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章 东方一极战略《人在大宋,无法无天》
登陆    用户注册    足迹
聚小说 > 书源N > 人在大宋,无法无天 > 第一百二十四章 东方一极战略
字号:   字距:  
主题: 绿

第一百二十四章 东方一极战略

“阿拉伯人变成两地的中间商,是因为在石油没有成为工业血液之前,阿拉伯世界土地贫瘠,资源有限,不得不走陆地贸易。”
“而汉人就不需要这么辛苦,他们有得天独厚的大平原,有耕种需要的生产资料和生产人口,汉人可以原地耕种获取食物。而不必像古代欧洲、中亚的人一样,必须走出去才能生存下去。”
“所以千百年来,受限于农耕文明的发展,汉人就只能生活在这么大的圈子里,很难向外扩展。”
“草原民族就不一样了,哪里有草场,哪里就有牧场。因此铁木真崛起之后,一路能够向西打到欧洲去,就在于草原民族不像农耕民族那样有局限性。”
这些东西算是后世历史学界以及人类社会学家公认的原因。
欧洲古代其实也非常落后。
封建制度下,土地兼并严重,百姓生活过得水深火热,不得已很多欧洲人就必须出海找出路。
这种情况持续了几百年,随着欧洲殖民者慢慢殖民非洲、中亚、南亚、美洲等地,在当地找到了大量的资源回去,就更进一步刺激了出海的热潮,从而出现了大航海时代。
而汉人虽然在持续两千年内一直保持着科技优势,但出海的动力严重不足,再加上古代交通、信息、运输等方方面面落后,维持一个庞大的帝国就已经很不容易,帝国常常伴随着内耗加剧,更别说出海了。
所以很多人以为中国是科技落后于西方,这才被西方超越。实际上还是因为大环境影响,加上东亚在地缘上其实处于一个比较封闭的情况,不管是陆地还是海洋,与西方接触太少,才导致落伍。
否则要是没有青藏高原,没有东南亚的热带雨林,没有昆仑山脉和喜马拉雅山脉,印度、东南亚以及中亚地区大概率会被汉人王朝征服。
特别是以明初时期的情况,也必然能够赶得上西方正在鼎盛的大海航时代。
听到赵骏的话,王随笑道:“伱不会希望我们将来像草原民族一样,去北方草原上生活吧。”
“那倒不至于。”
赵骏笑道:“我今天是打算分析一下目前大宋应该做的战略格局,从地图上分析大宋未来的出路在哪里。”
“你说。”
赵祯听得入神,便开口道:“谈谈你的想法。”
赵骏说道:“在后世新时代,我们这个世界的整体战略格局,主要有三大理论。一是麦金德的世界岛理论,二是马汉的海权论,三是斯皮克曼的边缘地带论。”
“麦金德的世界岛理论,假设欧亚大陆是一个世界岛。”
他说着在电脑屏幕上的欧亚大陆画了一个圈,然后继续道:“那么谁掌握了这个世界岛,就掌握了全世界。因为这个世界岛占据了全球绝大多数土地、资源、人口,相比之下,在欧亚大陆外的美洲、非洲、澳洲就属于边缘地区,而欧亚大陆的中心,就是中亚。”
“你想将来占领中亚?”
吕夷简诧异。
“这倒没有。”
赵骏摇摇头:“麦金德是英国人,所以他的思维方式是以欧洲人的思维方式去想。欧洲与中亚之间只相隔了地中海,在地缘上更靠近,因此在世界岛理论里,他认为西方人应该控制中亚,从而辐射东亚。如果东方人想控制中亚,辐射欧洲的话,从地缘角度来看,很难做到。”

免费登录后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