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3章 始皇帝的快乐生活《大秦海归》
登陆    用户注册    足迹
聚小说 > 书源N > 大秦海归 > 第513章 始皇帝的快乐生活
字号:   字距:  
主题: 绿

第513章 始皇帝的快乐生活

“咸阳的事情,你怎么看?”始皇帝将小稚奴抱在怀里有一搭没一搭的问着。
小稚奴咿咿呀呀的去拽始皇帝的胡子,始皇帝配合的用自己的胡子逗弄小稚奴,小家伙伸手始皇帝就抬头,抓了好几次都抓不到,给小家伙急得哇哇大叫。
始皇帝见状露出破绽,给小家伙抓住胡子。
小稚奴一点都不含糊,用力一薅,几根胡子硬生生被小家伙拽下来,给始皇帝疼的眨了眨眼睛,脸上却没有丝毫愤怒。
旁边的蒙毅看的心惊肉跳又觉得有点好笑。
跟了始皇帝这么多年,出入同乘一车,可以说除了宫里的宫人,蒙毅是最熟悉始皇帝的,诸多皇子皇孙,哪个能有小稚奴这般受宠?
陛下平日里最重仪态威严,走起路来头上的冕旒都不带动的,更别说被人薅胡子了……
不过这也不是头一次了……蒙毅跟着始皇帝来汤泉这么久,天天震惊的,也就习惯了。
不是暗示,是明示了。
“现在家家户户皆有余粮,再加上各地官府库存,短时间内不会吃紧,不过臣也以为,应该速战速决。”蒙毅开口说道。
有些时候,只有进入战争状态,大秦的资源才能够百分之百的被调遣动用。
正如赵泗对稽粥说的一般,哪怕他不禀报,始皇帝也知道咸阳发生的一切。
“天下一统的时候,诸民各有民风习俗。”始皇帝捏了捏小稚奴的脸蛋。
莫说汤泉避寒了……纵是大巡天下,也不是寻欢作乐……每日除了车马劳顿,剩下的就是处理公务。
那会始皇帝每次打猎都会带着胡亥,本以为这已经是极致了……后来又出来个赵泗,赵泗成为太孙以后几乎和始皇帝形影不离。
“但是泗儿让朕改了这个主意……”始皇帝笑着开口。
“殿下开放学室,重启新吏,颇有革新之意……”蒙毅开口说着废话……
“可是天底下的人往往看不清楚这件事,总有些人好为人师……”始皇帝眼睛眯了眯。
虽然对赵泗这小子很信任,并且愿意支持赵泗,但是始皇帝仍下意识给赵泗留了后手。
蒙毅没有说话,始皇帝今天说的有点深,这不是他该议论的事情。
“朕年纪大了,天又冷了,只能待在汤泉取暖……你跟着朕待在汤泉,平白错过了恁多,心里不念?”始皇帝笑眯眯的看着蒙毅。
韩非找上了朕,献《五蠹》于《显学》。”始皇帝眼中闪过一丝恍惚。
“韩非的策论写的很好,也很合朕的心意,法家也很合朕的心意。
李信这次的战绩看似最差……但是如果考虑到李信在此之前从未接触过海军,而且有史以来完全没有任何海军战斗的经验可以借鉴,李信却以伤亡极小的代价将东海秽人联合本地贵胄的叛乱压制在极小的区域之内,并且准确的把握住时机给予对方重创。
不就薅了几根胡子嘛,前几天小稚奴光着屁股还尿了始皇帝一脸呢。
那可是海军……全天下迄今为止独一支。
储君定下,皇位未必水到渠成,历史上这样的故事很多。
很显然,赵泗的所作所为,乃至于一举一动,远在汤泉的始皇帝,都一清二楚。
换而言之,始皇帝给了蒙毅一次机会。
跟着赵泗的机会……而且这不是赌博,是始皇帝这个庄家直接给蒙毅开后门。
但是……人心有本,以蒙毅的为人,世人不会觉得有问题,不代表他的心觉得没问题。
至于蒙家原本是太子扶苏的支持者?
只能说,储君之间,亦有差距……
蒙毅有槽都不知道怎么吐,本以为扶苏是天命所归,后来出来了个更受始皇帝喜爱的胡亥。
之所以说李信交的答卷不足以让始皇帝满意,甚至赵泗本人都觉得李信是不是太过于求稳失了锐气。
“朝堂上书,一个字竟然能有七种写法,朕阅览朝政,还得通晓他国文字,朕觉得不妥,所以定下小篆,后改隶书,以为一统……”
有些时候变化是悄无声息的,但是蒙毅作为绝对的忠信之臣,心中只有开心。
要知道,这次天下动荡,李信主导的战场损失几乎是最小的,除了用的时间久了一些没有任何毛病。
蒙毅的理由很简单,更多的是出于本心。
始皇帝不像其他人,他让你选,那就是真的让你选。
“至于咸阳那边……你派人传三姓之老入汤泉。”
“用航贸军府的金银换粮食倒是个好法子……不过平鞅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孔雀国太远,一旦久持,耗费颇大……”始皇帝摇了摇头。
“非臣不尽,只是此事涉及诸子百家,臣不敢妄言……”蒙毅摇了摇头重新表明自己的立场。
水师和海军看起来都和水有关,可却完完全全是两个概念,这一点但凡知兵的人都清楚。
“小公子生而神灵,自是不凡……”蒙毅附和了一句,始皇帝果然眉开眼笑。
“你也会说废话了?”始皇帝眉头微微皱了皱。
那是因为他们下意识的认为李信就应该是提前交卷而且还能考一百分的人。
始皇帝给蒙毅选择机会,蒙毅就可以自由的选择是或者否。
“可朕听的厌,听的烦!”始皇帝揉了揉把玩自己胡须的小稚奴。
“所有人都想告诉朕,他们说的,他们想的才是对的,但是诸子百家,谁对谁错,他们自己都争不清楚。
“这小子性子看起来跳脱,但从来不会办错事,朕许之监国,就连群臣奏事他都要做的无可挑剔,清清楚楚,可就算他让群臣奏事于东宫,朕也只会觉得他有魄力。”始皇帝似乎是感慨,也似乎是进一步的暗示。
“远隔重洋……现在开始筹备,恐怕明年都未必有个结果,至于战事,臣不通海事,因此并不敢贸然断定……但倘若是槐里候督兵,想来不会有什么大问题。”蒙毅开口说道。
很显然在这一点上大家思维都是一致的。
“咸阳的事情你怎么看?”始皇帝复又问了一遍。
“朕觉得泗儿说的有道理,朕要用谁就用谁,而不是朕只能用谁。朕也是这么教导泗儿的。”

免费登录后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