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百姓眼中非良法《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登陆    用户注册    足迹
聚小说 > 书源N >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 第122章 百姓眼中非良法
字号:   字距:  
主题: 绿

第122章 百姓眼中非良法

“承惠,三百六十五文……客官您是用宝钞还是铜钱?”掌柜的客气的道。
朱雄英拿出一张五百文的宝钞:“宝钞,原价是吧?”
看到宝钞,掌柜的脸上笑容又灿烂了几分,忙不迭的道:
“原价原价,面额是多少,我们就按照多少计算。”
朱雄英满意的点点头,将宝钞拍在桌子上:“好,找钱吧。”
掌柜的似乎怕他反悔,抢夺似的把宝钞收起来,快速拿出一串铜钱:
“给您一百三十五文,您收好……”
一同递过来的,还有一个包装好的小木匣,里面装的是那支金钗。
朱雄英皱眉道:“这么多铜钱,没有百文宝钞吗?”
掌柜的陪笑道:“哎呦您海涵,我们这里还真没有百文宝钞。”
朱雄英不乐意的道:“可是方才我明明看到,抽屉里有很多宝钞。”
掌柜的面色不变:“客官您肯定看错了,我们这里真的没有百文宝钞了。”
朱雄英摇摇头,也没有再说什么,收起铜钱和金钗就离开了。
陈景恪和徐允恭紧随其后。
走到一处人少的地方,朱雄英高兴的道:
“你们看到了吗,现在各家店铺都收宝钞了,还是原价,皇爷爷的新政生效了。”
陈景恪摇摇头道:“那是因为盐商在大肆收购,若盐商停止收购,宝钞的价格马上就会降下来。”
“到时再想用宝钞购物,恐怕那个掌柜就是另外一副嘴脸了。”
徐允恭也颔首道:“盐商们为了争抢宝钞,已经将价格提高了面额的一成。”
“那五百文宝钞,他转手一卖就是五百五十文。”
“所以你刚才问他要一百文的宝钞,他才会假装没有。”
朱雄英的兴奋劲儿消失了,叹道:“你们两个,就不能让我高兴一会儿吗。”
“哈哈。”两人都笑了起来。
陈景恪安慰道:“不过新政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百姓对宝钞的看法。”
“等新宝钞发行,将能更快速的建立信任。”
朱雄英点点头,随即又疑惑的道:“为何不趁现在,百姓最信任宝钞的时候发行新钞,而是等到三个月后呢?”
徐允恭也不解的看向他,此事金钞局的人也大多都很疑惑。
陈景恪解释道:“如果现在发行新钞,是否允许盐商用新钞购买食盐?”
“如果允许,那发行新钞将没有任何意义。”
“如果不允许,盐商就只会收购旧钞,不会收购新钞,百姓会怎么看待新钞?”
朱雄英两人略微一思索,顿时就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盐商甚至溢价收购宝钞,若是允许用新钞购买食盐,多少都不够他们收的。
发行新钞也就没了任何意义。
若是不允许,那盐商只收旧钞不收新钞,两相对比,百姓就会认为新钞不行。
提前发行,只会起到反作用。
等两人都想清楚其中的道理,陈景恪继续说道:
“三个月后发行新钞,恰好赶上征收夏税,百姓可以直接用新钞交税。”
“只要朝廷按照面额,回收百姓手中的新钞,就可以初步建立信誉。”
“再有朝廷修建的仓库做配合,新钞就能正常流转起来……”
“一旦百姓习惯使用宝钞,信誉自然而然的就建立了。”

免费登录后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