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千一百一十章 驱离红毛《神秘让我强大》
登陆    用户注册    足迹
聚小说 > 书源N > 神秘让我强大 > 第二千一百一十章 驱离红毛
字号:   字距:  
主题: 绿

第二千一百一十章 驱离红毛

此时此刻,红毛最大的一艘盖伦船上。
船长乔斯维特,正用千里镜看着远处出击的明军水师。
“一群小船,船小炮少,船板也不坚固,几炮就能摧毁了。”他傲慢地说道。
“大人说的对,这些该死的明朝水师,竟然不知道谁强谁弱,他们很快就会知道大人的厉害!”一个通译在那里卑躬屈膝地说着。
“哼,先给他们发送旗语,告诉他们,如果他们肯答应我们自由贸易,将当前的港口作为一个自由贸易港口,我们就退兵,否则的话,我们就会打破他们的舰队,将他们都送进海底喂鲨鱼!”船长傲慢道。
“是。”大副回答道。
立刻派人去打旗语。
这边看到了那里的旗语,然而没有一个人看懂。
闻人升自然是看懂了。
毕竟他经常在学习。
这个世界的知识能找到的都在学。
“他们在说什么?”总兵周明奇怪道。
“他们在说,必须让我们答应他们,给他们一个自由贸易的港口。”闻人升说道。
“岂有此理,朝廷对外贸易自有法度,岂有他们自专之理?”周明顿时勃然大怒。
这就是双方的分歧所在。
其实这个时候的西洋人看待大明,还是看待一个庞然大物。
即便是澳*一地,也是靠着蒙骗和贿赂得来,而且还要时常讨好当地官吏,要做很多事。
是慢慢地才建立起炮台,建立起自己的统治。
但大明仍然有着所有权。
他们最想要的就是自由贸易,自由买卖。
然而对外贸易一向是朝廷控制藩国的手段,以朝贡贸易为主。
很多小国往往一年选择几次朝贡,导致朝廷亏本太大,不得不限制次数。
朝贡就是大明吃亏,用来约束和安抚藩国的。
为什么不开放自由贸易?
一是担心内外勾结,造成内部不稳。
二是担心西洋人擅自进入大明内部,导致内部动荡。
三就是大海商们的暗中阻止。
如果朝廷选择自由贸易了,那他们那些大海商还怎么靠着垄断对外贸易,赚取高额利润?
所以他们也有动力推动朝廷禁海禁商贸。
闻人升没与总兵周明解释,他知道人的思想是难以改变的。
尤其是这些成年人。
而他现在也不能用先进理念去解决这事。
所以他必须找一些现有的思想来解决。
“子曰,有朋之远方来,不亦乐乎?为何朝廷不欢迎红毛人?”闻人升反问道。
“那自然是红毛人来我们这里,多作奸犯科,勾结倭寇,劫掠海边,甚至屡屡生事。”周明不加思索道。
闻人升点点头。
对方说的这些,都不是假的。
这年头的海商,就是弱为商人,强为海盗。
他们来到大明海岸边,看着富庶的村庄,能不生出强掳之心?
不可能的,老老实实地交钱贸易,那是在大港口。
如果在海边停泊,上岸之后,指望那些憋得发狂的水手们不去强掳,那是不可能的。
而这恰恰给封建官僚们制造了太多难题。
还不如一禁了之。
反正大明本来就有海禁的祖宗之法。
只是到了现在,只停留在官方口头上的禁止,根本没人能真正落实下去。
各地大海商纷纷自己备货,与红毛人贸易。
但红毛人并没满足这种有中间商的贸易模式。
利润会被狠狠刮掉一大部分。
比如生丝就是如此。
直接去采购80两银子一担,要是通过海商的手,就要两,但转卖到岛国,能够达到280两。
这样的利润,谁能不眼红?
要知道从大明到岛国也没有太远。
只要备好货物,打通关节,这生丝就是白捡的钱啊。
为什么需求这样高?
因为丝绸是上等人穿的。上等人集中了大量财富,衣服又是需要经常更换的。
而且上等人们不会穿旧衣服,穷奢极欲是和平时的常态。
有着大量金银,衣食住行中,就是衣服消耗最频繁。
其他几样都是有很多限制的。
这也是为什么工业革命首先爆发在纺织业中,这是一样的道理。
一个富贵人家可以每年换新衣服,一年换一百一千件。
有的富家女子,光衣服就装满几个屋子。
而吃饭却不可能吃这么多,而且食物也不方便长途转运。
至于住所,也是一次修建好,就很少再建造了。
行走,很多人就在一个地方一辈子不动弹。
可以说封建社会,只有衣服才是需求没有上限的一种产品。
生产多少,只要符合了贵族的口味,都能给你买走。
穷奢极欲,就是一个写实。
比方一个贵族,上厕所前是一套,上厕所后又是一套。
上厕所后就将内衣直接扔了,给下人们穿,自己彻底换一套新的。
这样下来,一年上700次厕所,就要换700套新内.衣。
夸张?
并不夸张,看看曹雪芹描写的自己家生活,吃一顿饭要吃2000两银子。
就知道穿这些衣服根本不算什么。
富贵人家的女子,不会穿旧衣服,去年,上个季节的衣服,绝对不能带到下一年度来。
不然的话,就是你家世衰落了。
反正是处在上升期的大小家族,盛时的家族,都要穿新衣。
这才是为何德川幕府时期,岛国对生丝如此渴求的缘故。
上等丝是络绎不绝。
这时,闻人升继续说道:“打败红毛人一时容易,想要打败一世难,就好比草原之虏,因为他们冬季贫寒,他们如果不想饿死,就要南下强掳。而他们这些年不强掳,是因为开了大量马市,大量草原北虏不需要强掳也能靠牛羊马匹换取足够过冬的食物,久而久之,他们就陷入了一种对比,只要交换就能活下去,去强掳还会被打死。”
“当然肯定还是有人要强掳的,那么我们就不停打死强掳的,留下的只有交易的。这样交易者就会活下去来,强掳者就会死去。”
“如此剩下的就是愿意交易的人。”
闻人升这样说道。
周明若有所思。
这不是什么新思想。
而是早就有人总结过的。
想要开草原太平,不能离开贸易。
但贸易的本质是要赚钱。
如果朝廷不赚钱,那是坚持不下去的。

免费登录后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