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太简单了没意思《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登陆    用户注册    足迹
聚小说 > 书源N >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 第221章 太简单了没意思
字号:   字距:  
主题: 绿

第221章 太简单了没意思

几天后圣旨送到,着太孙全权负责除灭血吸虫行动。
同时到达的还有大批药物,部分医生以及白英团队。
老朋友到来,陈景恪自然要亲自出迎。
只是见面后他简直不敢相信,眼前这个身材瘦弱,弓着背的中年人,会是他认识的白英。
也就只有那一双清明的眼睛,还能看出一点往日的神采。
要知道,三年前白英还是一个身材高大的青壮年。
去年他们也见过,虽然略有些削瘦,但还算硬朗。
这半年多没见,怎么就变成这个样子了?
白英没有注意到他的表情,一见面就大笑着招呼道:
“哈咳咳……陈伴读,劳你亲迎实在愧不敢当。”
陈景恪已经猜到了缘由,心中一酸,道:
“白兄,你这是……”
白英倒是豁达,说道:“没什么,干粗活老的快。倒是陈伴读,风采更胜往昔啊。”
陈景恪叹道:“和白兄一比,我实在惭愧。”
白英正色道:“不一样,我没有别的本事,只有一把子力气。”
“能一展所学造福于百姓,人生无憾矣。”
“你的事情我也知道一些,做的是高屋建瓴之事,非我所能比也。”
“若没有伱,我恐怕还在大运河上摆渡呢。”
陈景恪摇摇头,没有再说什么,拉着白英去见了朱雄英。
朱雄英对白英印象不深,倒是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触,只是询问了淮水水系的事情。
白英回道:“……淮水主干道和重要支流,都已经梳理完毕。”
“剩下的部分,臣也已经留下了治理方略,各地衙门只需依法施行即可。”
“最多三年,淮水水系即可恢复往昔。”
朱雄英夸赞道:“白郎中辛苦了……”
陈景恪也很高兴,淮水水系疏通,受益最大的是谁?
答案是淮北。
前世有本书叫《被牺牲的局部》,是一位大学教授,用自己的学识,在自己能力范围内,为家乡鸣不平。
内容讲的是在古代淮北是如何被朝廷,以大局的名义牺牲的。
从经济、政治、水系、漕运等等方面,综合分析了淮北的困境。
淮北被牺牲的很大一个原因,就是淮水水系遭到破坏,而他的下游就是地上悬湖洪泽湖。
洪泽湖是如何祸害淮北乃至河南南部地区的,前面已经说过,这里不做赘述。
这一世,黄河成功改道,洪泽湖没有机会成为在地上悬湖。
淮水水系全面被疏通,整个淮水流域都会重新焕发生机,这自然也包括淮北地区。
以后朝廷自然不会再轻易牺牲这些地方。
陈景恪穿越以来,做了很多事情。
但总结起来,其实就三件事:
一,发展医学。
二,为百姓解绑。
三,布局让各个地区都能有发展的机会。
迁都、黄河改道、疏通淮水,只是第一步。
后续要做的还有更多,他有的是时间,可以慢慢布局。
总能给各个地区的人民,找到合适的道路。
就在他胡思乱想的时候,场上的对话也接近了尾声。
朱雄英说道:“调你过来的目的,想必你也已经知道了吧?”
白英回道:“臣已经知晓,必竭尽全力配合太孙除虫。”
朱雄英点点头,说道:“如此便好,具体有哪些任务,你和陈伴读商议吧。”
例行接见过众人,他就离开了。
留下白英和陈景恪,商量具体事务。
陈景恪没有急着谈正事,而是先拉着白英检查了一下身体。
果然不出所料,劳累成疾。
“白兄,你应该好好修养一两年,否则恐命不久矣。”
白英也是愣了一下,没想到自己的问题竟然如此严重。
“陈伴读,你可莫要骗我。”
陈景恪正色道:“我从来不拿生命开玩笑,你这是积劳成疾。”
“也就是现在身体强壮,还能抗一抗。”
“若换成四五十岁的人,早已经没了。”
白英脸色微变,他今年也才三十出头正值壮年。
且事业有成,正是大展拳脚的时候,自然不愿意死。
不过迅即就恢复了正常,苦笑道:
“没想到,我这么快就要经历生死难关了。”
然后正色道:“皇恩浩荡,且江南百姓为毒虫困顿千年,我又岂能为了一己之私置身事外……”
陈景恪打断他的话,笑道:“谁说让你置身事外了,这次你来是出谋划策的,具体的工作交给别人去做。”
“你就老老实实的吃药调养,等身体恢复了,朝廷那边还有很多大型水利工程,等着你去做呢。”
一听说有大工程,白英立即就来了精神,追问道:
“大工程?之前重修了黄河淮水,这次不会是准备对长江动手吧?还是说准备复通济水?”
对长江动手?复通济水?您是真敢想。
陈景恪说道:“济水都干涸近千年了,复通得不偿失。”
“现在告诉你也没什么了,迁都之后朝廷准备复通隋唐大运河。”
白英恍然大悟,说道:“是了是了,复通隋唐运河,不论南北,往来洛阳都能节约数百里路。”
不过他神色里也难掩失望之色。
复通隋唐运河虽然也算是大工程,可有前人留下的经验在,对他来说技术含量实在太低了。
他更想要做前人未做过的事情。
而且相较于自己,他心中也为自己的老家山东感到遗憾。
漕运代表的就是财富。
京杭大运河从山东腹地穿过,沿途地区经济发展的都很不错。
这也是黄河夺淮入海之后,山东依然能保留一定生机的缘由。
而恢复隋唐大运河,山东段基本就废了。
沿途的地区,恐怕以后不会再有这样的好日子了。
不过还好,黄河回归故道,算是有得有失吧。
陈景恪岂能看不出他的想法,心下暗笑不已,技术大牛都有这样的脾气。
“很失望?那如果我说,在复通隋唐大运河之后,还要保持山东河段的漕运能力呢?”
闻言,白英的眼睛顿时就亮了起来,说道:
“我就知道,你的计划不会如此简单。”
但随即他的眉头又皱了起来:“黄河水流量有限,恐怕无法支撑两段河道。”
陈景恪说道:“我对水利所知不多,只能给你两个提议。”

免费登录后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