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二章 安龙寨对峙,谨慎的李元昊《人在大宋,无法无天》
登陆    用户注册    足迹
聚小说 > 书源N > 人在大宋,无法无天 > 第二百零二章 安龙寨对峙,谨慎的李元昊
字号:   字距:  
主题: 绿

第二百零二章 安龙寨对峙,谨慎的李元昊

人在大宋,无法无天正文卷第二百零二章安龙寨对峙,谨慎的李元昊下午申时末酉时初,太阳还未下山。
夕阳透过薄薄的秋云,洒落在大地上,映衬得西方天际有一片绚烂的火烧云彩。
七月初秋,塞北整个世界都仿佛是那种枯黄颜色,天气变冷,草木在风中摇晃,天空也是橘黄色的,唯有云朵边缘的晚霞还闪烁着紫色的光。
安龙塞北面,清水河畔道路极为宽阔,道路尽头密密麻麻无数骑兵蜂拥而至。此地是西夏通往延州的咽喉之处,扼守两条通道。
一条通道就是顺着清水,也就是后世延河往西北方向。另外一条则直接往正北方向,有一条小路能到西夏龙州。
只不过这条道路地形狭窄,不利于大军通行,所以李元昊要想追击叛徒,自然要走正道速度更快。
而由于清水西岸临丘陵山峦,主要道路在东岸,东岸如今被范仲淹设置了安龙寨,位置是在后世陕西省延安市安塞区建华镇,如一道天堑般横在了道路中间,拦腰截断。
此刻寨墙外夏贼如海啸般涌来,黑云压城城欲摧,寨墙上的宋军紧张地看向寨外,各类弓箭、火器一应俱全,投石车准备就绪,一桶桶手榴弹放在脚边。
将士们静静地蹲伏在寨墙后面,远处的西夏贼人越来越近,范仲淹站在寨墙上远眺北方,几乎是在对方靠近三百丈左右,他就高呼:“上弦!”
这个弦并非指弓弩,而是指八牛床弩。
汉代一丈是2.31米,到了宋代就变成了3.33米,三百丈左右就是一千米,这个距离正好已经是八牛弩的攻击范围。
就看到寨墙上放着二十多张大弩,弩身长三米有余,以两正一反总计三张弓弩叠加,光拉动时,弓弦能够拉动的距离就能达到155厘米,产生的推力可以让射程轻松达到一千米开外!
但这床弩威力是大,弊端也很明显,那就是上弦非常困难。史料记载,需要三十名士兵通过拉动绞轴才能拉开,并且那长三尺五寸、粗五寸的铁箭威力是大,可准头也一般。
在没有瞄准镜的时代,这玩意儿操作又不像狙击枪那么方便,移动瞄准十分不易。所以除非是对付那种大规模军团,根本不需要瞄准,否则想要狙杀敌人还是很困难。
历史上唯一一次狙杀敌方大将的记录,就是澶州之战时,辽军攻城,守城士兵张瑰吓了一跳,慌忙间击牙发弩,箭矢雷动而出,结果刚好命中了辽国大将萧挞凛,算是直接促成了澶渊之盟的诞生。
不过想狙杀敌人不现实,但李元昊这次是带大军过来,八牛弩的威力还是能够得到体现。只是基本上还是威慑意义更大,以西夏骑兵的速度,射不两次敌人就能杀到城下了。
但显然李元昊远眺安龙寨上方寨墙,见到那寨墙上伸出锋利的巨箭箭头,在夕阳照射下,反射着诡异的白光,依旧让他感觉到了一种莫名的威胁感。
他既然想入侵宋国,就不可能不知道宋军寨墙上的守寨器械。想到萧挞凛据说四分五裂的惨状,李元昊还是下达了停止前进的命令。
双方就隔着三百丈外对峙。
两边看对方其实都只是密密麻麻的黑点,军旗在风中招展,一时间竟然僵住。
范仲淹好整以暇地看着寨外,双手背在身后,神色悠闲。
山遇惟亮叛逃对于西夏的打击非常大,如果李元昊没有把他抓回来杀死的话,不管是对他的威信还是对西夏内部稳定都会造成严重后果。
所以反正急的不是他。
片刻后,李元昊果然派出一名骑士,疾驰到了寨下,对上面喊道:“你们主事人在哪里?”

免费登录后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