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豫章太守诸葛玄(新书期求票求收藏求追更)《舍弟诸葛亮》
登陆    用户注册    足迹
聚小说 > 书源N > 舍弟诸葛亮 > 第49章 豫章太守诸葛玄(新书期求票求收藏求追更)
字号:   字距:  
主题: 绿

第49章 豫章太守诸葛玄(新书期求票求收藏求追更)

“这就是曹操么……比电视剧里鲍国安演的还黑矮一点,不过肌肉倒是挺发达的。”
被马车拉到司空府后,经过一番周折,诸葛瑾终于亲眼见到了曹操,内心多少还是有些波澜的。
他很清楚,这既是他来到这个世界后,第一次见曹操,大概率也会是最后一次。
现在的曹操,严格来说还不算汉贼,但等他将来杀了想帮助汉献帝亲政的议郎赵彦、并且进一步激发衣带诏事件后,那就一步步滑向汉贼了。
诸葛瑾将来是要辅汉的,所以此刻正是捞一票算一票的关键时刻。今天得到的一切官职,可能将来都要跟随刘备关羽还有他自己很久很久。
就好像历史上的刘备,在被劝进为汉中王、自表大司马之前,可是顶着左将军的头衔混了近二十年。
……
诸葛瑾一边行礼、一边暗中观察的同时,曹操当然也在观察他和陈登。
对于陈登,曹操早就知其才名。他跟陶谦打了多年,陈登当初就是陶谦的谋主。
所以相对而言,曹操还是对刚刚冒出来的、居然才二十出头的诸葛瑾,更加好奇。
此子博学巧思、能驳得祢衡这等狂士哑口无言,还能帮孔融统筹规划,而且好像还为刘备在广陵之战反败为胜做过贡献。
等于是在经义、口才、工程和钱粮统筹、兵法诡计四个方面,都有建树。
这么年轻便如此博学多能,哪怕每个领域都还不够专精,但假以时日绝对不容小觑。
曹操没法凭有限的信息、判断对方将来是否有三公之才,但至少有九卿之才。
“出身琅琊诸葛氏……你因何被玄德征辟至麾下,为他效力多久了?”曹操观察许久后,居高临下地问出了第一个问题。
他本意是探查对方是否愿意弃刘备而投他,但他知道直接问不一定能得到真实答案。
所以还是先旁敲侧击、看看对方是怎么跟刘备混到一块的。
如果这些小问题上诸葛瑾没说谎,后续招揽的把握也就更大了。
诸葛瑾没有丝毫犹豫:“在下自去岁徐州大乱南逃,本意直赴扬州,但遭逢袁贼部将孙策祸乱丹、吴,被迫驻留广陵。
数月前,在下打探得叔父为丹阳贼笮融所迫,欲前往省亲救难,不想又遭袁贼围困广陵。为求脱身,不得已犯险相助镇东将军,破贼自保。”
曹操闻言一愣,他原本打算如果对方回答属实,就直接出言招揽。
但听诸葛瑾还有个叔父要救,这个事情就比较难办了。
大汉以孝治天下,别的不说,就说如今那个被打到只剩丹徒一县地盘的扬州牧刘繇,他当年初举孝廉入仕,靠的就是救叔父的义举。
朝廷要用人,也该等对方尽完孝,救完亲戚,才好强征。否则有损朝廷之名,让更多顾念家族的世家子弟狐疑不敢前来,便弄巧成拙了。
曹操虽觉诸葛瑾有才,但终究了解还不够深,不认为值得为此坏了朝廷体面。
他犹豫了一下,只好用不情愿的眼神,暗示旁边的司马朗。
司马朗心领神会,知道司空这是想留人,但又不好意思问“你和你叔叔有多亲”,所以需要他来问这个不孝的问题。
司马朗便清了清嗓子:“诸葛少君,令叔没有子嗣么,非要你亲往救护?据我所知,令叔不是曾为袁术属吏,后来被袁术表为豫章太守?袁术为何不派兵过江庇护他?”
司马朗问得比较含蓄,但诸葛瑾知道他是什么意思,如实回答:
“在下族中同辈,仅我一人及冠。且在下九岁丧母,十四丧父,此后五年,多赖叔父接济养育之恩,才得有今日。
而且,叔父虽曾为袁术故吏,但早已看清袁术不臣之心,久欲与之划清界限。袁术也从未表过他豫章太守之职,那是刘荆州所表。”
司马朗闻言也没办法了:这还不是一般的叔父,而是亲爹死了之后养了你五年的叔父!
按照大汉的孝道标准,就算把对方当亲爹来维护,都是应该的。
说句题外话,两年前孙策从袁术的实际控制下摆脱,也是借助了类似的孝道理由。当时孙策拿出玉玺,对袁叔说:父仇不能报,母舅吴景又为刘繇所逼,乞借兵省亲救难。
可见这样的借口在汉朝是真的好用。
而曹操也从诸葛瑾的回复中,捕捉到了一个重要信息:诸葛玄有意逃离袁术这艘破船!
如前所述,曹操、荀彧等人其实都知道,上次表诸葛玄为豫章太守的表,是刘表上的,不是袁术上的。
只是因为诸葛玄早年当过袁术的属吏,哪怕这道表不是袁术所写,曹操依然默认这是袁术和刘表另有交易、扯了一块遮羞布。所以朝廷一直没批准过这个表奏。
曹操心中暗忖:“如此看来,刘备说此番讨伐袁术,见到了袁军上下诸多不臣之状,应该是真的了。
袁术早就视我与本初如死敌,如今天子在我手,袁术处处被朝廷旨意针对。以他的傲气,久后必不能忍,这只是早晚的问题。
刘备应该是看清了这一点后,一方面真心为朝廷出力,另一方面也指望在合力对付袁术的过程中多分一杯羹。

免费登录后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