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你们不要消耗朕的仁慈《天道酬勤:我的武道没有瓶颈》
登陆    用户注册    足迹
聚小说 > 书源N > 天道酬勤:我的武道没有瓶颈 > 第261章 你们不要消耗朕的仁慈
字号:   字距:  
主题: 绿

第261章 你们不要消耗朕的仁慈

赵弘明放下韩国的传国玉玺,身后的众多魏军及刻停止呼声。
气氛顿时变得有些压抑。
赵弘明走到韩王安的面前,他居高临下的看向韩王安。
目光锐利如刀。
韩王安在他的注视下,不禁感到一阵心悸。
他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内心的慌乱,然后向赵弘明深深一礼,大气也不敢出一个。
赵弘明缓缓开口,用冷漠而威严的语气说道:“以后只要你们安份守己,朕不会亏待你们。”
韩王安头贴在地上,诚惶诚恐道:“谢陛下。”
赵弘明扯了扯两根龙驹的触角长须。
龙驹知晓赵弘明的心意,迈开了四蹄,与韩王安等人擦身而过,朝着韩国的都城阳翟走去。
韩王安和大臣们紧随其后。
阳翟城的城门缓缓打开,露出了宽广的城道。
哗啦啦!
此时,城外的魏军像是得到了命令一般,齐齐收矛、列盾,跟在赵弘明的身后,开始有序地进入阳翟城。
士兵们步伐整齐,铠甲在阳光下闪烁着寒光。
马蹄声、铁甲相撞的声音和士兵们的脚步声交织在一起,回荡在阳翟城的每一个角落。
阳翟城内的韩国百姓们站在道路两旁,看着这支陌生的魏军,他们的脸上充满了麻木和不安。
许多人紧紧抱住了自己的孩子和亲人,屏住了呼吸,紧张的防备着。
身在人群中的韩国武夫,在见到赵弘明这些魏军进城后,则是脸色不一。
一部分抱着几分看戏的姿态盯着魏军,以及如丧家之犬般的韩国王室和大臣,也有部分脸上都充满了愤恨和不满,更有甚者,狠狠在地上啐了一口痰,看向韩国的朝廷诸臣的眼神,充满了不屑之色。
但毫无例外的是,在魏军进入城中后,没有人敢放肆。
前些日子见到的那股热闹气消失得一干二净。
在吴起等各大将领的命令下,进入城中的魏军开始接管阳翟城中的各处防务,彻底接管这座百年古城。
赵弘明则带着一队精锐魏武卒,在韩王安和诸多大臣的“邀请”下,继续朝着韩国皇宫的方向走去。
走过长长的街道后,眼前的视野豁然开朗,韩国庄严肃穆的皇宫呈现在了众人的眼前。
韩国的四朝老臣申文渊与韩国王室的宗正,携带着其余的大臣和皇子帝姬,早已等候在此。
王室中的皇子帝姬从来没经历过这样的局面,他们的脸上都充满了紧张神色。
哪怕他们再傻,他们也知道,在这一刻,以后他们也不会有好日子了。
倒是四朝老臣申文渊,显得有些云淡风轻。
他静静地站在一旁,目光坦然。
赵弘明注意到了申文渊的存在。
对于此人,在攻韩的时候他就有所耳闻。
后来根据打听到的多方消息,他知道将韩国上党建割让给赵国,以阻挡魏军的计谋,就是出自他手。
如果不是自己的实力确实强大,说不定还真一时间拿不下韩国。
不得不说,这位韩国的重臣的确有几分本事的。
赵弘明面色一动,走申文渊面前,似笑非笑的问道:“申文渊,朕听闻你是韩国的四朝老臣,如今韩国即将灭亡,你有何感想?”
申文渊微微抬起头,直视赵弘明的眼睛,平静地回答道:“魏国陛下,臣事韩四世,见证了韩国的兴衰荣辱。如今韩国即将灭亡,臣心中虽有悲痛,却也明白此乃天理循环。臣已尽全力,问心无愧,不亏欠任何一人。此事之后,臣当继续做的的江湖武夫,从哪里来,回哪里去。望魏国陛下不要为难老臣。”
赵弘明听后,不禁对申文渊的坦然和豁达感到一丝敬佩,哈哈哈笑道:“申文渊,你真是活得洒脱,朕允了。”
“多谢魏国陛下。”申文渊微微一笑,说道。
其他韩国臣子见申文渊如此,一时竟不知该如何言语,嘴巴嗫嚅两下,欲言又止。
赵弘明可没有闲情逸致去照顾这些人的情绪。
他放开神识,在皇宫中仔细感知了一遍,确定皇宫中没有阵法启动的痕迹。
如此赵弘明才放心朝着韩国皇宫中走去。
魏军进入阳翟城控制了整座城池,韩国已然是放弃了抵抗。
单单一个皇宫阵法已经决定不了什么。
但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要是韩国皇室中有人想要跟他鱼死网破,动用皇宫阵法,给他来个请君入瓮,鱼死网破。
就算他有逃生的手段,也免不了一阵手忙脚乱。
还是小心一点好。
一般来说,一国的皇宫防御阵法都是以传国玉玺为引子,是阵法启动的钥匙。
韩国皇宫也是如此。
赵弘明走在皇宫中,将韩国的传国玉玺摄在手中,以防意外。
好在一路上平安无事。
韩国的皇室并没有发难的意思。
进入韩国的鸿台殿,赵弘明没有任何忸怩,龙行虎步在韩国的王位上坐了下来。
韩王安和大臣们则恭敬地站在一旁。
韩国皇宫内,金碧辉煌的大殿映衬着众人紧张的脸庞。
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压抑和紧张的气氛,没有人敢轻易开口说话。
赵弘明的目光在众人脸上一一扫过,然后他开口说道:“韩国自此归顺于魏国,自今日起,韩国王室与诸位大臣便携家眷,北上入梁,享魏韩两国之荣华富贵,并协助魏国大臣处理韩国政事,诸位可有意见?”
听到这句话,韩王安和大臣们都不是傻子。
名义上说是享受荣华富贵,实际上就是软禁他们了。
不过见此,他们倒是也松了一口气。
虽然他们失去了权力和自由,但至少保住了性命。
韩王安很有自觉上前表示感谢道:“谢陛下之仁慈。”
“陛下万岁。”
赵弘明点了点头,对韩王安的“懂事”表示满意。
他拿着韩国的传国玉玺,放在手中把玩道:“朕听说你们的韩国的皇宫阵法也是以传国玉玺催动,不知道可有具体的炼化之法?”
韩国皇宫阵法很是隐秘巧妙,是一大杀器,他理应掌握才是。
韩王安很是乖巧上前,走了上去,从怀中掏出一张玉简走了上去,双手奉上,俯首称臣道:“陛下,这是韩国历来的传国玉玺炼化之法,只不过需要韩王室血脉才能掌控。”
“哦?”
赵弘明抬手一摄。
神魂之力尽出。
韩王安手中的玉简被卷到了赵弘明的手中。
玉简长约一尺,宽约两寸,握在手中既不觉得沉重也不显轻飘。
整体呈现出一种淡雅的青绿色,上面雕刻着古老的符文和图案。
这些符文和图案错综复杂,却又井然有序,将他们组合在一起,就形成了一个微缩版的阵法图。
仔细看的话隐约还有韩国皇宫的轮廓。
赵弘明不禁啧啧称奇。

免费登录后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