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9章 228,表彰《雏鹰的荣耀》
登陆    用户注册    足迹
聚小说 > 书源N > 雏鹰的荣耀 > 第939章 228,表彰
字号:   字距:  
主题: 绿

第939章 228,表彰

随着日历向年末临近,天气开始变得越来越冷,不过巴黎却一反常态地变得躁动起来。
虽然官方对接下来的事情讳莫如深,但是小道消息已经已经传遍了街头巷尾,而且就算一个对时事毫不关心的市民,也能够从街上越来越多的士兵、以及各种旗帜、绢花和彩条等等庆典相关物品当中,猜到接下来将会发生什么。
虽然虽然有关于“是否拥戴罗马王陛下成为法兰西帝国皇帝”的公民投票还没有正式开始,但是庆典的准备工作却已经徐徐展开,甚至显得有些急不可待。
同样,尽管官方也没有说过加冕仪式会在哪一天举办,但是几乎所有人也都知道。
——那肯定是12月2日。
因为1804年12月2日,拿破仑皇帝就是在这一天,于巴黎圣母院当中自我加冕的。
从那开始,这一天就成为了波拿巴家族的神圣纪念日,无论帝国时代还是复辟时代,拥护波拿巴家族的支持者们都会举办庆祝活动,很显然,一心一意想要追思先皇的罗马王陛下,肯定也会选择在这个神圣的日子为自己加冕。
【在原本的历史线上,拿破仑三世也是特意选在1852年12月2日给自己加冕的。】
在人类历史上,恐怕极少有过如此玄妙的“秘密”——官方一个字都没有说,但所有人都知道会发生什么,甚至和官方自己知道得一样多。
“还有很多,陛下。”代表团团长、年迈的巴萨诺公爵,恭敬地向艾格隆回答,“这些天当中,遵照您的指示,代表团的年轻成员们在伦敦以及一些英国城市到处走访,参观了工厂、码头和矿山,以及他们开始兴建的火车站,他们都留下了详细的调查报告,这些报告由我本人亲自整理,供您和其他政府官员阅览。”
说到这里,艾格隆又苦笑了一下,“虽然有些人暂时不会理解你们的功劳,但我相信,时间会证明你们为国家做出了多大的贡献,也将让你们得到应有的赞誉。”
经过艾格隆的官方认证,亚历山大的“突出功勋”,也就成为了无法磨灭的事实,这不光意味着他的能力得到了认可,也意味着他未来在外交部当中必将青云直上。
他们就是艾格隆和塔列朗亲王之前派去英国的代表团成员,由帝国的前外交大臣巴萨诺公爵领衔,艾格隆的私生子兄弟亚历山大·瓦莱夫斯基伯爵也名列其中。
为了满足这些人的热情,同时为了给自己加冕壮声势,艾格隆特意让政府专门拨款运营公共马车的公司,让他们免费将这些铁杆支持者运到巴黎来,并且还在巴黎城郊设置了专门的住宿地点。
对于公爵的想法,艾格隆当然也心知肚明,不过他也乐见事情如此走向,所以他笑着点了点头。“瓦莱夫斯基伯爵确实年轻有为,我看过他写的报告,不光详实而且有他自己独到的分析,他确实前途无量。”
而艾格隆也确实极为满意,因为这不仅仅是他在外交舞台上第一次以“法国”的名义和列强打交道(虽然假借了塔列朗的手),更同时也意味着英国人默认了波拿巴家族在法国的再次上台。
很明显,当这份默契被付诸实施的时候,必然会被外界所知,然后就会引发一部分激进民族主义者的抗议——在他们看来,这无疑是政府主动放弃了曾为法兰西国土的比利时,放弃了安特卫普和布鲁塞尔等重要城市。
在官方的会面结束之后,艾格隆把亚历山大单独留了下来。
不过他没有想到,他的惊喜还没有就此结束。
支持波拿巴的人群里,有许多帝国时代的老兵,这些人在帝国崩塌之后被遣散,然后散居到了全国各地,有的经商有的务农,而在此刻,他们中的不少人重新燃起了熄灭已久的热情,纷纷赶到巴黎,想要在第一时间向新的皇帝陛下奉上自己的欢呼和喝彩。
“为了表彰你们的功勋,除了巴萨诺公爵之外,你也可以出席加冕仪式,我已经让人给你留了一个位置了,就在枫丹白露的骑士团中间。”艾格隆告诉对方。
“谢谢您的恩典,陛下!”亚历山大喜出望外,然后郑重地向艾格隆道谢。
面对着这样的惊喜,亚历山大哪怕心有城府,也禁不住露出了些许年轻人的得意之情。
不过,虽说英国人“不计前嫌”,但是拿破仑战争毕竟才刚刚结束了不到20年,英国人必然对此还记忆犹新,也必然会对艾格隆以及法兰西帝国抱有疑虑和戒心,不过这并不要紧,两个国家几百年来都一直是时刻对对方抱有警惕,日子一样还是过下去了,艾格隆也不介意和英国人和平共处。
这种抗议也在预料之中,所以代表团也争分夺秒地在艾格隆登基之前堪堪完成了必要的手续,让整个协议的道义责任都落在了临时政府首脑塔列朗亲王和代表团成员们自己的头上。
“我听说了,恭喜您,陛下!”亚历山大马上回答。
“说得很对,嫉恨,我们就是要嫉恨,因为嫉恨才会有动力去改变什么,你能够正确地观察到他们最强大的地方,而不是盲目地仇恨他们,这说明你有着清晰的头脑。”艾格隆重重点了点头,同意了对方的意见,“虽然我和任何一个法国人一样讨厌这个邻居,但现在我们将会想方设法去学习他们,直到我们能够压过他们为止。”
对核心技术进行保密,在欧洲并不是什么新鲜事,比如当年威尼斯为了垄断平面镜的生产工艺,特意把工匠和相关的玻璃制造工厂都放在了一个与世隔绝的小岛上,并且由重兵把守。
在这个不列颠日不落的国际格局当中,当英国默认他可以在法登基,他实际上就不必担心任何国际干涉风险了。
但是,随着时代的变化,情况已经被大大改变了。
在口头说完了嘉奖之后,艾格隆又转向了另外一个问题。
于是他私下里到处收购相关的机器和图纸,并且还高薪聘请了一些技术人员,准备一起带到法国,尽快在本国发展出相应的东西来。

免费登录后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