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子仲兄,对不住了《舍弟诸葛亮》
登陆    用户注册    足迹
聚小说 > 书源N > 舍弟诸葛亮 > 第37章 子仲兄,对不住了
字号:   字距:  
主题: 绿

第37章 子仲兄,对不住了

随着二贼人头落地,吕布也就只能沿着“和刘抗袁”这条道走下去了,至少一年之内调不了头。
陈登第一时间通知了简雍,简雍再向隐于幕后操盘的诸葛瑾汇报。
诸葛瑾镇定自若,似乎早就预料到结果,淡淡地吩咐:
“既如此,且安排车马,由我护送一众文武家眷先回淮阴,再快马通知云长准备接应。
其余事项,你和元龙且按我交代的条件慢慢谈清楚,届时我们再一并履约去许昌觐见。”
按诸葛瑾的计划,交还刘备军高级将领的家属,只是谈判的第一个重要条件。
后续还有些“互惠互利”的贸易细节,以及普通士兵家属的处理、许耽等人的死硬残部的处理,估计还能谈个几天,具体交割则会持续更久。
既如此,他就把后续扫尾交给简雍陈登,他自己只管先带着陈到,护送家眷回去。
捞人毕竟是个大人情,当然要亲自做了。
……
如前所述,诸葛瑾一行离开淮阴北上时是九月初三,到下邳已是初六,
再暗中布局联络内应、最终促使谈判意向达成,已经是九月中旬了。
家眷的集结、赶路肯定比正规军要慢,所以至少九月十五才能回到淮阴。
后方的刘备对此当然也非常关心,一直派人打探近况。还打算一有消息就亲自北上,只为第一时间见到家眷。
九月初十这天一早,身在广陵的刘备刚洗漱穿戴完、准备视事,就有心腹侍从火急火燎进来报信。
刘备心中一喜,算算日子也差不多了,就主动问道:“可是子瑜那边有了准信?”
侍从一愣:“今日尚无诸葛先生消息——主公,是糜别驾的船队,从会稽王太守处回来了。”
刘备这才想起,糜竺从上个月初,就出海南下、去王朗处筹办军需,如今终于满载而归回到广陵了么。
虽然不如诸葛瑾的消息那么可喜,但毕竟也是好事,刘备调整了一下情绪,立刻亲自去城外邗沟码头迎接。
……
原本的历史上,刘备这次全军覆没后、足足花了糜竺一亿多钱才重建军队。
这一世,因为主力尚在,只需补充军需物资,糜竺的开支也小了很多,但前前后后还是花了三四千万钱,才堵上了后勤缺口。
就比如这次去王朗那儿,弄回来两万多石白米。乱世米价本来就比和平时期贵了数倍,但海运的运费,却比米价还贵。
只能说汉朝的航海还太不发达、风险太大。虽然内河水运很便宜,可一旦跟大海沾边,成本就陡然上升。
这只能说是救急不救穷了,长期吃这种海运粮绝对是吃不起的,除非有人把航海科技全面升级一下。
糜竺觉得自己回来的已经很快了,原本说好预期一个半月,慢的话两个月。
最后实际往返航行带找货进货,四十天都不到。
但让糜竺震惊的是,上岸时,他原本以为自己要面对的,是一个血腥的攻城营地——他离开时,原本听说的计划,是这笔粮食要拿来当攻城军粮。
结果糜竺看到的广陵城,已经是一个商旅俨然,秩序井井有条的城市,早就被刘备占领多时了。
这着实让漂泊掉线多日的糜竺,很是怀疑人生。
刘备亲自迎接,看到糜竺眼中的迷惑不解,就直截了当告诉他:
“子仲辛苦了,其实你出海后第八天,子瑜便用计帮我们夺取了广陵城,前后只打了两天,刘勋陈兰便崩溃败走!”
糜竺内心顿时五味陈杂,成就感暴跌。既为刘备渡过绝境而高兴,又为自己没能立下首功而懊丧。
“如此,倒是竺多此一举了……”
好在刘备情商极高,连忙安慰:“没有的事!你这批粮食,着实是及时救难了!此前敌军谋士刘晔,竟能看透我军缺粮,因而烧粮避战。

免费登录后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