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师出有名《大明话事人》
登陆    用户注册    足迹
聚小说 > 书源N > 大明话事人 > 第266章 师出有名
字号:   字距:  
主题: 绿

第266章 师出有名

虽然徐渭徐文长现在是一个老年精神病人,虽然他是一个差点死在牢里的杀妻凶手,但实在是一个很全面的天才。
但这样一个天纵之才,简直像是中了诅咒一样,一生遭遇却很少有顺遂的时候。
从家庭到事业,从幼年到老年,简直一辈子都是大逆风。所以很多人都挺能理解,为什么徐文长会犯上精神病。
家庭和功名就先不说了,就拿文学事业来说,徐文长是一直被排斥在主流之外的。
可以说在当今主流文坛,是没有徐文长这个人的位置和名号的,这一切都要归功于文坛盟主王世贞对徐文长的全力压制。
反正徐文长和复古派之间的恩怨,二十多年前就开始了。
徐文长骂复古派文学如同鸟语,复古派骂徐文长文学粗鄙陋俗。
在复古派持续二十多年的封杀之下,如今徐渭徐文长的名气很奇特。
前辈级人物都知道这个人,但年轻后生却不怎么了解;文坛大佬都知道这个人,但普通读书人却所知不多。
总而言之,如今文坛对徐文长确实不公,徐文长不应该连个名号都没有。
当然,林大官人并不在意谁对谁错,他只想高举正义和公道的大旗。谁能让他举起大旗,他就支持谁!
在苏州举起了戚少保的大旗,在南京举起了海瑞的大旗,效果都不错。
今天在京师,就要举起徐文长的大旗,将自己的文学声望拓展到北方京师!
但是听到林泰来说要为徐文长讨个公道,赵用贤像是听到了天大的笑话,忍不住“哈哈”大笑了几声。
然后又居高临下的问道:“你要讨什么公道?”
这里复古派的大佬级人物有三个,最大的张佳胤,以及石星和赵用贤。
林泰来对历史上的张佳胤印象还不错,这是个在地方干了很多实事,纯凭过人业绩,从地方官一步步升到兵部尚书的。
跟王世贞、赵用贤这些只会务虚的文坛大佬还不太一样,值得尊敬。
但林泰来不喜欢赵用贤,所以就指着赵用贤,慷慨激昂的回答说:
“我看到,你这样的人都比徐文长先生过得滋润,这就是天道不公,世道不平!
我对此感到很愤怒,有感而发,写了一首诗悼念徐文长!”
有人诧异的问道:“等等!徐文长虽然年老多病半截入土了,但不是还在活着吗?你悼念什么?”
“啊,这”林大官人真是说顺嘴了,导致一时失言,又迅速补救说:
“在我心目中,徐文长已经被世道杀死了,所以提前写诗悼念他!
听说徐文长还给自己写过墓志铭,而且又屡屡自杀过,想必不介意别人给他写悼诗!”
众人:“.”
万万想不到,伱林泰来连这都能圆回来。
林泰来趁着没人阻拦,迅速吟道:
“.忆昔元美主文盟,一捧珠盘同受记。
七子五子广且续,不放他人一头地。
踽踽穷巷一老生,崛强不肯从世议。
破帽青衫拜孝陵,科名艺苑皆失位.”
这诗里面的“元美”就是文坛老盟主王世贞的字,“七子五子广且续”,讽刺的就是复古派宗门不停推出门徒组合。
但最点睛的还是一句“科名艺苑皆失位”,堪称是给徐文长一生功业的盖棺论定了。
这首诗充满了对复古派的辛辣嘲讽,以及对徐文长的遭遇的愤慨和同情。
雅集还能不让人吟诗作词了?于是用了这样一首战诗,林大官人先声夺人!
大部分人听了后,一时无言。徐文长这个人吧,实在太特殊了。
赵用贤刚要张嘴说话,唐文献连忙凑到赵用贤身边,急促的低声道:
“老师听我一句劝,千万不要与林泰来对诗!”
没有亲眼见过林泰来现场发表诗词的人,就想象不出,林泰来在诗词领域的压制力有多么强大。
如果没有这种绝对实力,又怎么可能单枪匹马在江南把复古派声势打得一落千丈?
赵用贤稍稍愣了下,随即从善如流,鄙夷的对林泰来说:
“徐文长如何定位,这是文坛的事情,与你林某人何干?
你连文坛中人都不是,有什么资格参与文坛的事情?”
林泰来答道:“在下诗词在苏州小有名气,也有诗集刊行于世,如何不是文坛中人?”
赵用贤又一次“哈哈”大笑,十分嘲弄的说:
“不要以为读过几本书,会写几首歪诗,就是文坛中人了!
天下读书人多了,不知有多少万人,但却并非人人都是文坛中人!
如果想在文坛有一席之地,敢问你师从何人?可有文坛前辈提携你?可有盟友为你张势?
若没有传承和道统,关门自娱自乐也就罢了,也敢说自己是文坛中人?”
有不少“文坛中人”想给赵用贤喝彩,这几句反驳的好!
从辩论技术来看,如果从根本上否定了林泰来是文坛人物,那林泰来的诗词再好,理论上和文坛也没有关系。
而且赵用贤的逻辑虽然略显霸道,但却也反应了社会现实。
现今文坛就是个圈,有各种人脉规则的圈,你林泰来确实没有按这些规则来混圈。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赵用贤这也算以己长,攻敌之短。
用强大的人脉、组织、体系去压制个人的才华,让你的才华不被承认!
复古派续五子之一、左副都御史石星对复古派后七子之一、兵部尚书张佳胤说:
“赵贤弟此论,大有元美前辈当年的风范,可为未来之盟主也。”
当年王世贞和李攀龙驱逐谢臻的时候,就是采用了直接从复古派除名,不承认谢臻算是文坛中人的办法。简单粗暴,却又非常有效。
但张佳胤没有说话,不置可否。
他心里清楚,赵用贤有野心当下一任盟主,但王世贞不同意。
等赵用贤说完,林泰来却没有着急,不慌不忙的说:“谁说我没有文坛道统?”
比较熟悉林泰来的人比如董其昌唐文献等,猜测可能又要搬出申家了。
就好像在苏州城的时候,林泰来硬是弄了个什么更新社,然后又硬是把申二爷架了上去当盟主。
就连申用懋本人心里也在琢磨,一会儿应该使出什么表情。
可是客观来说,文坛其他山头并没有认可更新社的。每每说起天下文坛的门派和文社,也没有人把更新社归纳在内。

免费登录后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