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破僵局《她们为我打天下》
登陆    用户注册    足迹
聚小说 > 书源N > 她们为我打天下 > 第237章 破僵局
字号:   字距:  
主题: 绿

第237章 破僵局

庄询他们猜不出一个结果,庄询再次起身前往前线,同时带去一定的天策军,去问问郦茹姒的想法。
整训天策军期间,他也获得了自己的大皇子,庄仁,庄询他是欢庆却没有开心到疯,因为这是一种责任,争夺天下的担子越发沉重,反倒是整个夏国随着他有儿子进入一种欢腾。
发自内心欢喜,在百姓看来,儿子会继承老子的地位,也会继承现在的土地政策,收税制度,也就是分给百姓的地不会因为统治者改变而改变。
这就是国本,皇帝的儿子有着稳定民心的作用,特别打天下的皇帝,有个儿子才表明国家稳固了。
无数人为小皇子祈福,以至于诸神都投下注视,有仙想赐福,但是被拦住了。
大概是因为某位仙修肚子有货的消息不胫而走,这出了祥瑞不是给皇子站台?
不是独子,是不是未来皇帝不好说,陷入夺嫡之争,不是惹火上身?
最后呈现出上冷下热的状况。
热度逐渐平息,精挑细选的将士勉强能使用甲胄,庄询也就起身去送兵员。
已经快是冬季,他带上姜太后,兰秋,毕月乌,还有五千勉强能算天策军的将士支援前线。
把姜太后留在宫里他不放心,留在身边有个毕月乌随时看着,终究保险一些。
不是怕她不遵守条约,修行者对条约的遵守还是可信的,是怕聪明的人姜太后找到什么漏洞钻。
这番警惕的举动,倒是被姜太后嘲笑了。
“居然不放心哀家一个女子,夏国的底气就这?”
惹嘲讽的话语的回应是她的脖颈下全是草莓,庄询知道辩经是辨不过这位大美人的,物理回应算了。
比之前毕月乌时还感觉尖锐,庄询感觉姜太后在不断挑他的毛病,他也不惯着,车马上不好做激烈动作,就做一些小动作。
啃脸,亲吻某些地方,惹得姜太后颦眉,庄询甚至能从姜太后的冷漠的面庞察觉到她微妙变化的情绪。
庄询自然不知道姜夫人看他不顺眼的最大原因是因为肚子有一个不断吸取她营养,来自庄询的一团气。
本来许多东西不想说,就想当一朵傲雪凌霜的雪莲,可看着庄询私下不得体的样子就忍不住。
难以想象自己在给庄询孕育生命,这让她相当的看不顺眼庄询,她的子宫成了庄询孩子的温床,同时也是她的孩子,多么让人抓狂又无奈。
对于姜太后偶尔就会蹦出一句不友善的话,庄询还以为是敌人心态作祟,他针锋相对。
开什么玩笑,司琴宓都没有指这指那,你个交换来供玩弄的花瓶,还挑刺,给你脸了。
中间夹着的兰秋暗暗着急,看着两人苦大仇深,很想对庄询说姜太后已经有喜了你让着点吧,别把伱的孩子气坏了,又怕姜夫人更恼火,只能干着急。
毕月乌吃瓜看戏,让仙修受孕的消息不胫而走的人,自然不必多说。
庄询和姜太后一路几乎是吵着过来的,她开心极了。
早就看姜太后不爽了,只是有些时候看庄询的惩罚动作反而像是奖励,她有些许郁闷。
走到虞地境内,天降大雪,这一场大雪让庄询想到了一年前,星宿推动的那次,大雪,异常大的雪。
本来正常的雪,一连半个月,没有停歇的下,雪的性质也彻底变了。
“传朕旨意,虞地十二道各地官员,务必清查冰冻灾害影响,及时帮助农民牲口越冬,对耕牛冻毙人家,来年酌情……”
复刻登基后的第一道旨意,他关心百姓的死活,庄询一直觉得自己很矛盾,一边同情百姓生活,一边又享受着封建的特权,美女,面对该承担的责任,他也不会后退。
所以庄询他忙碌起来,为了救灾,他也不是当初的政治小白了,接见了各地官员,讨论救灾措施。
今年的雪,不是雪,而是一场灾,各地的红线警报,给了庄询相当大的压力,就连天策军都让他解除武装,去救灾,一切为救灾服务。
这场突如其来的大雪倒是让庄询和姜太后的冷言冷语少了,一个是因为庄询的没空,另一个原因也是姜太后说话少了。
看着庄询忙前碌后,姜太后静默的像一座冰雕,和她,和她的儿子比,庄询慌张没有节奏,许多东西也是错误的。
她能看出庄询的能力不足,中人之姿,不是惊天伟才的君主,放赵王在这个位置,做的比庄询好。
可是庄询真的做,熬夜在做,毕月乌都看得心疼,却没有什么办法,她不懂这些,战略大势她懂,这种事她也没经验。
她毕竟不是司琴宓,而且能分担一份,她也有更重要工作,尽可能降低风雪的的强度。
庄询不是一个有天赋喜欢做事的人,但他和大多数家乡的人一样,工作上最大的愿望是离上班远点,同时他又是一个该是自己的责任来了不避让的人。
特大的雪灾,作为一个政治核心,他非常明白自己的份量,虞地里蘅都遥远,报告来回都要许久,还不如他肉身命令,命令的速度快一分,就可以少死多少人。
官员救援,百姓自救,粮食物资供应,都要考虑,都要周全,庄询更是拉着道郡一级长官彻夜研判。
许多问题,不是随便穿越过来,卖弄学了几天半懂半不懂系统流程能解决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大无小事一并分析。
但是许多事情是需要他乾纲独断,因为他是君主,同时也是因为官员们没处理过这种情况,大家都是第一次要摸索。
心疼的毕月乌只能看着各地发来的情况思考,干坐着发冷的庄询,去暖暖手,因为庄询以身作则,发出圣旨,节约木材,定量供给,以求百姓能度过寒冬。
相比之下,赵王没有这种烦恼,不管是什么灾害,世家会自己解决,轮不到赵王出手,真遇到这种堪称千年一遇的雪灾,也不会做的那么多,保证军马这些牲畜不被冻死,宫殿不被积雪压垮就好。
毕竟是天灾,救了不是浪费国家的人力物力吗,救回来还不如死了值,赵王是政治家,不会做这种选择,浪费国家银钱。
天下的君王都是如此,冻死人不是因为他们不备柴火吗?君主最大的恩赐,是允许你们去砍属于国家的树林,这也是历代最为称颂的仁政。

免费登录后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