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席卷巴黎《英伦文豪》
登陆    用户注册    足迹
聚小说 > 书源N > 英伦文豪 > 第134章 席卷巴黎
字号:   字距:  
主题: 绿

第134章 席卷巴黎

争吵还在继续。
这么搞下去,生意是不用做了。
老板赶紧挤进人群,
“各位!”
当然没人搭理他。
老板不得不提高音量大喊:“各位!都冷静!都冷静一点儿!你们这么争吵,难免会一句话说不到位,最后变成大打出手,难道想进局子里面待着吗?”
在巴黎,进局子还真不是多大的事儿,
革命老区嘛
不过,因为一本书确实不太值得。
众人冷静了下来。
老板又往人群的核心钻了钻,挑出一本崭新未拆封的《乡村教师》,递给那个要买书的客人,
“好了,就这本吧。”
客人脸色微变,最终还是深深地叹了一口气,无奈地点头道:“好吧。”
他掏钱过后,又看了眼其他白嫖的人,径直离开。
一场风波至此结束。
托尔斯泰目睹了全过程,心下就像有一只小猫在抓挠,再也没有了继续挑书的心思。
他走过去,
“老板,结账。”
老板看了对方一眼,好奇道:“刚才我就听出来了,你是俄国人吧?”
托尔斯泰点点头,
“嗯。”
老板掂掂手里的那本《乡村教师》,好奇道:“这书你能看懂?”
托尔斯泰说:“伱知道的,我还没看。”
老板想想也是,
“这本书怎么说呢……喜欢的人无比喜欢,不喜欢的人……也不能说‘不喜欢’吧,就是读不懂。凡尔纳先生的科幻作品,我能读个通宵,可这本书实在是太扯了。”
托尔斯泰伸手打断对方,
“你可别说了。”
老板哈哈大笑道:“是是是,我不该剧透的。行了,结账吧,45法郎。”
一本短篇小说的单行本卖这个价位,不可谓不高。
托尔斯泰指指手中的《迎着三色旗》,
“还有这本。”
结果,老板刚准备报价,那边的人群又吵吵起来了,
“喂喂喂!该我了!”
“不行,前面有一个伏笔我当时不甚在意,现在回想起来,觉得应该再翻回去看看。”
“读完就读完了,干嘛霸占着书!?”
……
老板满头黑线,
 ̄□ ̄||
他对托尔斯泰投去一个抱歉的目光,快步冲入人群中处理争吵。
托尔斯泰不由得无奈,
他掏出45法郎,放在书店老板收钱的小框里,随后将《迎着三色旗》放回书架,拿着《乡村教师》出了书店。
巴黎明媚的阳光照射下来,散发着暖意,
“呼~”
托尔斯泰懒洋洋地舒展腰肢。
接下来,应该按计划前往法兰西学院,但手里的书激发了好奇心和阅读癖,他想先读读看。
于是,他就近找了一家咖啡馆。
咖啡馆有室内、室外两块,
托尔斯泰选了一个露天经营的位置,要了一杯浓缩咖啡,一边啜饮、一边晒太阳、一边阅读《乡村教师》。
翻开第一章,
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插画。
那是一幅人像,
东亚男人,年轻、英俊,双眸炯炯有神,只是看上去有些虚弱,像是疾病缠身。
托尔斯泰双瞳微缩,露出有些惊讶的表情,
作为文豪,他参加的各种活动非常多,所以文学、艺术审美都在线,能看得出大家作品。
他忍不住喃喃自语:“印象派?”
印象派的画风虽然离谱,但比之后印象派和抽象派仍然偏写实,也尊重眼睛所看到的光和色彩,只是相较于学院派,不太追求细腻的造型或者史实主题。
托尔斯泰很确定,《乡村教师》的插画师绝非一般人物。
抱着好奇心,他将小说翻到最后。
在插画师那一栏的名字,赫然写着:
奥斯卡-克劳德·莫奈。
托尔斯泰:???
“这……这是什么情况!?”
法国的国宝画家,竟然给一个中国作家画插画,
理解不能……
托尔斯泰更加好奇了,重新翻回第一章,认真阅读。
他知道,这最后一课要提前讲了。
又一阵剧痛从肺部袭来,几乎使他晕厥过去。
看来,主人公确实是疾病缠身,
莫奈的笔触细腻真实。
托尔斯泰继续阅读,很快,他就被小说的精彩描写给吸引进去了,
尤其是乡村教师将科学称为“赛先生”,引导学生们学习经典力学三大定律,反思程朱理学的时候,托尔斯泰甚至想到了沙皇俄国。
一时间,他产生了极强的代入感,阅读得愈加认真。
很快,小说的视角拉升,放眼于宏大的宇宙、银河系,
各种崭新的概念出现,
托尔斯泰本以为会读得很费力,却没想到作者陆时的处理非常得当,将各种物理学、天体物理学的概念融合在了内容中,能够让读者没有什么阻碍地理解。
把复杂的理科问题简单化,是一种科幻小说作家必须具备的能力。
托尔斯泰心中更欣赏陆时了,
当他读到学生们背出牛三定律,从而拯救了人类文明的时候,忍不住浑身战栗。
与《乡村教师》相比,
《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
自己的作品,好像都显得有些渺小。
这种渺小,并不是作品的优劣,而是选题的不同,
托尔斯泰晚年,更趋向于讨论心灵的深度,探索宗教和人类的本我,所以才会被瑞典文学院扣上“虚无主义”的帽子。
陆时呢?
这个来自东方的年轻小伙子,选材更加大气、恢弘,站在人类的角度去仰望星空,歌颂人类的伟大。
托尔斯泰深吸一口气,
“教师、教育……哼哼哼……那些作家、诗人,写一千道一万,都不如这本《乡村教师》来得有用。”
此书一出,不知有多少人会愿意投身教育,成为老师。
托尔斯泰迫不及待,阅读后面的英文版,
出乎意料的是,英文版和法语版同样非常优秀,都像是母语使用者才能写出来的。
托尔斯泰读下来,竟然看不出到底哪种语言才是陆时写作时使用的第一语言,
所以,
“这是哪位翻译高手的杰作?”
抱着疑问,托尔斯泰又翻到了最后一页,寻找翻译栏位。
结果,事实令人震惊:
——
作家:Lu(陆时)。
翻译(法语):Lu(陆时)。
——
换句话说,这本小说是用英语创作的,后来才翻译成了法语,
而翻译者竟然是陆时本人!
这特喵的是什么怪物?
托尔斯泰自认即使擅长四国语言,也不可能做到这一点。
他蓦地起身,询问身边的人:“请问,法兰西学院怎么走?我随身带了地图,你能帮我画一下吗?”
……
拉雪兹神父公墓。
陆时几人缓步走过一排排简朴的墓地,朝大门口走去,
夕阳西下,将他们的剪影拉得很长。
萧伯纳叹气,
“没想到最后是这样。”
刚刚,众人一起拜谒了王尔德墓,并献上了花。
凡尔纳不解道:“怎么?”
萧伯纳摇了摇头,没有接茬。
陆时却说:“校监先生和王尔德先生都是戏剧大家,同时代的佼佼者,偏偏两者的创作理念截然不同,明里暗里较劲,最后却以这种方式分出胜负,难免心生感慨。”

免费登录后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