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诡异《红楼御猫》
登陆    用户注册    足迹
聚小说 > 书源N > 红楼御猫 > 第393章 诡异
字号:   字距:  
主题: 绿

第393章 诡异

宣府的情况朝中知晓的人不多,除了二圣与内阁、五军都督府的几位大佬外,哪怕贾琏已经秘密抵达宣府城,将里面的将官全部吊起来挂在城门楼子上了,京城都没几个人知道。
朝廷的运转不会因为一个宣府有什么太大的变化,除却小朝会的频率高了些,一切都是按部就班。
直到贾琏的密奏送至皇帝的龙案上,内阁的几位阁臣与五军都督府的将帅才开始牙疼起来。
因为贾琮这小子又闯祸了,祸不多,但真让他们牙疼……
宣府城中对抗贾琏封城整肃意志的人中,数量上是鞑靼人最多,但最喜欢搞事的却是百十来名高丽的所谓商客。
闹了数日后,贾琮心烦了,直接派人以对抗钦差,不遵圣旨的罪名,把跳的最欢四处挑拨的一百三十二名高丽人砍了脑瓜子,挂在来宣府城的四门上。
只这一招,宣府城立马安静了。
但与之而来的就是高丽那边的反应,高丽驻宣府的贸易使臣提出了抗议,贾琮置之不理,人家一怒之下往东边去信了,想来用不了多久,高丽国的国书就该送到京城了。
大夏自是不怕小小的高丽国,但这事吧,贾琮干的太粗糙。
人家高丽怎么说也是大夏“恭顺”的藩属国,这一百来人也是名义上的商客。
闹事的明明是鞑靼人最多,凭什么只砍棒子的脑瓜子?大夏这是欺软怕硬?
朝廷如今正推行新法呢,内部事务还没理顺,南边也才刚刚打下来。若是这个时候东边再出现战事,朝廷还真有点力不从心。
至少财政压力有点大了,要是能拖到明年夏天就好了。
有钱、有人、有火力的大夏,平推高丽易如反掌。
就是这个时间点有点尴尬……
皇帝这会真觉得牙疼,贾琮砍脑瓜子威慑不臣的手段他很喜欢,就是这频率有点太高了……
“诸位爱卿说说,咱们该如何应对?”
兵事上内阁的发言权明显不敌五军都督府的将帅,军方第一大佬英国公张岳自然是率先开口。
是挺麻烦的,但老公爷却不以为意。
只见老公爷面上颇为轻松,意味深长的说道:“老臣若是没有记错,之前朝廷的钦差去高丽宣旨,让他们自决撤藩设郡之事,拖了不短的时间来吧。正好,咱们不妨借此试探试探他们的打算。”
哈?
武将这边还好,内阁几位阁臣一时间都没反应过来。
周炯手中的茶盏都抖了一下,要不是宣府的情况的确是突发的,他都怀疑张岳跟贾琮之前就串通好了,这是故意挑起边衅,好给武勋这边送功劳。
又要打仗?
“张公,户部只剩一千万两不到的存银了,咱们还要预备好支援安北、西域、南疆,还要防备西夷,造船、火器,每一项都要耗费大量的银子……”
这倒不是周炯因为文武之争提出反对的意见,在军政大事上,如今的内阁与五军都督府还是很团结的。
他说的这个是真实情况,朝廷如今还真有些捉襟见肘,特别是海外还有极可能出现的外敌,朝廷不得不防。
张岳微微一笑,点头道:“阁老说的在理,不过阁老似乎忘了,朝廷可不只有户部一个银库。”
经过这么一提醒,周炯等人也明悟了,一个个都将目光转向来懵逼的皇帝。
皇帝老爷只觉得牙更疼了,委屈的指着殿中的文武,悲愤道:“你……你们……又想打朕的秋风!”
……
宣府城终于安静了。
城中的军民对于挂在四座城门楼子上的脑瓜早已习以为常,除了那两名跳脚的高丽贸易使臣,就连之前跳的挺欢的鞑靼人都闭上了嘴。
与大夏其余官员不同,贾家人没几个真正的仁善人,砍起人来一点心理负担都没有。
何况还是棒子!
贾琏梳理完城外的卫所后,快马赶回了宣府城。
一进屋子就揪住贾琮的脖颈好一顿批:“没事你砍高丽人做什么?别忘了那是太祖所定的不征之一,便是圣人当初被高丽恶心坏了,都没有出兵征伐。挑起边衅,你是觉得小日子过得安逸,想找找刺激?”
被揪着脖颈的贾琮缩了缩脖子,将早就准备好的东西举起来:“呐,二哥先看看这个?”
贾琏顺着看了一眼,当即就松开手,抢过那张纸皱眉细阅。
竟然是高丽人与鞑靼勾结,意欲图谋辽东的情报。
这份情报的来源很奇葩,是城中的鞑靼一位商客提供的。
“瓦剌与琉球并入大夏,如今南疆也打下来了。高丽感受到了朝廷的威胁,鞑靼也是差不多。这两家可不想当凤尾,非要做他们的鸡头,早就在宣府暗中勾结,互通有无,打算在今冬借朝廷的主要精力还在南疆的时机,突袭辽东。”
贾琮又将桌上的一沓纸递了过去,解释道:“鞑靼与高丽不同,高丽是典型的中央集权,鞑靼却有大大小小的部落。鞑靼汗骨碌一心想着对抗大夏保全他的权力与荣华富贵,可其他部落的头领就不这么想了……”
这事还是很简单的,骨碌一心想当他的鞑靼大汗,不想头顶真多出一个爹来。
鞑靼的其他部落头领却在与大夏的互市中,享受到了与天朝互市的巨大利益。
庞大的天朝市场,让草原的牧民们用羊毛、牛羊肉换取来充足的粮食、盐巴,珍贵的铁器、丝绸、茶叶等等。
再加上瓦剌并入大夏后迸发的勃勃生机,让这些一直被汗帐压榨的部落头领看到了新的道路。
那就是结好天朝,甚至是如同瓦剌一样,正式并入大夏。
反正都是当儿子,给谁当不是当?
天朝还能给他们带来巨大的利益,让他们享受精致富足的生活,跟着骨碌有什么用?挨饿受冻送人头吗?
等他们察觉到汗帐与高丽人的往来后,最靠近天朝的几个部落心思就活了起来,之后也就有了暗中给贾琮送情报的事。
恰巧这个时候贾琮被宣府城中鞑子、棒子闹的头疼,一怒之下就开始了砍脑瓜。
为了防止不小心砍错了人,把心向天朝的那几个鞑靼部落之人砍了,所幸一股脑将棒子一锅烩了吧。
还别说,这一刀砍下去,整个宣府都清净了不少。
在贾琏没回来这几天,贾琮的人已经跟意欲投诚的几个部落联系上了。

免费登录后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