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明以洞察,哲以保身《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
登陆    用户注册    足迹
聚小说 > 书源N > 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 > 第三十一章 明以洞察,哲以保身
字号:   字距:  
主题: 绿

第三十一章 明以洞察,哲以保身

诸葛瑾身穿燕居便服,心事重重的写下几个大字:
——葛生蒙楚,蔹蔓于野。
——葛生蒙棘,蔹蔓于域。
初来江陵的儿子诸葛恪在他的身边评价,“葛藤生长覆丛棘,蔹草蔓延在坟地…父亲吟的是《诗经·国风》中‘葛生’一篇,只是,父亲不是不喜欢这等‘兴、比、赋’兼而有之的文章么?”
诸葛瑾笑着摇头,“葛藤里才能长出黄荆,荒凉的坟茔才能长出野葡萄,多好的‘赋、比、兴’,可虎父无犬子,怎么…这关公的儿子就长歪了呢?”
提及这个,诸葛恪就懂了,父亲写下的这一篇“葛生”是与近来江陵城大街小巷,人人茶闲饭余的谈论的话题有关。
已经两天了…关羽第四子关麟关云旗公然对抗关公,于众目睽睽,大庭广众之下提出要父亲下“罪己书”!
这等消息,在古代不可谓不劲爆。
俨然,已经成为了整个江陵城坊间的谈资,无数吃瓜百姓翘首以盼着事态的发展。
诸葛恪感慨道:“为人子者,纵是聪明机智,却也不能在父亲面前,骄矜自负!可…”
诸葛恪顿了一下,继续道:“可离谱的是这关麟如此不孝,关羽却并未责罚,这点,孩儿看不懂了。”
在江东,诸葛恪被人称作“神童”,聪明机敏。
与顾谭、张休等人常伴孙权的长公子孙登一道学习,算是世子从小到大的伴读了。
许多时候,世子孙登疑惑的问题,还是这位诸葛恪为他指点迷津。
此番在江陵等候父亲,是特地出江东,跟随父亲见见世面。
倒是没曾想,还真的开了眼界。
刚到江陵,就听说关麟与其父关羽在大庭广众、军营校场之中针锋相对,这股子傲劲儿,就连诸葛恪听闻都直觉得不可思议。

免费登录后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