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劝阻和一意孤行,进攻正一门《天道酬勤:我的武道没有瓶颈》
登陆    用户注册    足迹
聚小说 > 书源N > 天道酬勤:我的武道没有瓶颈 > 第231章 劝阻和一意孤行,进攻正一门
字号:   字距:  
主题: 绿

第231章 劝阻和一意孤行,进攻正一门

高延士精神一震。
在赵弘明身边这么多年的耳濡目染,加上勤奋上进和常年的情报搜集,他不仅修为已经突破到了通窍三品的境界,也有了的一身学问。
此时他已经不再是过去那个唯唯诺诺、什么都不懂的小太监。
在他的印象中,正一门可是魏国一等一的武学势力。
众所周知,武夫寿命较普通人要高上不少。
虽然眼下在正一门中的武夫只有寥寥上万人,但是这么多年下来出自正一门的武夫不知有多少。
散布在魏国乃至天下各处。
否则正一门也不可能在楚赵等五国有那么大影响力,能推动五国的决策。
这才是正一门作为魏国超一流武学的真正底蕴。
高延士知道殿下手上有十万武夫构成了魏武卒,已有覆灭正一门山门的实力,但是覆灭正一门后的内外影响,却不是单单十万魏武卒就能解决的。
说不定会消耗赵弘明的威望,降低其后面在朝堂中的掌控力度。
毕竟现在朝堂上殿下的力量还是太过单薄了。
想到此处,高延士低头劝说道:“现在朝堂初定,陛下让殿下摄政治国,攻打正一门这样的大事,是不是需要与朝廷诸多大臣共同商议一番?”
赵弘明低垂的眼眸,一眼便是看出了高延士的顾虑。
高延士知道的那些关于正一门隐秘,他也是清楚。
即便如此,他也是要决心拿下正一门。
作为王室,真的被武学势力压得太久了。
要想横扫天下,武学势力就是他不得不清除的对象。
只有清扫掉武学势力的力量,他手上的权利才能触及魏国的角落,将这个国家真正的潜力给调动出来。
同时把每年缴给正一门那些武学势力的愿石留出,放在培养士卒身上,可再组建出一支精锐之师。
做到这些才有统一诸国的可能。
正一门作为魏国顶尖的武学势力,已经对他起了敌意。
赵弘明不能容忍身边有一颗随时要爆的隐患。
所以这个武学势力必须剿,不剿不行。
而赵弘明这般做也不是临时起意,穷兵黩武,他也有自己的衡量和判断。
跟魏国过去的几代掌位者不同,他既有掌握在自己手上的大军,本身也有足够高的武学实力,不必再像那些君主般太过保守。
只要能将正一门彻底压伏,将此事完美解决,那么足以震慑内外,让其他反对势力也不敢轻举妄动,留有迂回发育的时间。
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就是这个道理。
武力才是真正的权力。
赵弘明淡然说道:“本宫吩咐你的事,你照做就是。朝堂大臣听到风声的时候,会自然而然找本宫,你让吴将军和郎中令到时候来一趟。”
言语之间,有股属于上位者的威势不由流露出来。
高延士跟在赵弘明身边知道他是个杀伐果断,很有主见又能听得进意见的人。
如果一时冲动做出的决定,旁人提醒,他会重新再做考量,但如果是深思熟虑后的做出的决定,他便是不会有任何的动摇。
眼下的情况就是属于后者。
这个时候就老实去执行就好,要是还要规劝,一意孤行,被鞭笞责罚都是轻的。
不走运,还是自以为是,怕是就要血洒当场。
高延士急忙垂头,额头都几乎要贴到地面,紧说道:“是,奴才遵命。”
事实上,正如赵弘明所预料的那样。
就在他发出命令,准备动用魏武卒,前往正一门的时候。
中书左丞洪道文携带了部分官员大臣出现在了长胜殿,跪在了大殿门口,拦住了赵弘明的去路。
此时赵弘明已经穿上了一副由精铁打造的铠甲。
铠甲的表面布满了精细的纹路,形状流畅而优雅,从肩膀一直覆盖到了小腿,紧密的贴合着他的身形,在阳光下泛着寒光。
而在他的腰间挂着一把长刀,威风凛凛。
有阵阵煞意流露而出,几乎让洪道文等人不由的一愣。
他们都知道赵弘明以武上位,在外战功赫赫,以前并没有太大的认知,直到这一刻才有所感受。
赵弘明紧握刀柄,眼神锐利道:“洪大人你们找本宫所为何事?”
金碧辉煌的大殿,气氛忽然变得紧张了起来。
中书左丞洪道文回过神来,脸上露出几分焦虑和无奈,苦苦劝谏道:“殿下,请您三思而后行。如今五国联盟,我魏国形势严峻,当学陛下厚积薄发,积攒国力。此番动兵戈,对正一门发难,后果将不可估量,一招不慎必将导致生灵涂炭,国家疲惫不堪啊。”
“殿下,请您三思而后行。”
身后跟着中书左丞洪道文的其他六位官员,跪在了地上异口同声道。
他们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劝谏改变赵弘明的决定。
赵弘明站在他们的面前,眼神冷冽,嘴角勾起一抹轻蔑的微笑,似乎对洪道文等人的劝谏不屑一顾。
他认出来,站在洪道文身后有两位官员就是出自正一门。
这一番劝谏很难说没有私心。
魏国的朝廷早已经被这些武学势力占了不少话语权。
“本宫意已决,无需多言。尔等只需遵从本宫,尽心辅佐即可。”
赵弘明声音如同冬日的寒风,凌厉而冷酷。
出自正一门的内史尹子富忍不住上前一步,语气更加恳切的说道:“殿下,请您听我一言,厮杀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途径。您与正一门之间肯定有其他的误会,卑职愿当殿下的使者,为殿下前往正一门沟通化解误会。”
赵弘明的眉头紧锁,眼中闪过一丝不悦。
他听出来,这个尹子富肯定是知道了一些正一门的内情。
就在赵弘明心中不满的时候,远处又有吏部尚书兼太师的张千带着户部一众官员,浩浩荡荡赶了过来。
他们扑通一声跪在了地上,忧心忡忡道:“殿下,臣听闻殿下要对正一门动手,特来劝谏。正一门牵扯颇深,还望殿下三思啊。”
赵弘明脸上的表情已经彻底冷了下来,这些人怕是串通好了,与他为难。
张千声音中满是担忧的说道:“陛下,并非我们懦弱无能,心生胆怯。只是正一门两百年下来,牵扯颇深,不能妄然而动。”
“不能动,便不动了吗?”

免费登录后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