡:“要是真的有,只要还有位置,那就让他们读好了。”
可以说,朱高煦制定的就是简单的升迁评价,不同的是考功司只负责考功,而地区考功官员若是考功出现问题,哪怕只有一个官员出现问题,他也会遭到降职一级的处罚。
即便是百里挑一,也有近两千六百多人考进太学,并如期毕业。
对于这些事情,他可不会坐视不管,毕竟这些婴儿完全可以在养大后迁徙西南、西北,充实大明在当地的汉家人口。
“三百所官学,起码能招募六十万学子,江南能有那么多学子报考?”
“报考下一次科举的新政学子数量有这么多?”
这三年间,即便前两年都是甲等,但最后一年只有乙等,那也无法达到甲等的标准,只能按照乙等来算。
不过让他们没想到的是,明初的苏松人口就已经接近了民国时期的人口数量,这也难怪朱元璋会经常从江东迁徙人口了。
“看样子给你的物资,你倒是都用到实处了。”
这些人口极大充实了湖广、四川、广西等地人口,三省的设县开荒工作也开始展开。
亦失哈的话让朱高煦颔首,就业环境越差,吃朝廷这碗饭的人就越多,朱高煦很清楚这个道理。
当然,参加科举之人更多想的还是想着一步登天,毕竟当上举人就能担任官员,免去了先当胥吏再学习备考的几年“弯路”。
王章说着桐梓县的情况,实际除了县城本省,桐梓县其它乡镇情况都还算不错。
“奴婢领命。”亦失哈应下,而此时朱高煦也感到了些许疲惫。
“也是朝廷和孟明你给的支持足够大,不然也不会发展的那么快。”
现在随着各府官员陆续抵达,各府军管也会随之解开,遵义府能获得的资源毫无疑问会逐渐降低。
“教谕既然已经拔擢为正九品,那学正便拔擢为正八品,教授正七品。”
简单来说,每年都会有巡察御史与户部考功司官员前来巡视,三年都合格才能被评价功绩。
虽然理解自家父母,可这堆积如山的奏疏还是让朱高煦头疼。
“此外,山东等地中学设立后看效果决定是否增设中学,另外发我的教令给蹇义,让他在四川修建中学,每所中学要足够容纳三千学子和三百教习。”
“三百所。”亦失哈回答过后作揖道:“经过八个月的丈量和清查登记,苏州府有耕地一千余二十四万亩,口数三百一十七万五千二十九人。”
这地方一年生个十几二十万口人简直轻轻松松,尤其是新政推广,当地的各种医院开始建设后,当地生育情况估计还能往上走。
“那就做出调整,把这三千四百多毕业的学子在毕业后派往这几个地方,根据当地学子数量做出调整,并提前让人建设中学,当各省布政使司、都司做出宣传。”
“多少?”听到礼部要在苏松二府建设三百所官学,朱高煦立马皱起了眉头。
事实证明,贵州的少民人口确实很多,足有三百余万,而他们之中大半人口都被迁徙到了广西、四川、湖广等地界。
在过去的一年时间里,四川接收黔北与黔西地区近七十万少民,湖广接收黔东四十余万,广西接收黔南三十余万。
“三年以后,县内耕地能最少突破二十万亩,虽然不敢说缴纳几万石税粮,但缴纳一万石还是不成问题的。”
朱高炽的所有政见都是内敛的,主张的就是不管外面发展,一心苦练内功。
想到这里,朱高煦也不免询问亦失哈:“本雅失里和鬼力赤、瓦剌鞑靼的事情如何了?”
他要做的,就是加强或集中这些衙门该做的事情与权力便可。
其中,贵州地区人力毫无疑问是在浪费,毕竟贵州并没有一千五百余万亩耕地给三百余万百姓耕种,而这也是朱高煦要将贵州人口迁移四川和湖广的原因。
亦失哈小心翼翼的询问,朱高煦听后也思考了一下。
朱高煦感叹一声,随后想到了自己筹备多年的中学。
“年龄太低了,这群人。”
在政策的春风下,贵州的遵义府无疑是第一个吃到葡萄的地方。
朱高煦表态后,亦失哈回礼继续:“江南之地的官学已经开始设立,对松江府和苏州府,礼部预计要建设三百所官学。”
徐硕安抚着王章,同时也道出实情。
“暂时还没有消息。”亦失哈回应过后,似乎想到了什么,缓缓作揖道:
“对了殿下,陈昶已经率领山东兵马渡海金州,不日即将渡过鸭绿江,前往东海府。”
徐硕看着王章开口道:“我知道你压力很大,不过这边你不用担心,我特意询问过吏部。”
算算时间,明年就是四川第一批学子毕业的时间,也就是说等到永乐十年三月,四川学子便可以无缝就学中学。
而面对四川与湖广,它们能进入贵州的驿道唯有铜仁、遵义、毕节三府能运送物资。
“太学的中学教习数量,毕业多少了?”
但放在现在,别说放权给朱高煦,就是把天下兵马都交给朱高煦,朱棣也十分放心,毕竟两父子路线一致,而且朱高煦搞钱更厉害。

免费登录后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