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六章 庆历三年来了《人在大宋,无法无天》
登陆    用户注册    足迹
聚小说 > 书源N > 人在大宋,无法无天 > 第二百六十六章 庆历三年来了
字号:   字距:  
主题: 绿

第二百六十六章 庆历三年来了

而如今大宋可不止做中亚的外贸生意,还同时与辽国、西夏、大理,五条贸易路线同时展开,又派使者前往中亚,多沟通中亚的阿拉伯商人,鼓励双方海贸。
所以从去年开始,海运贸易增长额就大幅度增长。
光广州和泉州收入就达到了三百余万贯,与日本之间年贸易额更是暴增至四千万两白银,是原来的八倍,也为朝廷带来了大概四百多万两白银的收入。
这样再算上其它市舶司港口,庆历二年一年海运贸易基本上有了接近千万贯的收入,达到了历史上南宋时期最高水平。
而且南宋没有加深与中亚的沟通,也没有发现日本白银矿,一千万贯收入就是极限。
现在可不是极限,随着贸易量增大,每年进出口上亿贯,光抽税就能达到一两千万贯都是很有可能的事情,因此可以说现在的海洋贸易蒸蒸日上,未来可期。
而除了海贸以外,路上丝绸之路、茶马古道以及辽宋、夏宋贸易同样暴增,去年光辽国就从大宋进口了八十万斤硫磺。
由于大宋在济州岛和对马岛设立贸易中转站,又鼓励商人多前往日本贸易,大宋的书籍、工艺品、瓷器、茶叶在日本都快抢疯了。
日本的硫磺、铜、铁也快被大宋商人抢疯了。
然后大宋商人干脆也不回宋国,在济州岛报备和补充了水与食物,直接驶向山东的密州市舶司,又在密州市舶司报备和补充了物资之后,拉到了乾符县。
乾符县也就是后世河北黄骅市,大宋在这里设置了港口,主要是用于与东北女真以及辽国之间的大宗贸易。
大宋商人把从日本带来的硫磺运到这里,再走陆路北上运到辽宋边境泥沽寨,大概是后世天津市一带,于双方边境互市地区,全都卖给了辽国。
这中间商赚得是盆满钵满,几乎是直接从日本产出,打上宋国的标签,拉到辽国边境去贩卖。
在这种情况下,大宋国内的农业和经济可以说是迅速好转,经济流通爆发式地增长,虽然审计局还没有给出增长数据,但光看税收就能明白商业增长有多快。
如此一来,大宋今年的秋税就达到了3900万贯,比今年的夏税还要高200多万贯,总税收约为7600万贯。
这个数字跟去年比起来还是差了许多,少了约2500万贯,跟前几年比起来,更是少了大概三千多万贯。
因为从景祐四年开始,赵骏就一直在为朝廷搞创收。
打击贪腐、没收贪官污吏的全部财产、售卖国有资产、改革茶山、盐场等等。
特别是在后两者上,大量茶山、盐场私人化,让私商大量参股,杜绝以前国营榷场上下其手的贪腐行为,每年都给朝廷带去一千多万贯的收入。
但在全国农业税降低了三分之二的情况下,这显然已经是大大超出了预期。
赵骏最开始设想的五大贸易路线算是开始发力,今年总外贸收入约为2700万贯,海洋贸易接近南宋巅峰水平的1000万贯,陆地贸易达到了1700万贯,增长可谓是喜人。
国内商业虽然改制,造成更容易偷税漏税,可架不住税军凶猛。朝廷调集地方厢军以及禁军,全国约二十余万人,加上十多万皇城司联合组成执法部队。

免费登录后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