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 谁赞成谁反对?《人在大宋,无法无天》
登陆    用户注册    足迹
聚小说 > 书源N > 人在大宋,无法无天 > 第一百一十八章 谁赞成谁反对?
字号:   字距:  
主题: 绿

第一百一十八章 谁赞成谁反对?

人在大宋,无法无天正文卷第一百一十八章谁赞成谁反对?此时此刻,百官都镇住,不敢有所动作。
不怪乎他们脑补。
主要是赵祯给赵骏的头衔太夸张,让人忍不住这么想。
这待遇,太子都没这么好。
毕竟当年赵祯当皇太子的时候,只是江宁尹、建康军节度使,进封升王。
一个节度使,亲王爵位,以及其它开府仪同三司之类的散官。
别看是亲王爵位,可不是宋王。宋是国号,能以这个称呼为爵位的,现在就只有赵骏一人。
哪怕只是国公,恐怕也位比亲王,放在整个大宋这个待遇都相当炸裂。
所以百官们几乎本能会想,赵骏恐怕是先帝留下来的儿子,再仔细看看,眉宇间居然还真的与赵祯有点相似。
“额”
“春卿兄,刚刚你义愤填膺,准备上书弹劾,此刻正是你报拳拳之心之时啊。”
“次公兄,你这厮要害我是吧。”
“希言,伱怎么看?”
“能怎么看,静观其变就是了。”
官员们交头接耳,低声说着。
宋代官员帽子左右两侧都有个翅膀,不便交谈。
但那是指常朝以及办公时候才会穿普通公服,帽子上有两个翅膀。
而昨日赵祯下诏,今日朝会隆重,百官皆穿朝服。
所以大家今天穿的是只有大型祭典活动以及隆重朝会时才会穿的朝服,头上没有两个翅膀。
不过交头接耳的基本都是中后排的三四五品官员。
前排的一二品高官们个个目不斜视,眼观鼻鼻观心,默不作声。
相比于下面的那些官员,他们一个个老成持重,才不会立即出来做什么出头鸟。
即便是有些话要说,也只会安排下面的御史、谏官代替他们说。
因为言官不入罪!
所以在场间经历了几分钟安静,几分钟骚乱,几分钟议论之后,终于有人站了出来。
监察御史张宗谊走到中间,向赵祯拱手说道:“官家。”
“嗯?”
赵祯看向下方。
百官也都顷刻间恢复站姿,目光都投降张宗谊身上。
终于有出头鸟了吗?
“臣想问赵骏是否先帝之子?”
张宗谊说道。
赵祯沉声道:“赵骏的身份,不是尔等能够妄论的。”
官家没有明说?
张宗谊不依不饶道:“既非先帝之子,又如何能被封为宋国公?请官家收回成命。”
赵祯不满道:“朕为天子,加封大臣,还需要缘由吗?满朝也并非没有封赏国公者,尔等何时有过非议?你们不就是因为看赵骏年轻,觉得好欺负?”
护犊子?
百官心中一惊,没想到官家这么保着赵骏,想到赵骏神秘的身份,不由得对他先帝之子的猜想加深一分。
如果赵骏真的是先帝遗子,那官家为什么要让他执掌皇城司,甚至执掌政制院呢?
这不符合常理啊。
假如官家是觉得自己生不出儿子,并且身体不好,需要继承人的话,那就大大方方地把赵骏亮出来,将他是先帝之子的证据公布于众,然后入宗室籍,封为皇太弟即可。
没必要直接让他担任百官之首。
会不会是官家确实有意改革大宋,但又怕士大夫统一意见,执掌权柄,所以派出信任的宗室子弟,监视吕夷简他们呢?
这也没道理。
监视的话派个副职就行,没必要执掌主官,这样的话不就是以赵骏为主了吗?
吕夷简他们反倒是监视他的人。
这情况太诡异了。
百官们只觉得摸不着头脑,里面像是有什么迷雾一样,令人不解。
只是虽有疑惑,但不乏有愣头青继续上书。
就看到殿中侍御史张奎也站了出来,拱手说道:“官家,不管怎么样,我大宋还未有不入科举,不经历地方就节制百官者,国家大事,岂能如此荒唐?”
赵祯还没说话,宰相王随就驳斥道:“官家此举自有用意,我等诸位相公都已经见识赵骏之才,皆服之,难道尔等比之官家、诸相公都要更有识人之明吗?”
“不敢,只是若想知政制院,非常人所能做到,我等想知道这赵骏有何异于常人之处?”
侍御史刘夔也站了出来。
“不错,虽然这赵骏清查了不少开封府的污秽,但这并不代表什么。官家需要的是治国的大才,而不是靠皇城司的刀柄服众。”

免费登录后阅读全文