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九百将士归玉门《靖难攻略》
登陆    用户注册    足迹
聚小说 > 书源N > 靖难攻略 > 第384章 九百将士归玉门
字号:   字距:  
主题: 绿

第384章 九百将士归玉门

“唳——”
四月,茫茫戈壁中,一只野狐狸来到一棵枯败的胡杨下刨开沙土,从中爬出几个虫子,无一例外被它吞入腹中。
忽的,它猛地抬头望向天空,不知道感受到了什么,它紧紧的贴着胡杨树,想寻找能遮蔽保护它的存在。
只见天边黑云滚滚,仿佛随时会降临到戈壁上,这时一阵狂风突然袭来,带起了一片黄色的沙尘。
只是一字时的时间,由西北方向吹来的狂风席卷了戈壁滩,带起了一片黄色的沙尘。
这只是开始,因为当大风过去后,四周天色一下子暗了下来。
郭镛的解释让傅安与郭骥倒吸了一口凉气的同时,不免鼻头一酸。
郭镛反应了过来,询问傅安二人,二人却十分迷糊。
“嗯?”朱高煦诧异看向朱高炽,又看了看朱棣,心想老大明明问伱,你问我干嘛。
他们所说的事情都被记录,不出意外会在送抵瓜州后被加急送往南京城。
“对了郭都指挥佥事,我们有一件要事要与您说,请您务必转告陛下。”
“回来了!”
“末将告退,二位大人好好休息。”
郭镛说罢,当即也让麾下骑兵让出了胯下的乘马,命他们将乘马交给傅安身后的护卫们乘骑,骑兵们则是乘骑战马。
直到第四天,他们走出了星星峡的范围,并沿着汉唐故道找到了一处水潭。
“若是郭都指挥佥事率骑兵而来,顶多明日黄昏便能抵达,若是马步官兵,得等到后日。”
“不是,是从肃州迁移而来的汉户百姓。”郭镛摇头回答,同时也开口道:
在疏勒河两岸,曾经的草场都被开发为了耕地,混凝土建筑而成的水渠遍地都是。
即便再枯瘦的身体,此刻也爆发出了巨大的能量。
灭锡兰五万大军,捣其国都,生擒其国主,招抚天竺藩属一十三国,炮击忽鲁谟斯,攻陷忽鲁谟斯……
这才回到南京吃了三天的斋饭,朱高炽便有些抑郁的前兆,即便知道傅安他们的事情,他也完全振奋不起来,只是平淡道:
“爹,这傅安他们都回来了,我们还要继续和帖木儿打下去吗?”
例如两次北征,南灭安南胡氏,向西征讨捣灭麓川,对内改土归流,海外一下东洋,二下西洋等事情。
“我上次看《邸报》时,郑和他们已经抵达榜噶喇,说不定现在已经抵达忽鲁谟斯了,因此我才说殿下白费功夫了。”
总旗官不敢耽误,连忙派出塘骑前往瓜州汇报此事,同时接待傅安众人前往了石堡休息。
不过炮击忽鲁谟斯这事原本的借口就是帖木儿扣押大明使团所致,现在得知帖木儿已经放回傅安等人,那他们继续占据忽鲁谟斯,反倒是显得有些……
总旗官倒是没有阻拦的权利,傅安见状也作揖道:“多谢小兄弟了。”
“额…这……”傅安与郭骥面面相觑不知道郭镛是什么意思。
郭镛见状也知道他们误会了,连忙笑道:“我不是那意思,我的意思是殿下白费功夫了。”
“这是哪里的话,殿下他们得知你们回来一定会十分高兴的。”
“他与沙迷查干国主的弟弟马哈麻走的很近,据说他准备招募护卫,想要从鬼力赤手中夺回蒙古大汗的位置。”
如今,他们返回了大明,尽管回来的有些晚,但总算是回来了。
狭小的石堡居住不下这近千人的队伍,但其中储备的粮食蔬菜却够他们美美的吃上一顿。
徒步走上寸草不生的山脉,自这里开始,不管是往东南还是西北走,都将是一路通畅的下坡路。
“希望如此吧。”傅安叹了一口气,随后与郭骥聊了几句回京之后的打算,直到亥时才分别各自入睡。
在他们下马后不久,上千骑兵便自发在队伍左右列队,郭镛也翻身下马,走到了傅安、郭骥等人面前,三人相互作揖。
傅安朝着天空作揖,声音中带着尽力压制的哭腔。
上千名骑兵从瓜州的方向奔走而来,隔着老远便挥舞旗语。
总旗官说完了这一切,傅安与郭骥二人面面相觑,不敢相信他们这一去十三年,朝廷居然发生了那么多改变。
“在儿臣看来,此事必须要让帖木儿国给朝廷一个交代,不然儿臣宁愿让郑和帮助黑羊国抗击帖木儿国,将整个西波斯地区都划给黑羊国管理。”
他们很好奇为什么朝廷的石堡会修建到大黑山,故此询问起来。
“自永乐四年开始,朝廷便开始迁徙关西七卫进入甘、肃等州放牧,授予各部头人散阶,好教他们安分守己。”
武英殿内,朱棣拿着那份记录详细的文册,感叹着傅安与郭骥的顽强。
野狐狸小心翼翼的睁开眼睛,却见一道黑黄色的“墙”从西北方向吹来,吓得它连忙刨坑。
傅安询问总旗官,总旗官闻言回礼:“按照路程,消息应该已经送抵瓜州,但大军行军不比塘骑加急,从黑山堡前往瓜州尚有一百二十里。”
好在靖难之役结束的很快,而帖木儿的病逝也给了他们机会。
清晨,一行队伍开始出发,不同的是这次他们许多人都骑上了骆驼,而骆驼背上的水桶则是被留在了黑山堡。
在他面前,三道高矮胖瘦的身影显得尤为突兀。
见状,郭镛也刚好把这几年发生的事情告诉了他们。
“过了这里,不管是往南边走,还是往东南走,都能见到关西七卫之一的罕东卫和沙州卫,不过他们并不是好相与的,时常有劫掠使团的习惯。”
尽管瓜州附近是戈壁,但每年刮大风的时候都会吹来不少黄沙,这些方格可以有效的将黄沙固定,不至于让它们吹入耕田之中。
总旗官见状回礼,并在招呼一声后缓缓退出这混凝土的平房。
在接下来的十日里,郭镛帮傅安他们制作了衣服和官袍,并派军医对他们进行体检。
“孔圣人说,以德报德,以直报怨,而当下便是朝廷以直报怨的时候。”
过去的一个月里,郑和等人带来的消息过于炸裂,即便是朱棣都不由得感叹。
这一件件大事,让朱棣听得热血沸腾,恨不得把郑和换成自己。
翌日一早,总旗官为傅安和郭骥等官员准备了马匹,并派出二十名骑兵参与护送。
很快,他们继续向前方走去,路上忐忑不安,因为他们都知道这一带马匪的厉害。
“去年我们在亦力把里见到了亦力把里国的国主沙迷查干,并且也得知了本雅失里同样在亦力把里国境内的事情。”
郭镛用马鞭指着西南方向,尽管什么都看不到,但见过祁连山的傅安等人纷纷点头表示认可。
“更何况使团虽然放回来了,可我朝使团出使时是一千五百余人,如今只回来九百余人,剩余六百余人中有五百人基本都是死在撒马尔罕。”
“我是礼科都给事中傅安,请转告陛下,我们回来了!”
“肃州以西,不是关西诸卫的辖地吗,为何朝廷会在这里修筑石堡?”
即便只是简单的水煮白菜和白米饭,他们也吃得热泪盈眶,每个人都感觉到了满足。
在傅安他们抵达玉门卫的时候,南京的朱棣与朱高煦也得到了他们返回大明的消息。
“我们见到他时,他年纪不过十四五岁,身边只有百余名护卫他逃亡撒马尔罕的护卫。”
十三年前出发时,傅安他们便经过了瓜州,不过当时瓜州是沙州卫的驻牧地。
阔别国家十三年,面对长着大明面孔的人,他们都抱有善意和珍惜。
见到他们,傅安询问道:“这些是军户吗?”
尽管前往瓜州路上十分安全,关西马匪也在这两年被郭镛清剿干净,但昨日这支队伍吃光了黑山堡的大部分储备,因为这二十余骑兵需要前往瓜州运送新一批的补给前来。
确认他们大部分人都没有问题后,郭镛为他们准备了粮食和淡水,在他们抵达瓜州的第五日为他们送行。
“他是额勒伯克帖木儿之子,也是现如今的元裔。”
靖难之役前的事情他没说,他主要说了永乐元年以后得事情。
在小树外,还有一排排用秸秆制成的小方格,据郭镛所说,这是东宫殿下教导的固沙手段。
“朝廷从三年前就开始迁徙河西之地的百姓,许多回回、鞑鞑都被迁入关中、河南和四川,许多汉户则是被迁往陇西、甘肃等镇。”
“我看朝廷的意思,是准备等日后河西之地的汉户占据多数后,将河西设三司管辖。”
时间一点点过去,从清晨到正午,再从酷热的正午到午后的申时(15点),走在经过清理的官道上,傅安他们也见到了从远方奔驰而来的骑兵队伍。
朱高煦说的斩钉截铁,完全不留余地。
泥泞的道路耽搁了队伍许多时间,花费三天他们才走出了百余里。
无奈,他们继续向着东南出发,在这荒无人烟的地区徒步百余里后,出现在他们前方的便是一座通体黑色的大黑山。
“好……”听到这话,傅安松了一口气,不曾想瓜州距离此地如此之近。
他们衣衫褴褛,骨瘦如柴,每个人都身着粗麻布衣,整支队伍中最值钱的,恐怕就是那百来头驮着水桶的骆驼了。
城池长宽皆一里余,周长五里不足,依托疏勒河建筑而成。
它们就好像城墙,挡住了大部分吹响耕地的风沙。

免费登录后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