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千三百四十二章 天有几重?《神秘让我强大》
登陆    用户注册    足迹
聚小说 > 书源N > 神秘让我强大 > 第二千三百四十二章 天有几重?
字号:   字距:  
主题: 绿

第二千三百四十二章 天有几重?

其他秀才们也纷纷叫嚷着:
“这不可能!”
“人就是他杀的!”
“绝对是这样的。”
“谁在信口磁黄,你们敢违背圣人的法旨?”文举人一听,勃然大怒。
这不是在砸他的饭碗吗?
竟然敢质疑圣人的话!
他可是靠这座庙供养的。
这就等于有人说庙里的菩萨不灵,而且还在撒谎。
是个和尚就不能忍。
除非他是道士。
众秀才顿时沉默了。
而在这时,文举人冷冷道:“好了,都回去吧,事情已经出来了,这个秀才是无辜的。”
钱秀才很生气,但他又知道,事情不能更改。
圣人都发言了。
你还敢反对?
你是觉得功名戴得太久了?
即便是皇帝,在圣人面前都要低头。
年年上香。
为此皇上自然有不满意的。
但是不满也得跪着。
不然,你就要落水、拉肚子、感冒……
而且死后不得封神。
这就是圣人的威力。
闻人升微微一笑。
“圣人果然睿智,明眼万里。”
他这是讽刺。
自己只是稍稍修改一下记忆,就让圣人做出了错误判断。
不过如此罢了。
当然了,如果圣人能多看几个相关人的记忆,大概就能推断出真相。
但是,但是,一个人记忆30两,要看几个人的才够?
而且圣人也不是能天天打扰的。
所以都是问一下核心问题。
然后就结束了。
随后闻人升返回。
钱秀才等人悻悻地离开。
离开前,有秀才转头道:“赵秀才,你别得意,这次是你运气好!”
“识相的,赶紧把何家千金让出来,给钱公子当个小,你还能落个五十两。”
“不识相的,你等着今年的考核!”
闻人升看看那人。
突然上前,就是一脚踹去。
直接将那秀才踹出去三米远
虽然神秘之种撬不动这个世界的太多规则,但是增强身体还是能做到的。
当然只能增强到秀才的极限。
也就是八倍于常人体质。
有功名的人,就可以修习功法,君子六艺,其中功夫也很重要。
秀才要佩剑。
可惜这一切好处,都改变不了封闭带来的自我禁锢。
“敢侮辱我,你长了几个嘴巴?”闻人升冷笑道。
“你,你敢打人!”那秀才躺在地上,直接哀嚎,根本起不来身。
旁边几个秀才立刻过去将他扶起。
其他人也顿时愤怒起来。
“打的就是你。”闻人升再次逼迫过去。
众人顿时吓得连连后退。
这些家伙,光靠着自己功名、与官府的关系、背景来压迫别人,哪里还有古代秀才的风范?
持剑杀敌,想也别想。
“你等着!”钱秀才带头逃跑。
“等着你们!”
闻人升不屑一顾。
一时间,他觉得自己又回到了青春时代。
有人欺负自己就反抗。
不想那么多,也不瞻前顾后。
或许人年纪大了,想得就多了。
现在看看,年轻真好。
不过,话说回来,他一直都是18岁啊。
比年轻人还要年轻,嗯,那就没事了。
随后他一路回家。
然后那个自行车秀才,则是一路跟着他。
“看来是我输掉了,不过直觉告诉我,你没有那么简单,这样也好,正好合作制作自行兽。”
随后两人就开始在家忙碌起来。
主要是解决木质不够坚固,只能在城里的石板路上骑行。
一旦到了乡下泥泞路,就会出现大问题。
这木头很容易散架。
毕竟它不像两轮车,基座宽大,稳固性好,可以用更多木料来维持平衡和坚固。
它的设计就是违背平衡的。
“要改成钢管,”闻人升提出建议,“那样做自然是昂贵的,所以说可以换成坚韧的竹管。”
“竹子?”自行车秀才疑惑道。
“是的,竹子便宜还容易生长,而且还不容易腐烂,另外比较轻。”
“车架由竹子制成,包括上管、下管、座管、后上叉和后下叉……”
听着听着,自行车秀才两眼放光。
“这,这也太厉害了。”
“就是这轮子怎么解决?”
“轮子还是用竹子弯曲制造,这样的话节省成本,整体造价不会超过五钱银子,主要是人力成本。”
“而人力最不值钱。”闻人升摇头道。
对方听得很是激动。
如果只有五钱,那么即便只能用半年,相信也有人买。
主要是那些送货的,送吃食给大户人家的,需要用这东西。
一来用马车太昂贵。
用牛车太缓慢。
但速度慢了又会菜凉。
其实古代早就有外卖了。
就是给大户人家包月送餐。
或者是给衙门中人定期送。
县城自然是支撑不起来。
但是府城,省城,乃至京城,是大有市场的。
那里的市民阶层,对这东西的需求很大。
因为对这自行车的需求也很大。
很多人就是因为缺少便利的交通工具,不得不每天浪费几个时辰在路上。
有了它,就可以多赚钱。
五钱银子卖上一两。
一两的话,大城市的人,用上一年多,节省的时间就能赚回2两到3两。
自行车秀才很高兴。
他这才自我介绍道:“我姓高,叫高要。”
“赵,赵前。”闻人升说了说本身的名字。
“好,咱们合作愉快,一人一半,投入股份,最后平分。”高要兴奋道。
闻人升摇头道:“若是这样做,用不了半年,生意就被人抢走了。”
高要这才从兴奋中冷静下来。
是啊,别的不说,文举人会第一个来抢。
闻人升微微摇头。
封建社会的官吏们,又凶狠又愚蠢。
他们哪里懂得什么是生产渠道,销售链条,经济循环?
他们只知道设卡收钱,和卖敲诈。
往往商人们千辛万苦搞出一条商道,然后与民也有利。
但最后却不得不献给官吏。
而官吏自有其短视性,随意榨取,一年节假,都是借口。
即便是红楼中的荣宁两府,都避免不了夏太监动辄千两百两的敲诈,恨恨地说这起祟,如何了结。
何况是别的小民之家?
就这样的恶劣环境,如何诞生出开化文明的商业环境,如何诞生出各种发明创造,如何诞生出保护商业的体系?
不存在的。
即便文圣人,他能明辨是非。
但问题是他的庙宇要依靠举人进士们的维护。
小民想要找他做主,也找不到头上去。

免费登录后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