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千二百一十七章 物理学没了与回家继承家业《神秘让我强大》
登陆    用户注册    足迹
聚小说 > 书源N > 神秘让我强大 > 第二千二百一十七章 物理学没了与回家继承家业
字号:   字距:  
主题: 绿

第二千二百一十七章 物理学没了与回家继承家业

很快上级医院就将该操作方法广泛推广。
当然他们也是担心自己只是碰巧。
毕竟这年代,还是有不少精英人士的。
他们同样精通物理学,知道X射线的相关原理。
毕竟它已经发现很长时间了。
更加不用说有一批蘑菇物理学家就是研究这个现象,和X射线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他们看到了相关报告后,都感觉很是疑惑。
然而照片、报告、还有亲身的试验,都让他们不得不感叹。
一位在国际上也是很有名的物理学家叹气道:“这是对物理学的新一轮颠覆!”
这个说法,然后就被发表出来。
后面还有许多著名的医院,都按照这个操作说明书上写的内容。
去亲自一一操作,想要验证它是假的。
然而再著名的医院,再厉害的权威,只要按照操作说明,都会得到相同的结果。
这毫无疑问,就是铁证,就是科学。
能够重复的实验现象,那就可以轻易打破最坚固,最完美的理论。
无论那个理论在之前有多么逻辑自洽,公式有多么优美,多么符合人们的想法。
都要输给现实的实验现象。
只是在有人自然而然地询问到底是谁做出这一重大发现时,区院长在经过讨论之后,最后决定**上报。
就是说在**研究该X光机时,共同做出的这一发现。
最后发现人足足写了一百多人……
要知道这种现象的发现,绝对不亚于X射线的发现。
甚至完全可以说比它更加具有颠覆性和破坏力。
拿十个诺奖也是足够的。
因为发现很多物理现象的人都得到了诺奖。
赵涵名列不多不少,正好83名。
毕竟他只是刚刚进入医院,刚刚转正的学生。
赵涵一开始还有点不甘心。
但后来转念一想,自己是来度假的啊。
如果搞得太出名,那还怎么休假?
对了,这就是老师对自己的磨练。
让自己消去名利心,嗯,就是这样。
肯定是这样的。
赵涵自我脑补成功后,感觉能够心平气和地接收这一现实。
对她来说这样倒挺好的。
因为她也不想出名。
总而言之,一切正常。
只是忍一时越忍越火,退一步越想越气。
感觉不能李姐。
明明自己一个人做出的发现,却要弄出一百多人来。
算了,回家睡觉。
赵涵开摆……
而这个操作说明的发布,立刻颠覆了整个医学界,应该是整个物理学界。
相关操作说明立刻被传播到海外。
就像很多发现一样。
都是会向海外发布的。
而这一操作手段,复制起来太容易了。
而海外拥有X光机的医院可以说是遍地都是,这又不是什么高价设备。
而这一实验可以说复现出来太容易了,简直可以说是经典能够重现的物理学实验了。
能直接纳入教科书来讲。
“物理学被颠覆了!”
“物理学不存在了!”
“魔术一样的手工技巧,就可以改变物理定理!”
和相对平和的大夏不同,在殴洲,在麦国,骇人听闻的版面一个接一个出现。
没有办法,之前的常识,X射线只对骨骼成相效果比较好,对软组织成相效果差,这是物理原理所决定的。
那就是软组织和骨骼的密度不同,对X射线的吸收率大为不同。
骨骼密度高,X光线透射不过去,被吸收的多,而周围软组织能透射过去,与周围的软组织区分很明显。
这就是X射线的自身特性。
X光透过各种物体的本领各不相同。而对于由轻原子组成的物质,例如肌肉,X光透过时仿佛可见光穿过透明体因此减弱很少。
而对于由重原子组成的物质,X光就不可以透过,几乎所有都被它“吸收”了。
骨骼对X光的吸收比肌肉大得多。
所以在透视人体时,在荧光屏上就会留下骨骼的黑影。
好比将筷子放进水中一样,因为筷子反光,或者说让光不能透射过去,一眼看到筷子的问题。
而将玻璃放进水中,玻璃和水基本上区分不开,因为玻璃也能透光。
要等到21世纪之后,出现新技术后,才能利用X射线也可以对软组织做出有效区分。
但那是另外一种技术和设备。
而现在只要利用大夏发现的这一操作新手法,即便是同样的设备,同样的X射线,X射线竟然离奇地改变了特性。
即便是肌肉组织,轻原子之间,也会因为微小的差别,产生巨大的透射差距。
就好比那些肌肉一下子都变成了层次不同的骨骼一样。
这又好比,X射线似乎在跟随人的心意在变化特性一般。
这还能不颠覆吗?
上一个量子力学的观察者效应,已经引发了很多伪理论,很多心灵学派了。
那个好歹还局限在微观世界。
现在可好,这个更加直观。
…………
与此同时。
老殴洲。
一处知名物理实验室内。
一位知名物理学家正在批改着一份论文。
这份论文写得相当有开创性,他正准备推荐给某个委员会。
相信这会是他学生走上开创之路的开始。
兴许他会成为第二个玻尔,或者卢瑟福,也说不定。
手下出现一堆物理学家。
只是刚刚改到一半,论文的作者,他那个冒失的学生,匆匆闯了进来。
和以前一样,门也没有敲。
“鲁尔老师,鲁尔老师,我,我要转专业了。”
“哦,是的,你是马上就可以毕业了。”
“不,老师您听错了,我是说我不学物理了,我要改学金融,回家继承我父亲20亿的资产了。”那学生低头道。
“什么?”那物理学家一下子跳了起来。
比学生还冒失。
50来岁的老头子,抓住30来岁的学生肩膀。
“你知道不知道,比尔,你是一个天才,物理学的天才,你将是第二个爱因斯坦!”
呃,人家25岁已经发表了足以得到诺贝尔奖的论文。
而我都32岁了。
学生已经不吃大饼了。
以前这老师喂得太多,有点撑。
“真的,你刚刚这篇论文足以发到自然和科学上面了,而且足以让你拿到博士学位了。”
“你就在这里放弃了?”

免费登录后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