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如果……万一呢。《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登陆    用户注册    足迹
聚小说 > 书源N >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 第125章 如果……万一呢。
字号:   字距:  
主题: 绿

第125章 如果……万一呢。

“大明现在正处在新一轮温寒变的过渡期……”
“气温比之隋唐时期已经凉了许多……”
“随着时间流逝,最多不过百年,将会彻底进入寒冷期。”
“汉朝时期的极端天气就会频频出现……”
“陛下可以找人翻找一下史书,定然可以从蛛丝马迹里,看出这种变化。”
朱元璋的表情前所未有的凝重。
他自然不会如此轻易,就相信陈景恪的话。
可陈景恪一直以来的表现,也让他不敢无视。
如果这一切都是真的……
那大明的运气也不好啊。
陈景恪严肃的道:“但大明面临的局势,比汉朝还要恶劣无数倍。”
“我们的人口比汉朝时更多,负担也就更大。”
“汉朝时期因为王景的治理,黄河水患还没有那么严重。”
“所以,臣以为有些事情,必须提前布局。”
朱雄英也是一脸凝重,他已经彻底相信了陈景恪的话。
或者说,他压根就没有怀疑过是假的。
朱元璋久久不语,感情上他比较倾向于相信陈景恪的推理。
可理智告诉他,证据还不够。
主要是周期太短了,很难说是周期变化,还是异常气候。
陈景恪也知道自己的证据不足,但没办法啊,他总不能说自己是穿越者吧?
华夏历史确实足够长,可秦朝时期那几场大变故,几乎将先秦史书毁灭的七七八八。
他只能拿汉朝之后的史书记载当证据。
咦,不对,好像还有个东西可以作为证据。
他连忙补充道:“陛下,还有一件事情,可以用来佐证温寒变,且可以查到先秦时期的相关记录。”
朱元璋问道:“哦,何事?”
陈景恪说道:“犀牛和大象……这两种动物,喜欢生活在温度高的地区……”
“陛下可以翻一下史书,汉朝时期中原地区,关于大象的记载就比较少。”
“这是因为寒冷期,大象和犀牛南迁了。”
“隋唐时期温暖期到来,大象和犀牛再次北上。”
“在关中乃至山东河南地区,都发现过野生的犀牛和大象。”
“宋朝关于大象犀牛的记载更多,淮水流域生活着大批的野生象群和犀牛。”
“现在,犀牛和大象的活动区域,已经南迁到了荆襄一带。”
“而且随着气候变冷,还会进一步南迁,最终退缩到云南一带。”
“陛下可以查找先秦的史料,看看哪个时期关于大象犀牛的记载很多,大概率就是温暖期。”
“鲜有这两种动物的记载,就说明是寒冷期……”
“如果我没猜错,这种突然变少和突然增多,间隔的时间应该在三百到五百年之间。”
虽然寒冷期到来,并不是所有大象和犀牛都能迁走。
但残留的那些,用不了多久就会被杀光。
所以,寒冷期中原王朝对这两种生物的记载,相对比少上许多。
朱元璋脑海里顿时浮出一篇文章,《孟子·滕文公》:
周公相武王诛纣,伐奄三年讨其君,驱飞廉于海隅而戮之,灭国者五十,驱虎、豹、犀、象而远之,天下大悦。
这说明,当时中原地区生活有虎豹和犀牛大象的。
而且定然是数量很多,百姓饱受其害。
否则不会因为驱赶,就‘天下大悦’。

免费登录后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